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幼儿午睡起床后吃点心是一件小事,但我在孩子吃点心中做起了学问,收到了不小的效果。吃午点之前,我让孩子们围坐成一个大圆圈,请孩子们把小脚伸出来,互相检查一下鞋是否穿反了。孩子们在检查别人的同时,也让自己懂得了鞋的反与正,下次再穿时就会注意了。这对于小班孩子来说更是有必要。随后,我再请孩子们  相似文献   

2.
新入园的小班幼儿穿鞋时,常常分不清左右脚,经常穿错。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每当午睡起床后,鼓励幼儿自己穿鞋子,穿完后坐好,等我检查。我请一个穿错鞋子的小朋友到前面来,我说:“哎呀,你的两只鞋娃子在吵架吗?你看他们都歪着头谁也不理谁,好像在生气。我帮你把他穿好,让他们成为好朋友好吗?”于是,我把穿错的鞋子换过来,并说:“你们看,现在两只鞋子在对着脸呢!”“现在请大  相似文献   

3.
王颖莉 《家教世界》2014,(Z2):92-92
<正>今天我给孩子们开展了一节礼貌做客的实践活动,逼真的道具让孩子们倍感欢喜,都争先恐后地表演。刚开始我请的小朋友都是平时社会行为规范较好的孩子,最后我特地让两个较调皮的孩子上来表演。宸宸是小客人,庚庚是小主人。结果打电话时,宸宸来了一句:"你找我有什么事吗?"惹得孩子们哈哈大笑。当宸宸敲门进来的时候,庚庚问谁啊?宸宸又来了一句:  相似文献   

4.
今天语言活动的内容是讲述故事《小红花找朋友》。在开始为孩子们讲述故事之前,我提了几个问题:“小朋友,你有朋友吗?”“你的朋友是谁?”“你为什么喜欢和他做朋友?”这几个问题对中班的孩子来说并不难,所以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在回答第二个问题时,我请了  相似文献   

5.
不管大点儿小点儿的孩子都爱玩“请你猜猜我是谁”的游戏。小点儿的孩子蒙上眼睛,去聆听周围伙伴的呼唤;大点儿的孩子甚至能想到变换声调、变换位置去让伙伴猜猜我是谁。闭上双眼。在黑暗中寻找自己的伙伴,这是一件多么令人兴奋的事情呀。偶尔,班上的孩子都接走了,只剩下两  相似文献   

6.
爱的课堂     
读一读下面短文记录了一位老师的课堂内容,请你用心阅读。加拿大的凯丽老师给孩子们布置了一道作文题:你爱谁?写作文之前,凯丽老师与孩子们进行讨论。孩子们的答案是:我爱爸爸妈妈,我爱祖国。凯丽老师问:还有谁呢?  相似文献   

7.
我家宝贝秀     
《父母必读》2011,(7):21-21
谁的尾巴?谁的头? 今天,我教孩子们画乌龟。孩子们画的小乌龟真是形态各异。“我的尾巴太长了!”一个孩子喊起来。其他孩子也喊起来:“我的尾巴也是!”“我的尾巴太小了!”“我的头不好看!”我使劲忍住笑,问了句:“你的尾巴?你的头?”  相似文献   

8.
午休时,孩子们脱下的鞋一直令我头痛,他们总是很随便地把鞋子一蹬就上床。这些鞋子永远是东倒西歪的,许多孩子睡醒后还因此找不到鞋子,虽然每次午休前我都要反复叮嘱他们把两只鞋并并齐、摆摆好,但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9.
爱的课堂     
读一读下面的短文记录了一位老师的课堂内容,请你用心阅读。加拿大的凯丽老师给孩子们布置了一道作文题:你爱谁?作文之前,凯丽老师与孩子们进行讨论。孩子们的答案是:我爱爸爸妈妈,我爱祖国。凯丽老师问:还有谁呢?  相似文献   

10.
在家长来园接送孩子时,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抱怨声:“唉,我的孩子真是没有办法,刚买来几天的笔和橡皮就丢了。”“我昨天才买的一盒水彩笔,今天只剩下几支了。”……尽管家长叹息之声不绝于耳,但家长们还是一次次重新为孩子购置学习用品,以满足孩子的“需要”。孩子们怎么样呢,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某班老师手捧一大摞铅笔、小刀、橡皮、水彩笔……问这些东西是谁丢失的,问了几次,也不见一个幼儿上前来认领。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说不知道是谁的。老师只好重新把这些东西收  相似文献   

11.
开学了,新接了一个班,孩子们遵守纪律,听讲认真,发言积极,一切都那么顺当,我暗暗欣喜。不过,学生太多,一段时间下来,我还无法准确叫出每一个人的姓名,有时我热情邀请:"来,请你说一下。"就会出现前后或左右两个同学面面相觑:"谁,叫我吗?老师,你请谁?"有个别胆大的学生埋怨我:"老师,你怎么又忘  相似文献   

