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唐德斌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23(11):98-101
意象派是20世纪初最早出现的现代诗歌流派,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与对话在诗歌上的一个重要表征。英美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有极其相似的理论基础,在创作风格、语言运用方面英美意象派学习和模仿中国古典诗歌,意象派诗人们以一种全新的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开启了一条新英美的现代诗歌之路。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诗歌与美国意象派诗歌中意象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意象派诗歌深受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在意象创造上有共同之处,如对情景交融与精炼简洁的语言的强调.由于历史﹑文化及语言等因素,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又有不同之处,如意象创造中主客体统一的方式,意象的审美追求及表现力度. 相似文献
4.
邢红平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6,26(3):11-13
西方意象派诗歌强调诗人应当使用鲜明的意象来传达情感,较好地做到了主客的融合与统一,给英美传统诗歌带来了健康的影响,而这一切,都可追根溯源至中国古典诗歌。中国古典诗学从理论和实践上促进了西方意象派诗歌的诞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一首诗从字面上看是一个个词语的连缀,但从艺术构思上看却是一个个意象的组合。这一个个的意象是诗人凝神注视的呈现,也是我们进入诗境的依托,更是诗歌本身。意象派诗人庞德曾经说过:"一个人与其一生写万卷书,还不如只呈现一个意象。"这个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至少透露出了意象于诗人、诗歌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周运增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1,17(3):43-45
中国古典诗词与英美意象派诗歌在意象的营造方面存在着一些共同特点:追求简洁,突出意象,时空自由;会意性强,分析性弱,且多数诗歌具有明显的绘画效果。然而,基于中英两种语言的结构模式差异,中国古典诗词大致属于常规性语言范畴,而意象派诗歌基本属于变异性语言范畴。 相似文献
7.
诗歌以语言的方式拥有世界,诗歌语言以意象的方式表现世界。一首诗从字面上看是一个个词语的连缀,但从艺术构思上看却是一个个意象的组合。这一个个的意象是诗人凝神注视的呈现,也是我们进入诗境的依托,更是诗歌本身。意象派诗人庞德曾经说过:“一个人与其一生写万卷书,还不如只呈现一个意象。”这个说法虽然有些夸张, 相似文献
8.
林莺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9(1):28-29
汉字在造型的生成上体现了意象化的特点,英美意象派诗歌虽然在时间上相隔数千年,但是在构成上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文章旨在从其相同的产生方式和共同的特点结合意象的表现来阐述其本质,同时通过分析其最终的命运来进一步解释意象表现手法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初诞生在欧美文坛的意象派,主张使用简明清晰的意象和凝练浓缩的语言进行诗歌创作.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古典诗歌及其诗论与意象派诗歌的联系与契合,阐释了其对意象派诗歌理论与创作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李海俊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7(5):86-88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二十世纪初期英美重要的文学流派——恿象派的诗歌"意象"的独特性,对比了它与其它诗歌流派的不同,并对它受到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以及两者的不同作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12.
胡红莉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8,10(6):97-99
古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最富诗情画意。读古诗,体味诗歌音韵和诗情;用古诗,感悟古诗今用的魅力;写诗事,感受时空置换的神奇。多元化教学让学生真正享受到古诗的美妙。 相似文献
13.
郑平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3):102-105
意象派和中国诗关系密切,二者有同有异。一方面,在文学理论上,二者的主张具有近似性,表现出文学创作形象思维的共通性。另一方面,在创作实践中,此派诗人在创作中,二者有着显著的不同,表现出东西方较大的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4.
白福才 《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5,19(4):35-37
蝉作为审美对象,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有着极为丰富的美学意蕴.或点名时令,或比兴寄托,或渲染气氛,从而在古人笔下成为一个具有审美意义的小昆虫. 相似文献
15.
侯俊玲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2,18(3):27-28
中西古典爱情诗不同,表现在中国古典爱情诗委婉、深沉,西方爱情诗热烈,奔放。表现在离别诗上,中国诗我浓重的悲剧色彩,而西方爱情离别诗虽伤感,却充满喜剧色彩、乐观。此外,中国古典爱情诗中出现了一类怨妇诗,而西方爱情诗中充满了对女性的赞美与崇拜。 相似文献
16.
古汉语诗词英译中的意象问题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任文阁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29(5):93-96
卡特弗德在《翻译的语言学理论》(1965)一书中提出了从语言的角度对翻译理论进行研究的观点。他认为,翻译等值是翻译实践的核心。但是,对于文学作品的翻译,尤其是诗歌的翻译,则不能过分地强调意义对等而舍弃毒语的文化意象。 相似文献
17.
彭漪涟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1):6-9
中国是一个有着丰富的辩证思维传统的国家,因此,中国古代诗词的作者也无一不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辩证思维的熏陶、而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他们的诗词作品中反映和体现着辩证思维的原则和要求,从而使他们的作品闪烁着辩证思维的火花。本文中我们仅选用某些唐宋诗词作品来具体说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18.
以戴望舒为首的现代诗派在积极向西方现代诗歌吸取养分的同时并没有丢弃中国古典诗歌传统,他们致力于新诗民族化与现代化的探索,走上了一条"化古"和"化欧"的中西合璧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论述“叶音”是古人为求得古诗文诵读时韵脚协谐而人为地任意改变字音的一种方法,过去古音学家对此早就作过深刻地批判。指出当前仍有一些汉语读本在使用“叶音”法作音注,是在承袭古人的错误,如果按照“叶音”诵读古诗文,容易造成汉语普通话字音的混乱,建议废止这种违反语音发展规律的音注方法。 相似文献
20.
古诗词中比喻的翻译研究:一个符号学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的一朵奇葩,吸引了众多中西学者竟相译介。比喻是汉语现象中最活跃、最富生命力的表达技巧,也是中国古诗词中不可忽视的修辞方法。古诗词中比喻的翻译往往直接影响到整首诗的翻译质量。从文学符号学的角度探讨几类常见的比喻的英译策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