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教育研究》2018,(5):34-40
本文通过调查教师的社会经济地位、主观幸福感和教师关怀行为,分析了社会经济地位对教师关怀行为的作用机制,进而为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提供实证依据。本研究发现:社会经济地位与教师关怀行为呈显著正相关;社会经济地位既能够直接预测教师关怀行为,还能够通过教师主观幸福感来间接作用教师关怀行为;并且与男教师和乡村教师相比较,女教师和城镇教师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显著高一些,高主观幸福感的女教师和城镇教师中,社会经济地位通过主观幸福感间接作用于教师关怀行为的效应显著高于男教师和乡村教师。这提示我们应该针对男教师特征开展针对性干预以及增加乡村教师教育投入、改善乡村教师的社会经济地位等措施来促进教师关怀行为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教师幸福感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前提和归宿。幸福感是美好体验、人生价值与社会和谐的综合,是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的统一。影响教师幸福感的主要有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职业因素等。培养胜任力,从胜任感中感悟幸福;增强效能感,从效能感中品味幸福;培养反思力,从自我超越中体验幸福;加强研究力,在自我成长中提升幸福;这些都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幸福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章永  魏欣 《中学教育》2014,(5):70-75
本研究以四川成都、绵阳、乐山等19所特殊学校的233名教师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了特教教师总体幸福感及其与职业倦怠、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发现,特教教师总体幸福感、职业倦怠、心理健康水平均处于中等水平;总体幸福感与职业倦怠、心理健康存在显著负向影响;心理健康在职业倦怠和总体幸福感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运用复原力量表、情感指数量表和一般心理健康问卷,对664名大学生的复原力、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大学生复原力水平在年级、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有无男女朋友等变量上差异明显;一方面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可以较好地预测复原力水平,另一方面心理健康可以预测主观幸福感,能够建立三者的协方差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教师是依法治教的坚实力量和保障,开展依法治教有助于提升其主观幸福感水平。通过对依法治教内涵的阐述,分析影响高职院校教师主观幸福感水平的主要因素,提出提升其主观幸福感水平的建议。建立健全教育法律体系和民主监管制度,为高职院校教师在经济收入增长机制、职称级别晋升等方面提供公正的平台,促进其专业发展,同时提高社会公民法律意识和教育执法队伍素质。在依法治教中提升高职院校教师主观幸福感水平,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还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方式对184名河南省幼儿园教师主观幸福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河南省幼儿园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一般,其中生活满意度、正向情感和负向情感均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年龄、婚姻状况、所任职务和经济收入等因素主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7.
采用问卷调查与逻辑分析法对赣南地区三所高校1 237名教师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心理资本、主观幸福感现状进行调研与分析.结果表明:被调查的地方院校教师中有体育锻炼习惯的占56.67%;有体育锻炼习惯的教师群体心理资本、主观幸福感得分均高于无体育锻炼习惯的教师群体,且存在显著性差异;体育锻炼与地方院校教师心理资本、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相关性;体育锻炼对地方院校教师心理资本、主观幸福感均有较好的正向预测作用.本研究认为体育锻炼对地方院校教师心理资本水平与主观幸福感指数的提高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调查的基础上,从班级生态理论的视角,采用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系统构建了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模型.结果发现:高中生的抱负水平、志向水平、学习满意度和班级学风对主观幸福感具有直接影响;学习满意度在教师满意度、班级学风、抱负水平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这些结果为高中生的主观幸福感培养及其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旨在探讨有童年期留守经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四所中学271名有留守经历中学生和300名无留守经历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主观幸福感、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和SCL-90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对于有留守经历的中学生,他们的心理弹性、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普通中学生;心理弹性、心理健康与其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心理弹性以及情绪控制、目标专注维度,心理健康的抑郁维度能显著预测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的抑郁维度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在加入心理弹性后下降.结论:心理弹性在有童年期留守经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即心理健康是通过心理弹性的不同方面影响了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90名农村教师进行研究,评估农村教师主观幸福感的水平,为进一步探讨农村教师心理健康与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依据。结果显示:农村教师有较低的正向情感和较高的负向情感,生活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主观幸福感各维度与社会支持相关达到显著水平,高、低社会支持组被试在主观幸福感各指数上均存在着极其显著的差异,社会支持各维度对主观幸福感各维度有不同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