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绿野仙踪》是清代著名的长篇白话小说,代表了清代中叶语言的整体状貌。文章选取小说中"更""很(狠)""十分""竟"四个副词与现代汉语副词进行对比,从使用频率、所表意义、组合能力、句法功能等方面分析其在现代汉语中的发展及原因。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小说的分类历来多以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的说法为主,即认为明代大都为单向型的。文章认为明以后,尤清代小说多为"多向型"。作者分析了《绿野仙踪》为代表的这类"多向型"小说,指出其成因、特点及存在之必然。  相似文献   

3.
《绿野仙踪》是清代著名文学家李百川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作品中描绘了温如玉、周琏、罗龙文、胡监生、苗秃子、肖麻子、金钟儿等众多的人物形象,在人物塑造上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作品展示了封建社会末期的一幅幅生活画面,表现了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与炎凉浇薄的世态人情,是一部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4.
《绿野仙踪》在艺术创作上借鉴、模仿了《西游记》,是比较有价值的神魔小说。《绿野仙踪》中的主人公冷于冰和《西游记》中的唐僧,都具有"内儒"的性格特征,他们是深谙儒家思想且付诸以行动的现实人,两者"人"的地位与身份有着相似的艺术表现手法。这两个形象的塑造放大了现实的真实,也放大了寄托彼岸世界的虚幻。  相似文献   

5.
《绿野仙踪》创作于乾隆十八年(1753)至乾隆二十七年(1762)间,是清中叶的一部较有艺术特色的章回小说。它虽然无法与同时代的扛鼎之作相提并论,但其文学价值在小说发展史上的地位被研究者所肯定。小说思想内容丰富,艺术上不乏可圈可点之处,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应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6.
《绿野仙踪》的题材呈现"世情化"的"跨类型"现象,在清中期的长篇章回小说中表现极为突出,其产生有着特定的原因,是小说这种文体发展到这一时期,主客观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它与小说自身发展演变规律及清中期的社会文化思潮、读者的审美趣味、时代创作风气及作家创作动机的转变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7.
作为乾隆时期的一部颇有影响的小说,《绿野仙踪》有着复杂的思想意蕴,儒释道思想间充满了融合与碰撞。本文将结合中国文化"儒道互补"的格局,立足清前、中期儒道文化发展的现状,解读其"儒道互补"的理想文化人格追求。  相似文献   

8.
清代教育小说鸟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一种,至清代,教育小说的发展达到了繁荣的顶峰,这与清代社会背景、小说创作者的亲身经历,以及前代教育小说写作经验的积累有关。除长篇教育小说《歧路灯》外,清代还产生近一百三十篇短篇教育小说,其中白话小说集中于对家庭教育的反映,并表现出明显的时代特色;文言教育小说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对题材的开拓上。  相似文献   

9.
《绿野仙踪》是清中叶出现的一部极具特色的作品 ,其突出表征在于小说融人情、讲史、神魔等多种题材类型于一体。本文即从题材方面入手 ,阐释其题材多元化特征呈现 ,并进而探讨其成因  相似文献   

10.
按照A、B的语法功能将《绿野仙踪》中的AABB式词进行分类,并将其与《金瓶梅》中的AABB式词作比较,可以发现,到《绿野仙踪》时代,AABB式词结构组合中A和B的语义限制已被突破;由语法功能相同或相近的A、B组合成的AABB式词能产性最高;与《金瓶梅》相比,《绿野仙踪》中AABB式词的结构方式和语法功能更为灵活、多样。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上文学思潮的产生和发展,文学作品的出现和流行,既“是一种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总是以“特定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水浒》这部反面教材,在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小说的历史发展上,有着不可忽视的恶劣影响。鲁迅曾经指出:清代公案小说中的侠客,“很象《水浒》中底人物,故其事实虽来自《龙图公案》,而源流则仍出于《水浒》”。鲁迅根据文学创作的继承关系,指出清代公案小说源自《水浒》,这是十分精辟的见解。因此,通过分析奴性十足的清代公案小说,能帮助我们深刻认识《水浒》的反动性和恶劣影响,并进一步揭露《水浒》搞修正主义的欺骗性。  相似文献   

