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教指南》2005,(10):38-39
“学会感恩”并非无足轻重,“自选罚单”可以纳入家教,“白发家长”都应重新学习,“信守诺言”不能随意打折,“素质教育”不是盲人摸象。  相似文献   

2.
尚巾 《家教指南》2008,(3):38-39
《贵州商报》报道,一位年轻父亲让3岁的孩子站在摩托车上,且不采取任何保护措施,然后他驾驶着摩托车在贵阳客车站内“东摇西晃”、四处穿梭。结果孩子被吓得哇哇大哭,紧紧地抱住驾驶座。见此情景,许多市民都为孩子安全担心。有一位市民主动上前阻止,这位年轻父亲竟称:“我帮我儿子练胆,关你什么事?”  相似文献   

3.
《人生十六七》2011,(3):26-26
不许动 据《新闻晨报》报道,出于好奇,上海一名小学生在课间十分钟时从窗口伸出小手接雨水,谁知,老师得知后立即对孩子进行了批评,并联系家长,要求家长指导孩子以后课间必须安静坐着写作业,不能“乱说乱动”。  相似文献   

4.
尚巾 《家教指南》2005,(11):38-39
人民网报道,颇具神秘色彩的“杭州西点孩子训练中心”,有一套独特的鞭打教育方式,这里的25个男孩,几乎都挨过鞭子,训练中心的创办者,主任万国英说,我们就是用“打”这一极端方式,让孩子牢牢记住,有些事情是永远不能做的。我们在招生时就“打”言在先,而不少家长正是冲着“打”花大钱将孩子送入“西点”。  相似文献   

5.
尚巾 《家教指南》2006,(5):38-39
幼儿“思维比赛”。暴露家教弱点!《中国青年报》报道,在首届全国幼儿思维能力挑战赛决赛上,来自全国的124名4至6岁的儿童参加了角逐。记者在比赛现场耳闻目睹几个值得深思的现象:其一,几乎每一小组的成绩公布后,总有一两个孩子抹眼泪。尤其是一名辽宁的小女孩,刚进入赛场就开始哭,主办方无奈,破例允许女孩的妈妈进入赛场,可孩子无论如何也不愿再继续比赛。其二,家长们太在乎比赛结果,孩子参赛时,一些家长却比孩子还紧张。  相似文献   

6.
《人生十六七》2011,(6):29-29
招生面试家长是在玩“拼爹游戏” 据《信息时报》报道,广州小学报名即将开始,有市民投诉称,华南师大附小的入学表格规定父母面试的分值,除了考小孩还得考父母。家长担心学校根据面试结果把孩子分成三六九等,并把此作为择校生是否被录的参考。校方回应,面试并非为了考家长,只是加强沟通,并作为分班依据。  相似文献   

7.
《家教指南》2006,(9):38-39
学前教育。不是小学预科班! 《重庆青年报》报道,近日,家住江北区的张先生5岁的儿子对他说:“我不想上幼儿园,你如果再让我上幼儿园的话,我就从窗户跳下去!”张先生怕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就找到专业教育机构咨询。专家经过了解发现,小家伙是因为承受不了幼儿园繁重的学习任务才有此念头。因此,专家认为,学前教育(0-16岁)是影响孩子心理和性格的重要阶段,家长应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否则,孩子轻则产生厌学情绪;重则心理发展不健康,导致人格分裂,误入人生歧途。  相似文献   

8.
尚巾 《家教指南》2007,(11):38-39
小学入学“面试”竟要一小时!;“小眼镜”多是幼童电游高手!;多数孩子更盼妈妈像朋友!;六龄童家长也患“考前焦虑”!;杭州七成幼儿参加兴趣班!  相似文献   

9.
尚巾 《家教指南》2008,(1):38-39
幼儿情绪课程,可进一步推广! 《当代家庭教育报》报道,一项由华东师大与香港教育学院共同推行的“比比和朋友”课程,日前宣告完成了第一阶段的试点。课程围绕着发生在一只竹节虫“比比”和一群孩子之间的故事展开,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身的情感体验,思考与讨论该如何应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保持健康的情绪与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0.
尚巾 《家教指南》2006,(11):38-39
“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可借鉴 《新闻晚报》报道,上海市在日前召开的学前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幼儿园与社会各界要共同努力,为儿童创设健康、快乐的童年,以游戏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制止学前教育的“小学化”和“学科化”倾向,要承认每个儿童所具有的不同发展特点和潜质,让学前教育真正体现儿童的兴趣和发展需要,重视儿童的感性经验的积累,  相似文献   

