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菲利浦·罗思是美国当代文学史上重要的犹太作家.在其早期小说中流露出对犹太身份看似背叛和回避的困惑,通过对<再见,哥伦布>进行文本分析,揭示主人公尼尔·克勒门面对美国文化冲击和同化时的困惑和对自己身份的探寻,而这种困惑和探寻过程也是罗思对自我身份的寻求之路.  相似文献   

2.
犹太复国主义运动遭遇犹太启蒙运动(哈斯卡拉运动)所一直倡导的犹太启蒙、改革与同化的压力,这导致犹太人问题日益突兀和严重。赫斯全面批判了犹太启蒙派、犹太改革派和犹太同化派的主张。赫斯认为,一旦开启了犹太启蒙,犹太人接下来就必然走向犹太改革和犹太同化。犹太人问题不是一个宗教问题,进而也不是解放问题,而是一个民族问题。赫斯将前人所认为的宗教范畴问题转换成了民族范畴问题,由此实现了范式的转换。因此,赫斯认为,犹太人只有建立一个属于犹太人自己的国家才有可能彻底解决犹太人问题。  相似文献   

3.
孔艺霖  梁艳 《英语广场》2023,(22):72-75
美国犹太裔作家伯纳德·马拉默德所著的短篇小说集《魔桶》生动地描写出了在美犹太人遭遇的种种困境。由于马拉默德身份的特殊性,其短篇小说集《魔桶》中处处体现着犹太文化和犹太传统。本文从“同情与宽恕”“受难与救赎”和“犹太身份认同”三个方面来解读《魔桶》,以期使读者更好地了解马拉默德的犹太情结以及他对世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  相似文献   

4.
"背叛"主题存在于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的一系列作品中,该主题一方面是社会现实的写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美国犹太人在双重文化的夹击下身份认同的困惑。就"背叛"的具体内容而言,小说《美国牧歌》的背叛主要体现为对家庭的背叛,对主流文化和权威的背叛,以及对身份的背叛。区别于前期作品的叛逆姿态,罗斯在这部小说中开始直面自身的犹太传统,甚至以同情的基调正面描述犹太人的生存困境,表现出犹太传统的回归。  相似文献   

5.
开封犹太文化的内在超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犹太文化是唯一发生于上古而延续至今的大文化,只有中华文化才能与之相比,由于西方文化相当一部分“胚芽”包含在犹太文化之中,因此,中西文化的比较,必然导向中国文化和犹太文化的比较研究。 开封犹太人做为犹太文化的载体,将古老的犹太文化带进了中国,和中国文化发生了直接的接触,经过七个世纪的交融,开封犹太文化被儒家文化同化了。这种同化过程也是犹太文化价值观转变的内在过程。  相似文献   

6.
具有留学经历的中国现代作家在异质文化语境中通过各具特色的作品书写着自己的身份焦虑,而作为其中一员的老舍,在遭遇异质文化和文化身份的困境时,使其作品呈现出明显的对霸权文化的抵抗书写和面临文化选择的困惑。  相似文献   

7.
边缘化:美国犹太人的处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索尔·贝娄是战后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作为犹太作家,他特别关注处于同化时期的犹太人:这些犹太人生活在美国,但他们又有着犹太文化背景,所以,他们感到,他们既不是一个自信的美国人,也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犹太人,他们只能生活在双重文化的边缘体。  相似文献   

8.
《丹尼尔·德隆达》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女作家乔治·艾略特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亦因触及当时敏感的民族主义话题而成为其最受争议的作品。本文试图借助当代关于文化身份的相关理论分析小说中犹太人物的文化身份构建,审视犹太人物莫德凯代表的"他者"反同化、坚守传统和民族性的犹太文化特征;从文化身份的动态生成趋势来分析主人公犹太人德隆达的文化身份的形成、及其在两种文化影响下形成的不同于传统的文化身份特征。  相似文献   

9.
《只争朝夕》是美国犹太作家索尔·贝娄中篇小说的代表作。索尔·贝娄充分地吸收了犹太传统文化,讲述了主人公威尔赫姆一天内的遭遇。在作者巧妙的安排与叙述下,威尔赫姆这些年的生活一下子就浓缩在他一天的具体活动中,是美国犹太人的精神苦闷,极度压抑而不为人所理解的情感的反映,同时体现了美国社会同化下他们所坚持的民族犹太性。  相似文献   

10.
评论界对美国犹太作家马拉默德、辛格等作品中的犹太性因素分析甚详,但却对索尔.贝娄作品中的犹太性分析较少,即使提到也是一笔带过。虽然贝娄本人总想避免贴上“美国犹太作家”的标签,但他始终关注着犹太人的精神世界的生活,在他的作品中也充满着大量犹太文化的因素。贝娄笔下的主人公继承了犹太人的沉思传统,保持着传统的女性观、金钱观、家庭观,在与美国文化的碰撞中继续自己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1.
马苗 《考试周刊》2014,(79):29-29
犹太人的身份问题是美国犹太文学的主题之一,本文从历史、文化角度分析该问题的产生、发展,并通过对美国当代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的早期小说《再见,哥伦布》的分析,深刻反映当代美国犹太人在家庭领域面临的精神危机。  相似文献   

