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37年.淞沪战争开战三个月后.中国军队因失利而退守了.日军随及占领了上海。上海沦陷时。梅兰芳正住在上海的租界。他原以为住在上海租界是比较安全的.谁知不久后的一天。有个日本人找上门来.希望梅兰芳在上海电台播一次音。这明明是日本人想借梅兰芳来粉饰日军占领下的太平.梅兰芳当然是不愿干的,他当时就以马上要到香港和内地演出为由而拒绝了。拒绝日本人后,  相似文献   

2.
写在前面 京剧大师梅兰芳是将中国京剧有组织、有规模介绍到国外去演出并产生巨大国际影响的第一人。他一生多次出国访问,传播中华文化,结谊国际友人。尤其是1930年,梅兰芳应邀率团赴美,影响深远,从而将中国京剧引入世界艺术之林,他也成为中国戏曲史上获博士学位的第一人,在西方获得盛誉,  相似文献   

3.
艺术大师丰子恺先生与京剧之间,有过一段曲折的渊源。他对京剧经历了从不喜欢到逐渐热爱的转变过程。这在他所写的《谈梅兰芳》、《访梅兰芳》、《再访梅兰芳》、《梅兰芳不朽》等文章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而在认同的背后,则是京剧的魅力、艺术的融通、艺术观念的契合,以及梅兰芳先生人格的感动。这一过程典型地凸现出中国现代文人对京剧艺术观念的转变,意味隽永。  相似文献   

4.
艺术大师丰子恺先生与京剧之间,有过一段曲折的渊源.他对京剧经历了从不喜欢到逐渐热爱的转变过程.这在他所写的<谈梅兰芳>、<访梅兰芳>、<再访梅兰芳>、<梅兰芳不朽>等文章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而在认同的背后,则是京剧的魅力、艺术的融通、艺术观念的契合,以及梅兰芳先生人格的感动.这一过程典型地凸现出中国现代文人对京剧艺术观念的转变,意味隽永.  相似文献   

5.
正许姬传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的秘书。他从1932年起即与梅兰芳合作,全力辅佐梅兰芳,追随左右,形影不离。梅兰芳比许姬传年长7岁,在他们长达三十多年的相处时间里,梅兰芳对许姬传处处关心,时时提携,在梨园传为佳话。许姬传的小儿子许国耆一度与我同事,他见我爱好京剧,便常向我谈及他父亲与梅兰芳交往的历  相似文献   

6.
随着陈凯歌新片《梅兰芳》的上映,位居“四大名旦”之首的梅兰芳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里。对许多人来说,梅兰芳是中国京剧界当之无愧的大师。同时,除了舞台表演之外,他的爱好十分广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在绘画以及收藏方面的造诣,让他的价值不仅局限于京剧领域。  相似文献   

7.
曲塔 《航空档案》2004,(2):69-73
珊瑚海大战于1942年5月8日结束后,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十分的痛苦。他知道,日本是难以与美国进行持久战的。他在战前曾任日本驻美国海军武官多年,相当了解美国的作战潜力。因此,一个疙瘩在他心里久久难以解开:美军太平洋舰队的航母一天不  相似文献   

8.
随着陈凯歌新片<梅兰芳>的上映,位居"四大名旦"之首的梅兰芳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里.对许多人来说,梅兰芳是中国京剧界当之无愧的大师.同时,除了舞台表演之外,他的爱好十分广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在绘画以及收藏方面的造诣,让他的价值不仅局限于京剧领域.  相似文献   

9.
北京培育了梅兰芳的梅派艺术,但他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和最高荣誉的获得却来自上海。尤其是《申报》对梅兰芳持续的、大规模的新闻报道,使梅兰芳与他的京剧艺术脱颖而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梅兰芳也不再仅仅是一位戏曲艺人的名字,它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符号意义,而上升为一种艺术境界、一种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0.
许姬传先生是杰出的前辈梨园文人.他从1933年起即与梅兰芳先生合作,在以后的数十年间,他不仅全力辅佐梅兰芳,在梅派艺术的发展道路上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与梅兰芳及其全家始终保持着亲如一家的友好关系,成为艺坛的一大佳话.  相似文献   

