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皮影戏作为一种古朴的民间传统化艺术,一直成为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剧种,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易门县铜厂彝族乡至今还流传着皮影戏,这是一个很难得的乡村化现象,值得我们认真对待和研究。皮影戏作为一种大众娱乐形式,其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据史书记载.  相似文献   

2.
裴伟 《寻根》2005,(4):126-129
波斯即今天的伊朗,中伊交往可追溯到公元前200年,即中国秦王朝和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伊朗人称中国为“Qin”,而中国人一直称伊朗为波斯。到中国汉朝和波斯安息王朝时期,除民间交往之外,政府间的交往也较频繁。由于13世纪蒙古人对整个伊朗和中国的占领,  相似文献   

3.
郭新生 《寻根》2002,(3):16-19
每年阴历二月二到三月三,河南淮阳都要举行大型的祭祖活动“二月人祖庙会”,“泥泥狗”就是庙会上的民间祭物。“泥泥狗”造型古朴,刻绘幼稚,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民间深受喜爱,被专家、学称做中国古代化的“真图腾”、“活化石”。  相似文献   

4.
诗乐一家,是中国文化的一种传统。劳动创造了人类,也创造了文化。中国人最早的语言、文学、音乐,就是鲁迅所指出的原始人劳动时所发出的“杭唷杭唷”。这种“杭唷杭唷”,按我们今天的概念来说,可以称之为《举大木歌》、《抬大石歌》之类,应归属于号子乐体。这种号子,就是诗和乐的结合。由此,可以这样表述:诗乐结合,为中国文化之始。  相似文献   

5.
儒者大体可以分为两类:政治儒者和民间儒者。顾名思义,政治儒者是指那些辅助君侯将相依靠政治力量推行儒家治平思想的人,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再加之科举制的推动,政治儒者数不胜数。与此相对,在民间也有一些终生不仕,但却乐于传道推行德化的人,阳明先生的弟子王艮就是典型例子。  相似文献   

6.
日本的“三曲”(Sankyoku),并不是三首曲子,而是一种日本古典器乐演奏的艺术形式。这里的“曲”是指乐器,简单地说,“三曲”就是三种乐器进行合奏的意思。三种乐器中.筝和三味线是固定的,第三种乐器是胡弓或尺八。  相似文献   

7.
中国诗潮至晚唐有一番大的转折,这就是词登上了文坛,并渐进成为一代文学的主要样式一词与诗相比,有两大特征:第一,词的精神属于“歌”的世界,而不象诗那样很早就从汉、魏的“歌”中独立出来,构成一个较为复杂的文学世界。第二,在表现中国文人的精神和气质上,同与诗相比,显得更为集中化、典型化。从文化史的角度说,词是中国文人的特殊形态的“歌”。词起源于市井歌谣。早在唐代,民间艺人们就开始应乐调节奏的抑扬亢坠,填入长短句参差的歌词;这就是所谓的“倚声填词”。新的诗体——词也就应运而生了。词诞生于民间,其初创期的…  相似文献   

8.
唐五代是巴蜀地区民间信仰的大发展时期,民间信仰崇拜的神祗大致可分为先贤、自然、创世神及其他共四类。神祗的分布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这主要是因为巴蜀“重淫祀”的民俗文化氛围,神祗祭祀与经济活动及教化相关,所崇拜的先贤大都活动于经济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9.
英国的威廉·莎士比亚(156-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戏剧家、诗人,是世界上最杰出的文学艺术家之一。正如与他同时代的戏剧家本·琼生所说,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同样,我们也可以说,他不只属于美国,也属于世界。他是近现代中国介绍最早、影响最深远的外国作家之一。“莎剧”与“莎诗”的翻译出版莎士比亚最先是由外国传教士介绍到中国的。1856年英国传教士募维廉译的《大英国志》说:“舌克斯毕(即莎士比亚——笔者)……所著诗文美善俱尽”。1855年英国传教士约瑟编译、1896年出版的《西学启蒙16种·西…  相似文献   

10.
风筝,中国南方称“鹞”;北方称“鸢”,其历史可溯至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据史料载,风筝最早用于运载、通讯等军事领域。约唐、五代时期,风筝逐渐转变为供人娱乐的颇具技艺性的玩具,至北宋时期,民间已普遍流行;南宋甚至出现以放风筝著称的艺人;明清时代。风筝更加普及且为一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  相似文献   

11.
彭龄  章谊 《世界文化》2008,(6):13-15
我们与黑白、图玛德夫妇相识,是1993年我们到埃及工作之后,而知道他们却可以追溯到1956年。一天,我们进城去王府井,顺便去了中央美术学院去看望彭龄初中时的同桌艾民有,他那时正在美院油画系学习。他知道我们学阿拉伯语,便说:“美院新来了两个埃及留学生,是一对夫妻,名叫黑白和图玛德……”正说着,只见一群中国学生簇拥着两个外国青年从大操场边的教学楼出来,一路说说笑笑。民有说:“就是那两个留学生。  相似文献   