12.
正看到这样一个题目,有人都可能会说:"听,谁不会呀,还用学吗?"请看这样一个事例。有一天下午,我带十几名小班幼儿做了这样一份作业:比比、说说,每幅图中谁大谁小?请给大的贴上红点,给小的贴上黄点。第一次,我让孩子们看着作业纸,用语言表述,请孩子们给大的贴红点,小的贴黄点,只有几个孩子贴对了;第二次,我让孩子看辅助材料不粘胶红、黄点,然后,看着作业纸,相互对照,用语言表述,请孩子们给大的贴红点,小的贴黄点,大  相似文献   

13.
我们长大了     
请你仔细看看图中这4个小朋友,说说他们中谁最高,谁最矮,然后按照从高到矮的顾序给他们编上序号,填写在空格内。(?)以上4个小朋友的鞋都放乱了,小明的鞋是21码,小刚的鞋是20码,小红的鞋是19码,小丽的鞋是18码,请你算算鞋上面的算式,帮他们找到自己的鞋吧。  相似文献   

14.
激情涌动     
《爸爸,请抽一根烟吧》、《感谢爸爸给我找个后妈》、《妈妈,找你自己的幸福去吧》……审阅着一封封至情至性、感人肺腑的书信,我感慨万千,感动、激动、情动兼而有之。谁说我们的孩子只会考试?谁说我们的孩子不会说真话?谁说我们的孩子没有自己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进入大班后,孩子们管闲事和打小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比如,谁排队时踩到别人的脚了,谁洗手没有搽肥皂,谁的小椅子没有放整齐,谁的抽屉没关好,等等。因此,我时常告诉孩子们:这是小事,请你自己解决。尽管如此,但孩子们还是会先来报告。  相似文献   

16.
妈妈抱着宝宝上街。街上人太多,挤来挤去,把宝宝的一只鞋挤丢了。一位扫地的老爷爷捡到了这只鞋。他就举着鞋喊:“谁丢了鞋?”喊了一会儿,没人应声,老爷爷发愁了:我还得扫我的街,我不能老举着这只鞋呀!老爷爷一回头,看见路边有一棵树,立刻有了主意。他对树说:“你长得高高大大的,又没事儿,你就替我举着这只鞋吧!”老爷爷就把鞋子挂到树枝上,自己又去扫地了。这只鞋在树上挂了好多日子,都没有人来认领。  相似文献   

17.
我们班搞的生成活动“鞋”,已经接近尾声了。在研究鞋的过程中,孩子们充分展开了想像的翅膀,创造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我们把孩子的作品挂出去,让家长共同来分享孩子的快乐。面对孩子的作品,家长们表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有一个孩子看见妈妈来接他时,像小鸟一样扑到妈妈怀里,拉着妈妈的手,走到自己的作品前,对妈妈说:“妈妈,这是我画的灯笼鞋……”没等孩子说完,这位妈妈就大声呵斥:“你这是画的什么乱七八糟的鞋,你看能穿吗?”这个孩子登时低下了头,满脸的不高兴。而另一个孩子情况就不一样了,他眉飞色舞、滔滔不绝地…  相似文献   

18.
作为教师,面对幼儿应注意语言表达方式,仅仅做到准确、清晰、规范是不够的,还应具有吸引力,有童趣,有幽默感,使幼儿感到亲切,易于接受,活动气氛活跃,学习积极性得以调动.例如小班幼儿穿鞋常常左右不分,不少教师反复提醒不见效.于是,有个教师对穿错鞋的孩了说:“哎呀,你的两只鞋宝宝吵架了,瞧,它俩歪着头,谁也不理谁呢!”接着,教师当着孩子们的面,示范正确穿鞋方法,并说:“现在鞋娃娃成了好朋友,还脸对着脸笑呢!”小朋友也都笑了,从此再也没有孩子穿错鞋.可见,与幼儿交谈,用语要富于童趣,要选用拟人、比喻、夸张等手法,使语言绘声绘色,还要配以慈母般温柔的表情声调,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19.
滑梯旁兴致勃勃地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的是谁?教室里拿着木偶绘声绘色地讲着故事的是谁?钢琴边用那甜美的嗓音向孩子们歌唱美好生活的又是谁? 告诉你,那就是我——一个长不大的“孩子王”! 自从与孩子们打上交道的那一天  相似文献   

20.
<正>蜘蛛老鞋匠会做一手好鞋。小虫虫们常常来请蜘蛛做鞋。蟋蟀说:"请给我做6只玉米皮布鞋。"小蜥蜴说:"请给我做4只豆壳皮鞋。"有一只毛毛虫,她也想穿会"的咯的咯"响的豆壳皮鞋。蜘蛛说:"好吧,让我量一下你的脚。噢,你的小脚真胖啊。等我做完了蜈蚣的42只鞋子,就做你的。"毛毛虫就在旁边等着,等着蜘蛛老鞋匠做完人家的鞋再做她的。可是,蜈蚣的鞋子实在太多了,有42只!毛毛虫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