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题记:1851年首届世博会伦敦万国博览会上,上海商人徐荣村以荣记湖丝参展并一举获得金奖;清末维新派先驱思想家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首次提出在上  相似文献   

2.
郑观应是中国近代名的思想家。郑观应在其长期的商务生涯中,与晚清社会的洋务、维新、革命三派的代表人物都发生过重要联系。由此入手,考察郑观应与晚清主要社会阶层的关系,有助于对其思想进行重新认识和做出准确评价,以为当前的改革开放事业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郑观应创办日报的思想集中反映在其《盛世危言》一书的“日报上”篇和“日报下”篇中。郑观应介绍了西方各国日报的情况,对近代中国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日报的“通民隐,达民情”的基本功能,强调了创办代表自己利益的报纸的必要性。他着重阐明了创设报馆的作用,对日报记录的内容也作了非常全面详尽的说明。提出了日报的主笔和访事等新闻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以及他们应享受的权益。郑观应指出了创办日报对变法自强的现实意义,不仅强调了创办日报的重要性,而且认识到创办外文报的紧迫性。郑观应对日报功用的认识和系统的阐述对我们今天的报业工作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郑观应民本思想对保持社会和谐的价值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五十多年来,有关郑观应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学界对郑观应民本思想的研究尚不多。郑观应的民本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他提出了君主欲“永为天下之人主”,必“然视己为天下之人役”的民本思想,其思想中已闪现了“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的火花;他一生探求富民强国之路,关注民生,其思想主张对保持当时社会的和谐,推动社会改良具有历史进步作用。因此,研究他的思想,不仅有学术意义,而且对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领导全国人民建设和谐社会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盛世危言》对中国科技在近代落伍之原因作了多方面的分析,体现在四个方面:科举考试内容对科技人才培养所存在的致命缺陷;统治者轻视“雕虫小技”、重视八股取士的深远影响;对近代科学内在规律研究的忽视;科技创新激励制度的阙如。考察时人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对中国科技在近代落伍原因的独到而深刻的见解,有助于丰富我们对中国科技在近代落伍的原因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近代思想家中,郑观应有着独特的商业资本家身份。他在《盛世危言》中提出从政治、经济、教育等诸方面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的方案对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其教育思想百年之后仍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郑观应是中国近代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早期维新思想的集大成者.同时,由于受到阶级属性和时代的影响和局限,在郑观应是思想中既体现着近现代文明的色彩,又保留着浓厚的传统文化的印记.通过对郑观应政治思想的研究,可一次能够一个侧面观察中国早期维新派政治思想的特点和缺陷.  相似文献   

8.
《盛世危言》是甲午战争后最受人欢迎的读物,为维新变法作了很重要的思想准备,还影响了康有为、孙中山、毛泽东等中国近现代政治重要人物。商人出身的郑观应是19世纪70、80年代改良派思想代表,他全面表达了当时民间工商业实际的利益和要求,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提出无商就会导致格致之学不宏,即科技、教育不能发达的观点,也是第一个系统介绍欧美和日本实业教育的人。郑观应在招商局成立驾驶学堂,在总办汉阳铁厂时,创立机器书院,学生上午读书,下午入厂学习机器,是继福州船政学堂后,实行半工半读的实业教育家。  相似文献   

9.
试论郑观应的经济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观应是近代著名的爱国者和早期维新派代表人。在他的理论著作《盛世危言》一书中,经济问题的论述是其重要内容。首先,他以历史的发展眼光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和洋务经营中官督商办的弊端进行了批判,提出了护商与听商自办的思想,将“商”视为国民经济的中心环节;其次,主张大力振兴工商业,以对外贸易为突破口,与西方列强展开“商战”,以抵制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维护民族的经济利益。郑观应的经济思想在唤起民族觉醒,探索民族振兴之路,推动近代工商业发展,捍卫国家经济利益等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为稍后戊戌维新派提出的经济纲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维新派利用澳门独特的政治条件和地理位置,从事维新思想的宣传和变法维新活动。戊戌变法失败前后,澳门见证了维新派和维新运动的兴衰。  相似文献   