12.
《绿野仙踪》是清中期一部有着鲜明特色的长篇章回小说.它以内容庞杂著称,融神魔、世情、英雄传奇、历史演义于一体,但作品明显加重了对人情世态的描写,同《西游记》、《女仙外史》等跨类型小说进行纵横比较,细致分析,更可见出其内容上的“世情化”特征.  相似文献   

13.
董建华 《邢台学院学报》2015,(2):111-112,115
《绿野仙踪》是一部主要描绘男性人物修仙得道、忠奸对立、沙场决战、市井生活的长篇小说,但在男性活动的场域中仍夹杂着不少女性身影。女性形象也以其鲜明的女性特征在小说中占有一席之地并绽放异彩。  相似文献   

14.
一、坡空肠: 卜_在中国小说史上是一个最繁荣的时代. 2.魏晋六朝轶事小说的代表有《_》。 3.清代侠义小说《_》初名《金玉缘》,又名 《日下新书》。 4《》标志我国古典小说发展的第一个创作高 峰。 5.明代中期以后《_》的产生,打破了将近百 年间长篇小说创作的暗淡冷落的局面。 6.《__》为唐代传奇与清代初年短篇文言小说 《聊斋志异》之间,起着联结纽带和桥梁作用的文言短篇小说。7《_》收入了从汉代到宋代初期的小说、笔记、 野史等四百多种著述,保存了大量古小说资 料。8.宋元小说话本绝大多数散失。保存到现在, 主要有1915年缪荃荪依据…  相似文献   

15.
清代长篇小说在中国小说发展中可以算得上是登峰造极。它集先秦散文、汉赋、唐传奇、宋元话本的优势于一身,又经过整个明王朝的历练。在清代终于达到了全面的辉煌,出现了像《红楼梦》、《儒林外史》等一大批一流的作品.其思想性与艺术性交相辉映,成为中国小说星群中耀眼的星座。  相似文献   

16.
谴责小说是清代末年一种旧小说的专称。它以暴露社会黑暗、指斥政治腐败、谴责封建官僚为主题。这种名称最初出现在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中。初中三册的《制台见洋人》,就是谴责小说中的佼佼者。讽刺小说是以揭露反面事物、落后思想、落后势力为主题的一种小说。清代吴敬梓所写的《儒林外史》,就正式奠定了我国古典讽刺小说的基础。初中三册的《范进中举》一文,就是从《儒林外史》中节选出来的。  相似文献   

17.
八股文对清代小说创作具有很大影响,主要表现在小说的作法上。明末清初的小说家多借用八股文的文法技巧作小说,出现了一批大量运用八股文法的小说文本,如《林兰香》等才子佳人小说。《林兰香》在写法上注重题文对应,运用了立局法、吊渡挽、股对法、代言法等多种八股文法,其他才子佳人小说亦多是如此。八股文法对小说创作具有积极意义,促进了清代整密、雅洁的文人小说风格的形成。在清前中期,八股文对小说发展的积极意义远远超过了其对小说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8.
《绿野仙踪》是清中叶出现的一部极具特色的作品,其突出表征在于小说融人情、讲史、神魔等多种题材类型于一体。本即从题材方面入手,阐释其题材多元化特征呈现,并进而探讨其成因。  相似文献   

19.
《绿野仙踪》成书于清乾隆二十七年,由李百川所著,全书共七十万字。虽然《绿野仙踪》在艺术成就上略逊于同时期的《儒林外史》与《红楼梦》,但是仍然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与研究价值。作品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层次多样,既有官场的污浊、儒林的龌龊,又有小市民的蝇营狗苟。可以说,作品描写的社会画面十分广阔,人生百态尽在其中。通过对《绿野仙踪》人物形象的分析,可以探究封建王朝末期的社会现状。  相似文献   

20.
作为清中期的一部很有成就的小说,李百川的《绿野仙踪》对建立在儒家文化基础上的伦理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整体衰落进行全面的暴露和批判的同时,对儒家的伦理观念和功名富贵又流露出了强烈的认同和留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