11.
北京培育了梅兰芳的梅派艺术,但他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和最高荣誉的获得却来自上海。尤其是《申报》对梅兰芳持续的、大规模的新闻报道,使梅兰芳与他的京剧艺术脱颖而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梅兰芳也不再仅仅是一位戏曲艺人的名字,它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符号意义,而上升为一种艺术境界、一种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2.
齐如山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戏曲研究家.他自民国初年结识梅兰芳先生起的二三十年间,与梅兰芳形成的亲密无间的师友关系,对辅助梅兰芳确立梅派艺术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他在对日抗战时期,幽居沦陷区北平,八年长夜漫漫,盼来了抗战胜利.1948年末,平津鏖战急,形格势禁,时年72岁的齐如山只身飞抵上海.在上海作短暂逗留与梅兰芳话别后,登上去台湾的轮船,由此开始了他在台湾长达12年的晚年生活.  相似文献   

13.
有一个中国的年轻人,从小就十分优秀。他来到日本留学,在名校里一路过关斩将,是尖端科学界前途无量的尖子生。在今年,他遇到些挫折,随之轻生了。他的亲人不同意写进报道里,因为,在他的家乡,没有人知道他是自杀。  相似文献   

14.
陈凯歌导演的电影《梅兰芳》汇聚了黎明、章子怡、孙红雷、陈红、安藤政信等巨星,剧情被分成“死别”、“生离”、“聚散”三部分。第一部分以梅兰芳初露锋芒和老艺人十三燕梨园争霸的故事为主;第二部分主要是梅兰芳邂逅红颜知己孟小东,但因为种种原凶不得不分开的情节;第三部分则是本片讲故事的线索人物、梅兰芳的好友邱如白在抗战时期以及梅兰芳逝世前与他的恩怨纠葛。  相似文献   

15.
陈雨晴 《图书馆杂志》2018,(1):I0013-I0015
石黑一雄获奖后,他和日本的关系十分引人注目。尽管之前在日本认识他的人寥寥无几,他依然觉得自己“有一部分是日本人”。地理意义上,石黑一雄的故乡是日本。他生在日本,长在英国。1960年6岁的石黑一雄随父母来到英国之后,1987年才再次回日本。  相似文献   

16.
近期,随着电影《梅兰芳》公映期临近,与梅兰芳有关的文化事件均成为热点,而有关他的婚恋故事更是重新成为话题。近日,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新书《梅兰芳和孟小冬》刚上市,便引起媒体和读耆的强烈关注。本书为梅兰芳研究专家李伶伶的最新著作,书中首次撩开孟小冬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7.
1937年8月13日,淞沪抗日战争揭开了序幕,当时梅兰芳住家在上海。三个月后,淞沪失守,黑暗弥漫了大地,上海租界上也是一片乌烟瘴气!有一天,有人来向梅兰芳提出要求,说是希望他能在电台上播一次音。梅以不久要到香港和内地演出,不能在上海电台播音为理由拒绝了!这次发生了要求播音事件,他认为上海租界绝不是什么安全的桃源,看情况不走是不行的了,  相似文献   

18.
电影《梅兰芳》,真实刻画了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截然不同的两面人生:舞台上神采飞扬,光鲜亮丽;生活中却木讷寡言,不谙世事,甚至不懂幽默。在其智慧的经济人邱如白看来,正是由于平日里的这种孤单,才使得梅兰芳事业高度专一、成就卓然不群。因此,当梅兰芳因和女艺人孟小冬产生婚外情而开始浮躁时.邱如白力主孟小冬远离梅兰芳,并严厉地说:“谁毁了他的孤单。谁就毁了梅兰芳!”  相似文献   

19.
高原 《档案时空》2007,(9):24-25
1937年,淞沪战争开战三个月后,上海沦陷.梅兰芳正住在上海的租界,原以为比较安全,谁知不久后就有日本人找上门来,要梅兰芳在上海电台播一次音.梅兰芳识破日军借以粉饰太平的诡计,就以马上要到香港和内地演出为由而拒绝了.  相似文献   

20.
士振 《档案天地》2005,(3):30-33
1945年以来,日本侵略在中、美、苏、英等盟国军队的沉重打击下,损兵折将,一败涂地。为了敦促日本法西斯早日投降,中美英三国发布了波茨坦公告,对日本发出了要求无条件投降的最后通牒。7月26日上午7时,日本当局外务省立即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寻找对策。外相东多认为:完全不接受波茨坦公告是极大的失策,但全盘接受也太苛刻。他主张等苏联表态后,再用两方面都能接受的条件进行变通表态。当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