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池田大作的和平思想对世界影响很大。探讨池田大作和平思想中对自然与生命的态度、对社会暴力的观点以及对社会中人的关注,发现其和平思想中人性主义占有相当位置,它对建构和谐世界有巨大帮助,同时更清晰的看到一种依靠人性主义和谐观推动人类和平共处、和平发展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是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通过对国际形势的正确分析,得出了现在的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的结论,为我党制定和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和平共处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社会新秩序;以及推行改革开放路线,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战略家、理论家,但是在毛泽东一生的军事生涯中却表达出非常丰富的和平思想。从中可以归纳出:革命和平论、和平为上论、持久和平论、和平共处论、独立自主论等五种和平理论,所有这些都是毛泽东爱好和平的性格体现,也是值得继承和发扬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国外交在倡导和平共处的基础上,将和谐外交作为中国对外政策的新发展拓展到国际领域,把传统的和平共处与世界新一轮的发展机遇结合起来,逐步丰富和发展了和平共处的和平外交政策,走上了和平发展的外交道路。和平发展是中国和平共处对外政策发展的新阶段;从和平共处到和平发展的演变,应答了中国外交面临的新问题;和平发展为和平共处增添了新特色。当今世界矛盾错综复杂,坚持走和平发展的外交道路绝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长期的、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5.
费玮  巩伟  刘邦春 《教师》2013,(23):20-22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杜威运用实用主义和进步教育思想,以促进世界和平。其和平思想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发展:从早期认同战争的合法性,到后期反对战争、提倡建立非暴力世界。杜威和平教育的基础观点认为:学科教学,如历史和地理应以促进国际和平为前提。他主张把全球意识引入地理学科,培养学生和平思想;在生活实际中学习历史,培养学生和平意识;主张改革美国国家体制,实现国际和谐;开展学校计划,培养学生的国际主义意识。这些观点无疑为促进世界和平构建了可行的蓝图,对探讨21世纪的和平教育,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兵家和平思想是古代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代兵家战争实践的经验总结,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创造的伟大精神成果。和平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古代兵家的战争观;和平既是古代兵家赢得战争的战略,也是兵家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略。本文以辩证的观点,挖掘了古代兵家和平思想的主要内容。这些打着中华传统文化烙印的古代兵家和平思想,在今天依然有着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共与苏共在国际共运总路线问题上产生严重分歧,其中的原因很多,但最基本的原因则是毛泽东与赫鲁晓夫对时代基本问题的看法不一致。包括战争与和平问题、“和平共处”、”和平过渡“问题.等等。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不同引发了双方长达十年的论战。论战最终导致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关于国际关系理论为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奠定了原则基础,也开创了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先声。它的基本出发点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它的基本原则世界各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实行和平共处;它的思想基础世界各国在国际上一律平等的原则:它的理论核心各国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政。  相似文献   

9.
中国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世界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历史的选择,国际局势发展的必然。中国作为第三世界国家,被第三世界国家和部分西欧国家领导人看作是主心骨;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作出了并将继续作出巨大的贡献;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目标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先秦诸子反战主义和平思想的追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在春秋战国时代的先秦诸子,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思考中包含着极其敏锐的见解,有揭示战争明确动机和肯定战争合理性的话语、有反对使用战争手段和否定战争合法性的观点、有关于国家之间交往规范与道德标准的相关理念。所有这些都为反对一般和特定条件下的战争提供了哲学、政治和心理上的思想依据,也成为历代政治家或国家决策者采取战争行为还是和平行动的观念因子。  相似文献   

11.
2003年12月10日,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发表了“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中国高层领导人首次提出“和平崛起”思想。“和平崛起”思想的提出,是对当今国际局势的科学判断和深刻把握,是中国综合国力迅速增强的客观要求,是对“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即将崩溃论”的回应。发展是“和平崛起”的核心;稳定是“和平崛起”的前提;机遇是“和平崛起”的条件;创新是“和平崛起”的根本。“和平崛起”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对和平共处原则的运用和发展 和平共处原则是列宁同志在十月革命胜利后,针对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将长期同时存在而提出的,指出社会主义国家应同资本主义国家保持和平共处。这一思想后来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同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一个指导方针。在这一思想指导下,1954年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  相似文献   

13.
"一国两制"是在一个中国的框架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这是统一后的主体),而在香港、澳门、台湾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两种制度在国家宪法和法律的保护下共同存在、相互竞争、共同发展,这是两种制度在一国之内的和平共处。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和平共处思想首先是由列宁提出的;以毛泽东为代表领导人发展了列宁的和平共处思想,把其应用的范围扩大到处理相同制度国家间的关系;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把和平共处原则运用到一国之内,发展突破了列宁、毛泽东的和平共处思想。  相似文献   

14.
苏联卫国战争爆发之前,苏联对外政策遵循两种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原则,加强与西方国家的经济交往,既促进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又维护了世界和平。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苏联党和政府鼓舞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参加反法西斯战争,主导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苏联卫国战争胜利后,苏联对外政策忠于社会主义国际主义原则,维护了欧亚人民民主国家的利益,为保卫世界和平与民主做出了新的贡献。苏联在和平与战争问题上的正确立场,使苏维埃政权经历了伟大卫国战争的严峻考验,苏共公信力也因此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前半期,苏联之所以“兴”,社会主义各国之所以要学习苏联,是由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计划经济)顺应了战争和革命的时代潮流。20世纪后半期,苏联之所以“亡”,社会主义国家之所以要改革,则是由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不适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而中国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则正是由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应了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世界潮流。如今,只有坚持关于社会主义两种模式的理论,坚持社会主义是与时俱进的观点,才能合理解释苏联和社会主义各国的历史演变。  相似文献   

16.
“和谐外交”理念的新内涵和新特点 何谓“和谐外交”理念?从字面上讲,“和谐”与“和平”只有一字之差,但含义上有很大差别。“和平外交”通常指手段、方式上的和平,即非暴力、非战争解决问题的政策。而“和谐外交”包括了这层含义却又不限于这层含义,它更多了一层“关系”的内容和相互“协调”的职能,即要致力于使“相关各方”的关系,不仅限于和平共处、不发生冲突,还要争取通过“协调”来达到“和谐”的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17.
“和平崛起”重要思想是新一届国家领导人对中国内政外交政策的新概括,是对中国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新规定,是对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目前中国所拥有的坚实的物质力量、强大的精神支柱、有利的国际环境和广阔的战略空间为“和平崛起”奠定了宏阔和雄厚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兰池 《唐山学院学报》2017,30(1):32-37,87
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逐渐形成了成熟的和平外交思想,并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毛泽东和平外交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同中国实际、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毛泽东和平外交思想有一个产生和形成的过程,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理论准备阶段,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日臻完善。其中,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以和平促建设,以建设求和平","中间地带"理论、"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等,都是毛泽东和平外交思想科学内涵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并存的情况下,如何在国际交往中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列宁提出的关于和平共处的思想,以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召开的热那亚会议的成功实践,至今具有指导表义。  相似文献   

20.
在新科技革命全方位、加速度大发展的新时代,和平和发展成为主题,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平共处、协作、竞争和斗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面临着时代性、全球性的挑战和风险,同时也为我国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实现垮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