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告身的演变之轨迹,始于南北朝时期北周,完备于隋唐,盛行于两宋,终于明朝末年,尤其是唐宋时期告身档案已成定制,其行为格式、制作标准、修裱技术等达到较高水平,在古代人事档案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结合告身的演变之轨迹,始于南北朝时期北周,完备于隋唐,盛行于两宋,终于明朝末年,尤其是唐宋时期告身档案已成定制,其行为格式、制作标准、修裱技术等达到较高水平,在古代人事档案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唐代告身是为官凭证,是授给范围最广、证明身份的效力最强的人事档案文书。自出身之人至于公卿皆给之。依官员的不同品阶和供职部门的不同性质告身可以分为册授、制授、敕授、旨授、判补等五种。不同种类的告身在授予程序、内容、书写、装裱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别。告身被广泛应用于铨选、赴任、门荫和旌表个人功绩等社会政治生活的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4.
唐代告身是为官凭证,是授给范围最广、证明身份的效力最强的人事档案文书。自出身之人至于公卿皆给之。依官员的不同品阶和供职部门的不同性质告身可以分为册授、制授、敕授、旨授、判补等五种。不同种类的告身在授予程序、内容、书写、装裱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别。告身被广泛应用于铨选、赴任、门荫和旌表个人功绩等社会政治生活的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5.
张东光 《档案》2022,(4):15-19
南宋遂安詹氏墨宝实际上包含3件告身真迹。其中宋光宗授《詹俲之文林郎告身》被误作宋孝宗《授詹仪之文林郎敕牒》卷。本件《告身》虽有文字残损,字迹不清,但大致可以复原。它的复原和解读对认识南宋重大庆典活动百官加阶告身的文书形式和制作规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南宋武义徐谓礼文书分为录白告身、录白敕黄与录白印纸三部分,完整记录了南宋中下级官员徐谓礼30年间的从官、转官经历,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详细的官员人事档案,为研究南宋的政务运行、文书制度等方面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7.
"告殿"是指某科个别会试中式者因故告请不参加当年殿试,以待来科补试.会试中式者多因疾病、丁忧、时局动荡等原因而"告殿".通常"告殿"者会在下一科、两科或三科补行殿试,还有个别"告殿"者,未及"补殿"而亡.每科"告殿"人数相对于全体会试中式人员来说还是少数,通常为几人或十几人,个别科则多达二三十人.由于"告殿"制度的存在,致使明代每科会试中式人数与进士人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一致的.即便二者数目恰好相同,也多出于巧合,并非表明该科会试中式者与进士在名籍上的完全一致.作为科举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中一直存在并发挥着作用.  相似文献   

8.
窄告作为一种网络广告模式,实现了广告主、广告运营商和广告受众多方的共赢。本文分析了窄告在广告主、广告运营商、广告受众等三方面的优势,阐述了窄告在信息传播中的突出价值。  相似文献   

9.
抱告即为代告。在清代的民事诉讼中,老幼绅士妇女呈递书状须由抱告代为呈递,否则不准。根据当事人身份的不同,充当抱告者也不同。抱告制度反映了清代法律的儒家化精神。  相似文献   

10.
成英玲 《新闻界》2007,(5):151-152
本文从网络窄告、消费者、广告主和我国广告市场的新情况等方面探讨了广告新的传播趋势--窄告.  相似文献   

11.
潘猛补 《图书馆杂志》2014,(2):105-108,25
传世颜真卿书法最早最完善的一部汇帖是《忠义堂帖》。于南宋嘉定八年(1215)留元刚编刻,后二年(1217)巩嵘续刻而成。它对研究颜真卿书法艺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书法界所珍视。然此帖产生的前因后果与温州有着直接的关系,却一直被人们所忽视。故本文特就此作一论证,并就颜真卿《自书告身》真伪得出自己的结论:颜真卿《自书告身》是颜真卿真迹。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时下备受业界关注的“窄告”进行了分析,论证了网络媒体广告的自适性,阐明了网络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是一个可扩展性更强,自适性更强的广告平台。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时下备受业界关注的"窄告"进行了分析,论证了网络媒体广告的自适性,阐明了网络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是一个可扩展性更强,自适性更强的广告平台.  相似文献   

14.
宋代詹氏墨宝实际上包含3件告身真迹。其中《詹棫军器监主簿告身》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南宋告身真迹,也是现存宋代告身真迹中唯一一份二人易任告身。此件告身的复原与解读对认识南宋政治形势的变化和中央机构的调整对告身制度的影响具有重要启发意义,对认识宋代任官回避制度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入告编》是张元济九世祖、清初著名谏臣张惟赤的奏议别集。清顺治十八年至康熙十年张惟赤刻本为现存最早之本,康熙三十一年张?在原书版的基础上修改序文并增刻《遗编》,此书方成定本。但因该书流传不广,各家对其版本源流和刊印过程不明。宣统三年,张元济以嘉庆修补本为底本将此书重辑排印,因整理时未能参校其他版本,使其仍有不少讹误。此外,清内阁大库档案对张惟赤奏疏亦予以收录,《入告编》校正档案失误之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6.
《告中国的农民》是第一篇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论述中国农民问题与农民革命的重要文章。1921年,国内能看到农民革命性,并提出农民革命运动的人,只有毛泽东、彭湃、瞿秋白等少数几个先进知识分子;文章写作笔法、表达方式与行文语句存在大量海丰方言土话,以及方言思维与表达手法,证明作者不是湖南人或江苏人。彭湃留学日本时与施存统关系密切,施存统与《共产党》主编李达经常书信往来,彭湃有在月刊发表文章的条件。彭湃在党内第一个领导农民革命运动是《告中国的农民》所提出理论的实践。  相似文献   

17.
记者最恨“告记者”的人。道理很简单:记者排除万难写成了一篇批评报道,被批评者或抓住报道中的某一句话、某一个形容词,说你报道失实,黑白颠倒;或捏造事实、编就故事,说你这个记者有“作风”问题,兴许是哪一个“铁哥们”派来的,往你身上泼一桶脏水。“身正不怕影斜”,记者既然敢揭丑,也就不怕什么了。麻烦的是,如今有的法院轻易受理“告记者”案,使记者或新闻单位的领导不得不  相似文献   

18.
新媒介的快速发展为广告的宣传营销提供了多种方式,如今的网络广告已经逐渐告别因妨碍受众正常浏览网站页面而引起受众反感的铺天盖地、漫无目的的投放方式,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网络定向广告——窄告。这种广告投放方式建立于互联网数据统计基础之上,将广而告之特有的一对多的粗放模式,转化为一对一的精准营销。这种传播方式不仅净化了网站页面,使广告传播对象更加精确,也节省了广告投放的成本,更为未来新媒介环境下的广告营销模式提供了很好的参照。基于此,以互联网窄告目前在西北地区的受众接受效果进行研究,希望借此给窄告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东北地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为中心,从文书学的视角对一种独特的宣传文书——"告书"进行考察。由于具有发文机关的广泛性、行文对象的选择性和文书结构的灵活性等特点,"告书"在民主革命时期得到广泛应用,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清代子媳对公婆具有侍奉义务,若因殴骂夫的祖父母、父母,夫不告官而擅杀之,则该夫不会被依"妻妾殴夫"律,处以绞监候,而是适用"夫殴死有罪妻妾"律,被处以杖一百。但是,夫之祖父母、父母的"亲告"在定罪量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