12.
《湖畔女郎》塑造了具有犹太母性的少女伊莎贝拉和对自己身份困惑的犹太青年弗里曼形象,小说超出爱情悲剧的囿限而突出了犹太文化品性。犹太女性的民族身份对男性有着特殊意义:犹太女性促使男性道德意识成长、寻求新生活的文化含义,是男性精神追寻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3.
堵文晖 《文教资料》2012,(18):42-43
艾萨克·辛格在《庄园》和《傻瓜吉姆佩尔》中塑造了两位极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克拉拉和艾尔卡。她们都背叛了自身信仰,成为背叛者的化身和魔鬼的使者,然而作者并没有一味地进行批判、否定。克拉拉和艾尔卡通过忏悔、救赎,重新回归了上帝怀抱。这些女性形象揭示了辛格的犹太特性,展示辛格对被同化的犹太人的不认同,对日益淡薄的犹太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的担忧,并借此来唤醒犹太人对本民族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回归犹太传统。  相似文献   

14.
记忆与身份认同的交互作用,是当前文学“记忆话语”研究和讨论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扬·阿斯曼指出,借助文化记忆,一个集体的成员建立并培养共同的身份和归属感。主动记忆与主动遗忘推动“交流记忆”和“文化记忆”之间的动态流动。通过交流记忆中积极的记忆与遗忘,《美国牧歌》中的犹太家庭希望将美国身份镌刻在集体的文化记忆,以此重塑后代的身份认同。第四代梅丽强有力的反抗,则揭示了该犹太家庭中交流记忆与文化记忆转换的失败以及所面临的身份困境。借由对该犹太家庭代际记忆危机的刻画,菲利普·罗斯表达了他对于美国少数族裔“同化”潮流的重新审视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5.
《集宁师专学报》2016,(1):23-25
《普特梅塞档案》为当今美国著名犹太裔女作家辛西娅·奥齐克经典长篇。作品中主人公普特梅塞在追溯犹太身份及女性权益过程中,其三重人格出现颠倒、失衡状态,以致她误入歧途、追寻无果。体现了美国主流文化侵袭下,犹太人建构自我身份及犹太女性摆脱种族和性别歧视的艰难性。  相似文献   

16.
《莆田学院学报》2015,(6):84-88
索尔·贝娄的小说《赫索格》通过主人公的心理历程展现犹太人在传统与现实的矛盾中体验的对生存的焦虑和对自我身份的探寻。小说中的犹太文化要素——受难和流浪的犹太母题、积极肯定的犹太伦理以及犹太边缘身份叙事——被消解为文学的潜在媒质,显示出形而上的普遍意义,因而赫索格的精神困境代表了西方社会的典型困境。贝娄积极的人生态度,关注人的生存境遇,彰显了作家的人文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17.
中世纪英国犹太借贷业既给犹太人带来了巨额财富又使基督徒享受到了借贷带来的好处。对基督徒借方的身份进行探析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犹太借贷规模及其对社会各阶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流散文学(Diasporie Literature)作为对“流散”(Diaspora)现象的历史文化内蕴进行诗性表征的文学样式,滥觞于希伯莱圣经正典和次典(Apocrypha),近代犹太文学就是一种典型的流散文学。“流散”虽然最初指犹太人散居世界的历史事实,但并非为犹太人所独有。尤其在全球化的今天,流散已成了一种世界性的现象,流散族裔运用居住国的语言,书写在异质文化条件下的文化境遇和文化困惑,从而涌现了大量流散文学作品和流散作家。“20世纪那些伟大的英国作家,他们几乎都是跨越了两种或多种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9.
美国著名小说家索尔.贝娄在进行创作时,一直受到自己民族身份的影响。作为一个犹太人,他始终在寻找着自己的"身份"和"信仰"。由于犹太教正统文化和美国文化的冲突,贝娄也遭遇到了在美国生活的犹太人的普遍困惑。本文旨在从宗教的角度出发,分析其辞世之作《拉维尔斯坦》的文化主题。  相似文献   

20.
《大连大学学报》2020,(5):41-46
15—18世纪,地理大发现与接踵而来的欧洲移民,促使大西洋世界的经济重心由旧大陆逐渐转移到新大陆,犹太人在延绵数百年移民与开发北美历程中扮演着重要作用。早期美国犹太移民在强化族群身份认同的同时,与主流社会展开互动,逐渐形成殖民地归属感与身份认同。该群体与外界交流时适用于殖民地当局的法律,在犹太社区内则回归于犹太传统律法,这种观念、行为的双重性使得犹太人与主体社会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隔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