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说课】   《致恰达耶夫》是普希金 1818年写给恰达耶夫的一首爱国题材的政治抒情诗。既然是政治抒情诗,就必须了解当时的政治背景。因为它是写给当时的一个充满革命情绪的思想家恰达耶夫的,所以,很有必要搞清作者与恰达耶夫的关系,了解恰达耶夫本人的有关事迹。鉴于这种特殊背景,本文教学的着眼点应该从“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入手,进而理解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中强烈的思想感情,从而掌握抒情诗直抒胸臆的特点。   在高中语文 1~ 6册中,外国诗歌只有两首。教学中一方面要教给学生学习外国诗歌的方法,一方面还要教育学生舍…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先生的童话《古代英雄的石像》曾收入中学语文课本 ,后来被抽掉了。据叶至善先生说 ,是因为常有教师、学生写信请教这篇童话的主题、写作背景等方面的问题 ,叶老无法一一回复 ,只好请求教材的编者将其抽下来。其实这是一篇不难理解的文章 ,它的读者对象首先是少年儿童。作者写作这篇童话 ,首先得让少年儿童能读懂 ,所以 ,从语言到故事情节到主题 ,它都应是易于理解的。这篇童话的意思 ,主要是反对空虚、反对骄傲 ,提倡踏实、提倡谦虚。这在《叶圣陶童话选》的《后记》里可以得到印证。《后记》里有这样的一些内容 :“我当时认为主要的…  相似文献   

3.
《古代英雄的石像》是我国著名作家叶圣陶早年创作的一篇童话。它以生动、简洁的语言,新奇的想象,创造了一个富于艺术魅力的童话境界,告诉读者一个美好的具有生命力的人生哲理。关于这篇童话的主题,评论界众说纷纭,争论不休,有的认为作者是根据当时的背景,影射某某人的;有的认为是批判唯心的英雄史观;有的认为是反对骄傲自大的;有的认为是“提倡平等”的精神,诸如此类,不一而足。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究竟想  相似文献   

4.
《岳阳楼记》的忧乐思想浓缩了范仲淹的政治体悟和生活理想,也可在范仲淹的其他作品中找到旁证。用文本互涉的方法解读,可以实现横向贯通理解名家作品、避免狭隘理解经典的目的,有益于改进基础教育课堂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5.
史峰 《内蒙古教育》2009,(19):45-46
有的教师在教学《小松鼠找花生》这篇童话时,将之定位成“科普童话”来处理并展开教学。如果将这篇童话定位成“科普童话”,那么在教学这篇童话时,其主题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知道“花生果不是结在枝上的,而是埋在土里的”这一“植物学”常识。但是这样的处理方式会使童话教学的主题过于单一狭窄,  相似文献   

6.
一篇童话,包含着一个有益的教训,这个教训是从具体、生动、有趣的故事中显露出来的。《骄傲的孔雀》这篇课文中有小朋友熟悉的动物,有趣的故事,通俗而生动的语言,读起来非常亲切。这则童话的教训,就隐藏在孔雀的美丽和它的骄傲的矛盾之中。结尾花喜鹊的话包含着较深的意思,也是这篇童话的中心思想所在。在教学中我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剖析、理解、结合看图,展示想象,从而使学生受到“要谦虚,不要骄傲”的思想教育。一、紧扣题眼,谈话启疑。揭题后,扣住题眼“骄傲”,谈话启疑:孔雀是美丽的鸟,它那五彩斑斓的羽毛确实逗人喜爱。特别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难点及分析《在仙台》这篇课文选自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叙述了作者1904——1906年在日本仙台学医的经历。文中所记的那个时代距今较为久远,那特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与当今学生所处的环境差异甚大,加之这篇课文又是节选,与《藤野先生》所表达的中心思想不尽相同,因此,对这篇课文无论在词语、句子、思想内容的理解上都具有相当的难度,形成本课的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8.
文学作品的主题“是指通过作品中所描绘的社会生活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故又称主题思想”。从这个来自创作实践的、为人们所公认的定义,显然可以看出:主题是指作家在作品中所要力图表现出来的思想,而并非作品的客观意义;是指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而并非全部的思想内容。同时,作品一经写成、问世之后,它的主题就确定不移了,并不因为读者的不同或社会形态的转换乃至政治风云的变幻而产生任何改变。这是文学理论的基本常识,无须多加赘述。但是,有些公开出版了的教学参考资料的编写者,却似乎忘记或忽视了这些基本常识,以致在分析  相似文献   