12.
金婷婷  罗晓欢 《寻根》2021,(1):53-63
“瓶插花”在中国不同时期深受不同阶层的热爱与追捧,以“瓶升三戟”“童子抱瓶”为主题的瓶花一直都是人们喜闻乐道的装饰纹样,及至明中晚期,“瓶插花”已从不染尘俗的象牙塔中走人民间,呈现出生活的通俗化、世俗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吴棠 《大理文化》2006,(4):57-59
“本主”崇拜是白族独特的民间宗教信仰。“本主”即“本境之主”,是本地区、本村寨的保护神。“本主”信仰形成的历史已十分久远,经历了自然崇拜、祖先崇拜、英雄崇拜、偶像崇拜几个阶段。其间曾受到佛教、道教、儒学的渗透和影响,在社会变革时期也曾受到政治干预和外力的冲击,但作为民间宗教信仰“,本主”崇拜已经融于白族的血液和精神之中,与“本主”有关的传统习俗、信念和行为,一直绵延不断地保持下来。  相似文献   

14.
帽龙舞     
龙舞是福建省尤溪县普遍流行的广场民间表演艺术,每逢岁末年初时节,到处都可以见到它的踪迹。尤溪的龙舞种类很多,既有久负盛名的“板凳龙”、“灯龙”、“青黄布龙”,又有天下第一的“帽龙”舞。“帽龙”改变了手根持龙身的传统技法,它将龙身的各个部位做成像“帽子”一样直接戴在表演者的头上,连领舞者的灯球也直接戴在头上。这样,不仅表演者的手脚可以完全的解放,可以自由自在、浦洒自如地用来发挥优美的舞姿。而且,表演者的风格也得到具体的体现。表演时,龙随灯舞,龙身犹如活龙一样随波逐浪、奔腾不息、活灵活现。“帽龙”龙…  相似文献   

15.
所谓民间信仰,即广泛传播于大众之中(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在上层统治阶级亦相当流行),无一定规范的教义、仪式、布道场所,无严格组织形式和森严约束力的民间宗教。这种民间宗教,必须具有某些约定俗成的礼俗和团体成员内部一致认同的某些规则。由于采取了一些民众所喜...  相似文献   

16.
<正>科索沃图书馆兴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奥斯曼帝国时期。1513年,奥斯曼帝国入侵科索沃并建立起第一座图书馆。4个世纪后,1912年,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人终于赢得了独立,科索沃文化得以重新恢复。但在“二战”胜利之前,由于政治环境的因素,科索沃就一直从属于更强大的国家,因此无法维持和发展自己的文化特性和社会机构,科索沃图书馆等文化机构的兴建和扩建也陷于停滞,原有的文化宝藏还遭致严重的破坏。  相似文献   

17.
说到民间学.大家也许会说那是一种地方民间的“土学”.也是一种未经都市化熏陶原始的、无字记载的口头传播学,正是这种扎根民间的“土学”.才使劳动人民的生活丰富多彩.它极其广泛地反映了人类有史以来人科学的全部内容.是其它学无法取代的一门学问,这就是民间学。那么.我们如何去理解、认识它其中的内涵呢?下面就我平时的学习和实践。和人家一同作如下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唐都长安的胡食□韩建武胡食是唐代都城长安对西域传入的各种少数民族食物的通称。它在当时长安十分流行,《旧唐书·舆服志》载唐代长安“贵人御馔,仅供胡食。”说起胡食的来源应追溯到汉,张骞通西域,开通了至今仍誉满中外的“丝绸之路”。由丝路传入中原的食物有胡豆...  相似文献   

19.
徐义强 《寻根》2006,(4):58-61
“王爷信仰”是闽南和台湾最为独特的习俗。王爷信仰在闽、台地区十分普遍,并且在民间信仰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台湾,设庙祀神最多的是福德正神,即土地公,居第二位的就是“王爷”。王爷是地方性、乡土性的神,通过探求王爷信仰的源流,可以看出闽台文化和民间信仰双向互动交流的图景,王爷信仰的传播与反向传播的互动,彰显出了闽台文化同源一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斗牛拾零     
当今在西班牙各地依然如火如荼进行的斗牛节,已经跨越了漫长的历史长河,其起源甚至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然而我们现今所看到的斗牛形式,则诞生于18世纪初。斗牛之所以成为西班牙的国粹,可以说有两大缘由:一来是因西班牙本土盛产蛮牛,二来则是西班牙人的性格所致——他们热情的民族性,使他们与猛牛结成了难分难舍的悲剧性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