11.
《光明日报》报道,因为徐志摩《再别康桥》诗碑的安放,剑桥无数的历史遗迹中又增加了一个新的成员。1928年初秋,当徐志摩恋恋不含地离开剑桥,离开剑桥的国王学院时,他恐怕没有想到,在他写下“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之后80年,他的诗歌会刻在洁白的大理石上.并从他的故囝运到那片给了他灵感,给了他新生的士地上,被安放在唤醒他性灵的康河边。  相似文献   

12.
<英雄时代>是柳建伟的系列长篇小说<时代三部曲>中的第三部,荻第六届"茅盾文学奖".从表面上来看,它是一部歌颂时代英雄、弘扬时代主旋律的小说,但实为一部"盛世危言":小说不仅全方位、深层次地描写了"盛世"时代所隐伏着的危机,而且还揭示了危机产生的深层根源、对所描写的社会丑恶现象则予以了谴责、写出社会转型在人性层面造成的震撼,同时,艺术形式大气而又典雅,堪称一部"大作".  相似文献   

13.
人教社2007年版《历史》必修2第42页“学思之窗”引用材料:“晚清维新思想家郑观应批评洋务运动,他说:‘西人立国……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并附有思考题:“思考:你认为郑观应的批评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相似文献   

14.
一年一度的中国数字互动娱乐博览会暨China Joy又在黄埔江畔扬帆起航。 咱们学电也是嘉宾中的一员,夏亚一行人带回了CJ第一手报道,也带回了电饭煲们的热情期盼~嘻嘻!看游记!  相似文献   

15.
历史教育教学需要各种备样的对话,听课者的参与当属其中一种。尊重是对话的基础,坦诚是对话的原则,解释是对话的内容,陧解是对话的目的。听课者的反思型参与,包括对学生及时访谈听课感受,与执教老师充分交流教学设计背后的思考,并提炼经验、商榷问题、提出建设性改进策略等,都是难能可贵之举。希望朱能老师所写的听课心得,能促成同仁之间更多的交流。  相似文献   

16.
上海第一份近代报刊——《北华捷报》(NorthChina Herald)创刊于1850年8月3日。11年后,《北华捷报》集团创办了《上海新报》,初版于1861年11月,为上海最早的中报纸。创刊时为周刊,半年以后,即从1862年5月7日起,改为双日刊,逢周二、四、六出版。至1872年7月又改为日报。该报的《发刊启》简要说明了其创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王本金 《新高考》2009,(10):54-55
一、走进上海,了解世博概况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也是国际著名的港口城市,上海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2002年12月3日,中国上海成功获得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举办权,实现世博史上无发展中国家成为综合性世界博览会举办国的历史性突破。这次博览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吉祥物“海宝”以汉字“人”作呼应,可谓珠联璧合。  相似文献   

18.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是全世界的盛会。从教育的角度来说,世博精神理念的融入与世博资源的利用丰富了学校的办学内涵,推动了学校的发展。在迎接世博会的日子里,上海市中小学围绕世博内容,合理运用世博资源,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让我们的教师和学生都能感受到:世博,让我们更精彩!此期,我们刊出小学篇。下期将刊出中学篇,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9.
《小星星(作文100分)》2010,(6):48-48,F0003
读者朋友,读者朋友,现在是《小星星》特派记者阿朵在上海给您发回的现场报道。地球人都知道,举世瞩目的上海世界博览会已于5月1日正式开幕,此次盛会将持续到10月31日,为期184天。这可是首次由中国举办的世博会哦,此次博览会的主题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相似文献   

20.
专利一词,中国自古有之,但它与现代意义上的专利思想截然不同。1859年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首次提出了在中国实行专利制度的思想,其专利思想接近于近代意义上的专利制度。洋务运动中,郑观应开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取得了中国第一个专利权。随着申请专利的人越来越多,清廷于1898年颁行了中国第一个有关专利的法规《振兴工艺给奖章程》,第一次从法律上对专利权作了具体规定。但是,由于当时的专利制度体系不完备,导致专利制度畸形发展,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