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第二语言研究是指学习者在已有的母语基础上怎样学习另外一种语言。大家普遍认为学习者的第一语言——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有很大负面影响。然而,在教学经验和一些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母语对第二语言的习得不但不具负面影响,而且有促进作用。本文就此作了研究和分析,指出了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是不可忽视的、可资利用的研究基础,它是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一个很重要的促进因素。  相似文献   

2.
缺乏有效的输入方式和来自母语的干扰,是影响中国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的两大因素。笔者借鉴语言习得的相关理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以希望能帮助提高中国外语教与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一、对传统观点的回顾   每一个学外语的人都可能体验到母语对二语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LA)所产生的影响,那么这种影响到底是积极的正面的影响,还是消极的负面的影响呢?传统的语言学观点认为:母语对外语学习只有负面影响或者说母语干扰了二语习得,(Ellis 2004)相信第一语干扰的存在,他认为学习者的第一语言会强烈影响第二语言习得.  相似文献   

4.
英汉两个民族不仅有不同的文化,而且还有不同的思维模式,反映在语言上,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用词特点、表达方式等方面也不相同。该文从思维与语言的关系、英汉两种思维模式的差异对语言的影响等方面探讨外语思维对母语的反作用,并就如何排除外语思维的干扰,提高母语的输出质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张蕾 《林区教学》2013,(11):102-103
儿童习得母语的能力从何而来、其过程又是如何?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只是在一种语言系统中进行的,认知能力的发展为语言能力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内容"。因此,其语言能力的发展,与他们本民族文化知识的接受,与他们的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他们思想观念、价值的形成是同步进行的,相互不会发生矛盾冲突,而语言能力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基于此,通过儿童语言发展过程展示儿童母语习得的过程及其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潘蓉蓉 《考试周刊》2011,(14):105-106
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母语迁移现象一直是众多学者关注的重点问题,正迁移促进二语习得,负迁移妨碍二语习得。大多数学者侧重于母语负迁移的研究,而本文从语音、词汇、句法及文化等方面分析母语正迁移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旨在强调母语正迁移的重要性,积极利用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正面影响,以提高语言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7.
儿童习得母语对外语教学的启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图以儿童习得母语与成人学习外语的不同之处为借鉴.探索出适合成人学习外语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8.
杨波  王增文 《双语学习》2007,(3M):13-14
19世纪后半叶,直接教学法(Direct Method)作为语法一翻译法的对立物在西欧出现。直接法强调通过外语本身进行会话、交谈和阅读实施外语教学,明确提出外语教学不应使用学生的母语,不用翻译,也不用形式语法,虽然之后又出现了许多教学法,但它的影响却相当广泛。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全英语教学似乎成了默守的常规,然而在外语教学中是否应该使用母语?如何使母语在英语课堂中发挥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些问题历来受到外语教师们的关注。本文就在英语教学中使用母语的问题谈一谈自己的拙见。  相似文献   

9.
段赛男 《考试周刊》2009,(18):205-206
母语迁移一直是第二语言习得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旨在回顾过去近五十年的母语迁移研究所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和发现,也对研究中的问题和新的方向作了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10.
母语迁移是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回顾以往对母语迁移研究的基础上,简要回顾了对比分析假说及母语迁移的定义及其主要表现形式。着重在对比分析框架下对中国学生在英语习得过程中语音层面的母语迁移进行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1.
作为本族语与外语交互作用的中介,翻译与二语习得有着本质的联系。学习第二语言,不仅要学习这门语言,还要学习其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说,翻译的过程就是进行两种语言和文化对比的过程。通过对比。才能更好地掌握两种语言和文化间的差异,从而达到灵活有效地使用外语的目的。翻译促进二语习得,利用翻译促进二语习得的方法可归纳为三种。  相似文献   

12.
华文的语言定性问题在海外华文教育中是一个事关全局的基础性问题。根据语言的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从增强华文教育的实际效果出发,华文教育在海外的语言定性应以华裔学生个体的言语习得方式为基本判定标准。从对柬埔寨金边市3所华校所做的实际调查可以看出,华文实际上是柬华学生的第二语言;将华文作为第二语言进行教学,已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这不仅是柬埔寨华校确立办学方向的基本依据,而且对其他地区华校的办学也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都意识到母语对二语习得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文章着重从母语思维与母语知识两个角度分析了母语对二语习得的积极作用,并对相应母语策略在教学中如何运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语言和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是工具,思维是产品.思维是人们反映客观事物的一种抽象概括能力,它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人在思维过程中借助语言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推理和判断.因此,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英语与汉语以及两种民族思维模式的相似之处方面,探讨语言思维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目的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尽量使母语成为促进二语习得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母语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一直备受关注。传统语言学的观点排斥母语。本文从理论上探讨母语对外语学习(二语习得)的正面影响:①语言具有共性;②母语认知是外语学习的基础;③母语可促进可理解输入;④母语可促进学习者的积极情感。最后文章指出外语课堂上适当利用母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外语教学视角下的"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教学,而且也是文化教学.中国外语学习者中普遍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本文拟从外语教学的角度分析产生中国文化失语症的根源,阐释加强中国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同时探讨在外语教学中实现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并重的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17.
二语习得中母语的影响不应片面地被界定为“干扰作用(或负迁移)“.作为外语教师在注意到母语负面作用的同时更应该发掘和充分发挥其良性功用.本文力图从理论和实践中探寻母语对于促进二语习得所具有的良性功用以引起教学中的应有重视.  相似文献   

18.
从语言习得理论入手,分析儿童母语习得过程,并从语言功能角度解释儿童习得第二语言年龄因素的重要性,进而提出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建议:一是重视语音语调;二是尽量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三是培养学生兴趣,寓教于乐。  相似文献   

19.
凌云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8):70-71,86
母语迁移对二语或外语学习的影响历来是语言学家们研究的重点,也是引起争论的焦点之一。我国成人在学习二语时经常出现的错误大都源于母语的负迁移作用。拟从语音、词汇、句法、语用等四个层面出发,以英语学习为例,通过比照汉语和英语的不同语言特性,分析由此引起的母语对成人二语习得过程中的负迁移作用,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  相似文献   

20.
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影响的有关研究,探讨了母语在二语教学中的作用,母语对二语作文的影响以及母语在二语学习过程中的认知作用。并指出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