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切实加强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规定: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  相似文献   

2.
一、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看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纲要》在教学方面的新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目标 《纲要》为我们开宗明义地阐释了新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3.
作为学校实施教育、教学工作基本单位组织者的班主任,其素质能否适应当前课程改革的要求,关系到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和改革的成败。培养出新型、高素质的班主任已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重点之一。一、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目标是围绕着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理念来设计和确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不少人认为,思想品德教育是班主任的事,与学科教学无关,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就明确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围绕着人的培养目标来设计和确定的。根据国务院《决定》精神,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现时代要求。具体说来,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小学教育是育人的奠基工程,而数学又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学生在小学阶段打好坚实的学习基础固然重要,但是学会做人也同样重要。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就是将德育本身的因素与学科所具有的德育因素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进入新世纪,国家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这是次教育的革命、教学的革命、学习的革命,更是一增强国力、积蓄未来与国际竞争实力的战略措施“整个课程改革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革、国家课程标准的重新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培训以及保障支撑系统等,是一个由课程改革所牵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引自《人民教育2001·9教育部王湛副部长讲话稿)在这次课改中,师是实践者,是推进者,教师的能力、素质对新课改革的成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可以说新课程改革教师自身也是…  相似文献   

9.
一、人文精神教育的提出和概念的限定2 0 0 1年 6月 8日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将人文精神列入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课程改革的目标”中规定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热爱社会主义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 ;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 ,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 ;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具有社会责任感 ,努力为人民服务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  相似文献   

10.
一、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看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纲要》在教学方面的新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教育目标《纲要》为我们开宗明义地阐释了新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在全国实施,这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革命,是我国教育事业再一次发展的号角,面对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校的德育工作究竟如何开展,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促进新课程的全面、顺利地实施,这也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的问题。一、与时俱进,更新德育观念课程改革要求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既符合素质教育的思想又体现时代的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  相似文献   

13.
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课程设置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持续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一、培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  相似文献   

14.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此次新课程改革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新课程明确提出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性,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15.
我校从2003年秋季开始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今已如火如荼地进入到了第二轮的实施当中。回顾近七年的新课程语文教学.我们发现.刚从传统教材“走出来”的教师和一走上工作岗位不久就接任新课程的教师.因为教学理念上的细微差别.直接影响到了他们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以及课堂教学组织等方面的不同。也影响到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今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迎接新世纪挑战的战略性决策。而素质教育的总目标是:“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德育工作明确提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具有社会主义法制感.责任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文素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对比新课程改革的目标,现代高中学生道德意识的逐步淡化已严重影响到他们身心健康,也会成为他们有效学习的一种阻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可以利用本学科的优势,进行德育渗透教学,它不仅是学校德育教育有效补充,也是信息技术教学本身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翻开《走进新课程》一书,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跨入新世纪时已经启动了。新课程洋溢着时代的气息,体现着改革与创新的精神,令人耳目一新。人们都意识到,课程改革带来了基础教育发展的福音和思路。是的,只要走进新课程,你就会被课改的新理念深深震撼。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改革的重大举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适应21世纪的需求,充分体现基础教育的性质和素质教育的精神,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整个改革涉及到培养模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走进新课程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决不只是换一套教科书,也决不单是课程内容的调整,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整个改革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的改革,教材的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和师资培训以及保障系统的建立等,是一个由课程改革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一现在,大家已有共识,真正影响和解决本次课程改革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观念,是是否具有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念。这里的“时”是指当前一个时期内,教师要建立符合时代发展的,与新课程改革同步的具有…  相似文献   

20.
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改革对接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秋 《地理教育》2009,(6):70-71
2001年开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教育改革,其顺应了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潮流,以全新的课程理念对传统的课程与教学进行了彻底改变,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和作用。作为培养未来中小学教师的高师教育,面对新课程的挑战,在培养目标、方式上应积极顺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趋势,实现高师教育的大转型。高师教育的改革步伐不仅应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同步,而且更应该走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前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