11.
应当鼓励孩子能争善辩! 《辽沈晚报》报道,有儿童问题研究专家认为:孩子一味的顺从,等于扼杀了孩子独立的个性,培养孩子敢于争论的个性,对于孩子健康成长是有益的。因此,当孩子与大人或父母争论的时候,大可不必去阻止,而应该积极地鼓励和引导,进而培养他们善于独立思考,敢于在任何场合发表意见的性格。  相似文献   

12.
尚巾 《家教指南》2007,(12):38-39
学前班变脸违“禁令”。当省! 《中国青年报》报道,教育部曾出台了“不得以任何名义办学前班”的禁令,而在现实中却遭遇挑战。在京津等城市,不少小学、民办教育机构等纷纷改头换面,以“特长预备班”、“艺术培训班”等名义招生,继续进行学前班教育。对此,家长们反响积极,报名踊跃。学前班之所以改头换面的出现,明显是因为有着强大的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3.
《家教指南》2005,(12):38-39
险!网络暴力淡化学生是非标准 新华网报道,河南省青少年研究所近期的调查显示,尽管网吧在方便学生上网,促进网络普及方面功不可没,但网吧对学生的政治热情、道德观念,是非标准,交往方式等四个方面有一定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家教指南》2006,(8):38-39
幼儿择园有了专家指南,要参考据 《东方晨报》报道,近日上海市教委向全市家长发布了一份2006年幼儿园择园专家指南。  相似文献   

15.
考“父母执照”,值得推广! 《今日早报》报道,前不久,义乌某幼儿园对家长们进行了一次“父母执照”考试。考题包括一些保育、教育和生活方面的常识,有80%的家长达到合格线,获得了“父母执照”;其余20%的家长因为成绩不过关,被通知明年重考。园方表示,想用这个方式向家长们传达一个信息:要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加强家庭教育的责任心。据了解,这个“父母执照”并非终身制的,每年还要“年检”一次,若父母们不好好学习,很可能还会“亮红灯”。  相似文献   

16.
尚巾 《家教指南》2005,(7):38-39
《宁波晚报》报道,宁波市江东刘氏儿童培训学校和江东实验二小曾联合做了一个专项调查,结果显示:孩子从小由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带着,在家庭教育上至少有30%这样的孩子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尚巾 《家教指南》2004,(12):38-39
一些家长让孩子“以暴制暴”《家庭导报》报道,记者不久前偶然听到两个七八岁男孩的对话,觉得很惊奇。一个孩子说:“现在学校没人敢欺负我了,谁打我一拳,我就打他两拳。”另一个孩子则说:“要想让别人怕你,自己就要长得壮一些。”让记者更吃惊的是,孩子的这些“以暴制暴”想法竟然是他们家长灌输的。记者随即采访了一些家长,发现教孩子“以暴制暴”的还真不少。有的家长为了强化孩子的这种意识,平时会故意打孩子一下,如果孩子不还手,就教育他说:“不管是谁打你,一定要还手”!一位家长说,这样做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强者,以免在学校被人欺负…  相似文献   

18.
承袭父母官职小学生经常出血请客 据《内蒙古日报》报道,日前,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某小学上演了这样一幕。课间休息,几个正在一起玩耍的小学生冲着一位同学说:“王局长,你爸给了你多少零花钱?”  相似文献   

19.
《家教指南》2009,(8):38-39
怕做作业,四龄童不愿去上幼儿园 据《重庆晚报》报道,近日,家住重庆江北区南桥寺维丰南桥小区的张静(化名)很烦恼,因完不成老师布置的作业,4岁的儿子怕上幼儿园。  相似文献   

20.
《家教指南》2004,(10):38-39
多数中小学生花钱无计划据新华社报道,一位家长曾痛心地反思自己的教育失误时说:孩子现在成绩不佳,迷恋上网打游戏,在高档商场花钱如流水,都是金钱惹的祸。其实,这绝不是一位家长的苦恼,中小学生日常的高消费现象并不鲜见。而时下,家庭、学校、社会对孩子的理财教育却几乎是空白。一些孩子干脆就成了金钱的奴隶和牺牲品,有钱时胡花乱花,没钱时违法犯罪。点评:富裕本无错,然而,如果富裕后的家长不注重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以致孩子疏于理财、毫不惜财,那么,就意味着金钱对他们产生了负面影响。就教育而言,现在的孩子所需的理财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