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读者反应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陈颖 《文教资料》2008,(16):61-62
金狮奖影片<三峡好人>,是第六代导演贾樟柯又一部写实主义力作,用他一贯的纯朴无华,甚至不添加任何雕饰的表现手法展现了一个阶层人民的生活现状.作为新时代阶段的大学生,在解读这部电影时,有着不同的理解和阐释,他们的解读应该都有着各自的原因.笔者对其中的某些关键词也有着个人的另一番认识.  相似文献   

3.
读者反应批评是以注重对读者接受为研究对象而非作品本身的一系列现代文学批评理论的概称,重点研究读者在阅读过程对意义创造的重要作用。读者反应理论应用于文学教学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实现,如:交谈、讨论、自由辩论、创造性写作及角色扮演等等。本文以肖伯纳的戏剧《华伦夫人的职业》为例,试图阐述在戏剧教学过程中讨论及角色扮演如何能启发学生的批评性思维,说明读者反应批评在戏剧教学中的应用,并试图对英美文学教学改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读者反映批评理论入手,对当前的英美诗歌教学的指导思想进行了初步探讨,在英美诗歌教学中,学生是诗歌解读的主体,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创新。  相似文献   

5.
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的提出,把文学研究的重心转移到文学作品的阅读主体——读者身上。文章以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为依据,对英美文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英美文学课程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文学作品和文学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叶丽英 《双语学习》2007,(11M):21-22
读者反应批评理论是美国的文学理论与批评的重要流派。该理论把读者与作品的关系作为研究的主体,探讨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反应与接受等问题。本文旨在对该批评理论进行概述并探讨其对于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8.
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特别是读者反应批评和文学接受理论的提出,完全把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和阐释放到了研究的中心。该理论不仅革新了文学批评的理论与实践,而且对文学课的教学也有着极大的启示意义。文学课的教学不仅仅是教文学作品和文学知识,而更重要的是要建构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关注学生感受和体验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海明威的作品由于其文本结构的简约精致化,主题的含蓄隐秘性以及意象的精雕细琢,使作品显得扑朔迷离,隐晦曲折,具有现代文本的包容与复调性。海明威在《大双心河》这一短篇小说中设置诸多悬念,构建多重张力,让读者置身于小说之中,积极参与到小说中来,使他们在不断推翻、证实或重建自己的期待视野中,成为第二文本的创造者。  相似文献   

10.
读者反应批评理论认为,文本实质性的意义存在于文本和读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要强调读者根据自己的个性主题主动地理解文本,不同的读者对同一的文本会有不同的反应。因此,在英语文学教学中,我们应更新观念,建立“以学生为主导、以老师为辅助”的新型的教与学关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创新;鼓励学生撰写读书笔记。  相似文献   

11.
台湾文坛散文批评滞后,60年代余光中的《剪掉散文的辫子》打破沉闷空气,成为散文改革的宣言书,倡导现代散文的新范本:讲究弹性、密度和质料,提倡以“感性”与“知性”相济做为散文审美的标准。  相似文献   

12.
在18世纪的西方数学史中,法国数学家、哲学家达朗贝尔是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其数学生涯中,达朗贝尔将哲学的批判、分析和审视等功能融贯于其数学研究中,为了克服传统数学的形而上学特性与其应用的有效性、合理性之间的矛盾,他致力于重建从起始原理(公理)到整个体系的所有命题都具有经验性的混合数学(Mixed Mathematics).达朗贝尔所秉持的混合数学观直接影响了他的数学实践,尤其是影响了他对当时新兴的概率论这门"关于猜测的艺术"的看法.达朗贝尔将概率论归属于混合数学的范畴之下,但因古典概率论未能满足数学推论结果与经验现实的逼真性这一混合数学的判定标准而导致了他对这门新兴学科的尖锐批评和质疑.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西方国际政治理论中以下四种不同的行为体现进行了分析:现实主义的行为体现,即“国家是国际政治中最重要的行为体,非国家行为体从属于国家行为体”;新自由主义的行为体观,即“国家是主要的但不是唯一行为体,其他非国家行为体也发挥作用”;建构主义的行为体观,即“国家是主要行为体,但由文化建构”;“否定主权国家行为体,推崇非国家行为体”的极端的行为体观。笔者认为,对行为体观的多种理论范式的分析比较,有助于全面地认识国际社会中的行为体。  相似文献   

14.
<正>Reader-response criticism is a theory of literary criticism.This theory holds that the significance of a literary work can only be realized by readers’act of reading and there is not right or wrong when understanding the meaning of a literary work for it is natural for different readers with different experiences to interpret one text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This point also works in the translation activity.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studying  相似文献   

15.
唐代著名史学家刘知几在《史通》中全面客观地阐述了笔记小说观念。刘知几提出了“偏记小说”的概念,揭示了笔记小说可与正史参行的“自成一家”的真实地位,明显提升了笔记小说的史学价值;《史通》中有关“偏记小说”的分类和列举,则清晰可见刘知几的笔记小说分类观念较之于《隋书&;#183;经籍志》有了进步,为史家重新认识笔记小说的学术地位,审视笔记小说的社会功能,利用笔记小说丰富正统史学,乃至效仿撰作笔记小说,提供了理论依据;刘知几以史眼判断笔记小说的价值,强调笔记小说惩恶劝善、可供教化的社会功用,表达了正统史学对笔记小说价值认同的程度,进而为笔记小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总之,刘知几《史通》的笔记小说观念,对中唐以后笔记小说的发展和繁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翻译批评自翻译活动开始就一直起着重要作用。事实上,翻译批评总是在调整和规范翻译活动及翻译理论。作为一股强大的意识流,后现代主义也在为翻译批评开拓更新更广的道路,由于后现代语境下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新的要求不断提出。后现代主义提倡自我与"他者"的共生,本文提议借用这这一概念,提出在翻译批评过程中读者与批评家的"共生",并根据王红印教授的理论,讨论文学翻译批评的步骤。  相似文献   

18.
涂山考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禹的一生,与涂山颇有缘-据传,他曾娶于涂山,又曾大会诸侯于涂山。文献于“涂山之会”外,又有“会稽之会”一说,事实上,二者是一回事,“会稽之会”本不存在,是作为“禹之苗裔”的越人的善意创制;“娶于涂山”与“会于涂山”之“涂山”,是同一个地方,不应该是两个不同的处所;茫茫禹迹,涂山何在?本文在比较诸说长短得失的基础上,认为还是杜预的“在寿春东北”得之,并予新的论证。  相似文献   

19.
"灵感说",一直是中西文论研究的重要命题.主要表现为不同历史时期文艺理论家关乎创作灵感问题的批评言论,或结合作家、作品的评论,或总结作家的创作经验而旁及灵感现象,尚未有一个理论家对作家创作灵感的问题做过细致的研究,建立起系统的学说体系.本文试图对西方文论家论文艺创作灵感问题的主要观点略加概述,就"灵感说"在西方古代的原起和近代的嬗变作大体的梳理,较清晰地显现出西方古典文论中"灵感说"的概貌.  相似文献   

20.
以邓小平理论青年观为指导,对青年思想教育工作从四项基本原则、科学理论、爱国主义、现实国情等方面加以教育引导,可以帮助青年在改革的时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