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体能素质是国防生必备的基本素质,是军政训练重要的组成部分。分析目前普通高校国防生体能训练的现状与不足,探索提升国防生体能素质的对策,构建军事教育与体育教师的互补机制,优化体育教学内容,创新体能训练手段,实施科学化训练,通过举办体育比赛培养竞争意识和体育精神,健全体能评价评估机制,建立奖惩淘汰机制,切实提高国防生体能素质,顺利实现职业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2.
大学国防生军事体能素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事体能素质是国防生军事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国防生军事体能素质提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两种教育理念的矛盾、训练管理体系不健全、师资力量缺乏、军地协调不流畅、政策与对策的矛盾等因素.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提高国防生体能素质的体育教育对策,即:转变教育理念、更新教育的方法手段、优化教学训练内容、提高教师的素质、密切军地协作、建立和完善军事体育教育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3.
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国防人才的培养模式,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军事人才培养的趋势。我国自2000年起开始依托普通高等学校培养军队干部,此举为我军培养了大量高素质军事人才。本研究分析了体育专业院校向军队输送毕业生的情况,结合体育专业院校的师资、课程、场馆设施、生源特点等方面资源,查阅了"特种兵"选拔与培养的机制,论证了体育专业院校培养国防生人才的优势。研究表明体育专业院校纳入培养国防生系列中非常重要与可行,培养国防生人才的突破口为"特种兵"人才。体育院校培养国防生有利于增加特种兵后备人才的培养基地和人才培养数量;提高特种兵的成材率和成才速度;解决高军事体能、高军事技能人才缺乏问题;联合培养有利于实现双方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实现双赢;有利于拓宽体育专业院校办学途径。  相似文献   

4.
随着依托地方普通高校培养国防生的规模逐步扩大,国防生已是部队干部重要来源之一,为进一步提高国防生军事体能素质,本文紧紧围绕国防生的培养目标,立足高等教育规律,根据高校体育教育特点,在阐述国防生军事体育教育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对我国高校国防生的军事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提高国防生军事体育教育质量对策措施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和实验法,通过对2008级23个班共1200多名高职学生的问卷调查和教学实验,提出我院开展职业体能教学的改革设想与基本框架,为今后推广此项改革提供理论依据与事实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军民融合为分析视角,分析军事与体育融合发展的动因与目标。国防思想不稳固、军事训练不科学、社会就业形式严峻是军体融合发展的动因。研究认为:现阶段,军事与体育在历史溯源上同根共祖,在国家精神、科学训练方面互为共享又各有所长,存有技术基础与政策支持,能够产生融合发展的条件。应强化国防教育的幅度与深度,提升国防教育的渗透力,达到提高国家认同和民族自豪感的目的;完善科学化训练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军事体育训练人才质量,达到强化国防建设的目的;构建起军体融合发展的框架,在法律保障、政策支持、资金补贴、信息宣传、教育引导等方面齐头并进,为军事与体育的双向发展谋出路,达到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王超 《体育世界》2014,(9):107-108
随着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地方高校国防生已经成为军队基层干部的重要来源之一,如何评定及提高国防生军事训练的效果是地方高校和军队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一个新问题。早在1998年,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首先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设立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工作办公室,进行试点工作;2000年5月20日,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布了(国发[2000]9号)《关于建立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制度的决定》,并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等几所学校招收了第一批国防生,拉开了依托普通高等学校培养国防生的序幕。随后,在16年的发展历程里,国防生这个队伍不断强壮着,发展迅猛。仅2012年,就有66所地方高校在30多个省(区、市)招收了国防生4400余名。依托高校培养的国防生是国家的后备军官,事关国防建设的发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8.
医体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本科医体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的历史沿革、人才培养方向、专业性质和专业定位等进行分析,为医体结合专业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目前医体结合专业开办历史较短,专业特色需要进一步挖掘;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服务方向与专业性质不完全一致,应根据社会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医学院校与体育院校应联合办学,优势互补,更好地实现专业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9.
试论课余体育活动在提高学生体能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健康定义的两种权威解释,不管是健康的三维观,还是五要素说,概括地讲,健康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身心之间的关系。体能是健康的基础,要想使学生获得健康的身体,就必须重视发展学生的体能。课余体育活动是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我国体教结合政策的形成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40,自引:7,他引:40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1949-2004年我国体育与教育相结合政策的历史沿革进行分析。主要结论:体教结合是我国长期实行的一项体育政策;其形成与发展大致分为酝酿形成、遭受波折、恢复发展、进入成熟发展期4个阶段。体教结合政策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皆在探讨健美运动处方在清华大学男生课内外体育锻炼中的不同作用和对体质健康的影响。为构建课内外一体化的评价体系,进行为期一年的研究。通过采用实验对照法,分析了清华大学男生在形态、机能、素质和血脂等的变化情况,研究了大学男生体育能力的内涵及其内容;为普通高校大学生课内外体育锻炼提供了有效的依据;为深入改革普通高校体育工作提供了指标体系的权重。  相似文献   

12.
李健 《体育科技》2011,32(3):145-148
对普通高校国防生和普通本科生的身体素质及心理健康进行了比较研究,旨在为国防生的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国防生的速度素质和爆发力素质与普通生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国防生的力量素质和耐力素质明显优于普通生,国防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于普通生。  相似文献   

13.
滕宁 《体育科技》2003,24(4):74-76
课外体育活动是大学生健身的主要内容 ,高校体育应根据大学生个体情况合理组织。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 ,使其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为终生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姚为俊 《体育科技》2003,24(2):54-56
通过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 ,分析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各种主客观因素 ,探讨如何培养大学生形成参加体育锻炼习惯的途径和方法 ,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2007年秋季学期清华大学全体在校本科生进行体质健康检测,了解清华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获得全面、准确的各项数据;全部检测数据已上报教育部,成功传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进入国家数据库;并将每个学生的全部测试成绩按评定等级记入每学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通过本次检测,得出了如下结论:清华本科生<标准>成绩过低,平均不到70分;优良率为32%,不及格率为25%;清华大学本科生身体素质现状不容乐观,身高体重指数、肺活量体重指数、心血管耐力和上肢力量一般,速度和下肢力量较差,多数指标较低;各年级身体素质变化趋势2006级最好,2004级最差;女生的身体素质好于男生,男生更需要体育锻炼.最后,建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检测工作,不能仅仅满足于获取数据和上报数据的完成,还应该继续对学生的体质健康实现全方位的监测和指导.一些健身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可以通过经常性的体质检测得到有效解决,也可以科学化、定量化的指导学生体育锻炼、体疗康复和运动处方实践.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在结合国内外先进的高校学生体育成绩评价理论的基础上,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评价内容、评价标准等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找出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教学评价在教学改革的实施中还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文献资料法,以大学生为对象,试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并运用计划行为理论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培养进行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培养需主要从影响主体的态度、主体规范和认知控制三方面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常州地区11所高校550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对大学生的健身意识、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活动的方式、活动的组织、体育消费情况及与学生健身有关的体育设施建设进行分析,为保证大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提出观点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体质测量、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三个指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实验组通过12周的运动干预,其健身效果显著,验证了运动干预内容、方法和手段能有效地达到增强青少年体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身体锻炼能提高自我观念吗——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身体锻炼的心理效益是运动锻炼心理学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对近年来国外身体锻炼与身体自我之间关系有关文献的回顾,发现无论是横向研究结果与纵向研究结果,还是身体锻炼对自我观念是否有肯定作用的研究结果都不统一,究其原因或许与研究设计和研究人员等因素有关;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对该领域感兴趣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