9.
陶渊明(公元365——427年)创作于晚年(57岁)的《桃花源记》,是他的代表作,也是历来研究陶渊明思想及其创作的人十分注意的作品。陶渊明在这篇作品中描绘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显然,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它是不能成为现实的,这一点也是历来研究陶渊明的人所公认的。那么,陶渊明创作这篇作品是反映了他的隐逸清高、虚幻消极思想呢?还是出于他自己对黑暗制度的不满,从而同情广大农民,表达了他们的愿望与心声呢?这便成了历来研究者们的分歧所在。我认为这篇作品的主旨是后者而不是前者。要研究一篇作品,不仅要看作品本身所反映的内容,更应该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环境,联系作者的思想发展和生活经历,这样才比较全面。本文就是想通过对《桃花源记》创作基础的分析来力求比较客观地评价这篇作品。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语文》1999年第3期上。曹家标先生《〈藤野先生〉》的中心意思是爱国主义思想吗?《认为:“《藤野先生》一文中,统摄全篇的中心思想应该是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深厚的怀念之情。”此种说法,颇值得探讨。一、从作品背量及创作动机看1926年,北京发生了“三·一八”惨案,北洋军阀反动政府血腥镇压了学生的爱国民主运动。当时在北京女子师大任教的鲁迅先生由于坚持正义,写了几篇揭  相似文献   

11.
教学设计说明:《萤火虫找朋友》是(S 版)语文第六册第六单元的“听听读读”课文。文章写萤火虫找纺织娘、小蚂蚁做朋友,但又不愿意帮别人的忙,结果一个朋友也没找列的事,告诉人们只有乐于助人,才能成为别人的好朋友的道理。这是一篇童话,它采用拟人的手法,赋小动物们以人的思想、语言,写得生动、有趣,为学生所喜爱。文章中写萤火虫找朋友的过程是教学的重点。萤火虫为什么找不到朋友,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相似文献   

12.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经典的知识童话故事。作为知识童话教学,在感受童话形象可爱、品味童话语言生动有趣的同时,适时适度地渗透“小蝌蚪长成青蛙”的科学知识以及故事中蕴含着的“成长”哲理,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相似文献   

13.
韦苇 《山东教育》2003,(15):58-58
从开头和结尾看这篇童话,似乎它是在劝导孩子爱护草地,不要不把看着不起眼的草当一回事儿。如果我们这样来理解这篇童话部分的写作动机,王一梅不能喊冤,谁让她的童话这样来开头和结尾呢!尤其是结尾,惯常做文章都是卒章显志,既然作者是这样收结她的童话,就暗示读者可以这样来理解这篇童话。然而,如果以为我是看重“要爱护草地”这样的良善意蕴才选择了它来向朋友们推介的话,那我可要叫屈了。至于说“羊年说羊”之类的无稽话题,更为我所不齿。我知道王一梅。是作者和这篇童话的标题引起了我的注意。读到“不会是老蚱蜢吧”这句自语,我觉得作者…  相似文献   

14.
《跳水》是一篇讲读课文 ,重点是弄懂事物之间的联系。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猴子、孩子、水手和船长之间的联系 ,注意他们之间的联系是怎样一步一步发生变化的。弄清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变化 ,又是教学本课的难点。教学中 ,我紧紧抓住文中“四笑” ,引导学生突破难点 ,轻松完成教学任务。一、抓“一笑”看猴子与水手的联系———故事的起因“一只猴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 ,做出鬼脸 ,模仿人的样子。惹得大家直笑。”引导学生读中理解 :人们已经环游了世界 ,没有工作负担了 ,船行驶在风平浪静的海面 ,水手们兴致勃勃地拿船上的猴子取乐。这一笑 ,猴…  相似文献   

15.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丰富、深厚的生活积累是文学创作的基础。阅历广泛、经验丰富,就为写作提供了条件,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就有了作品,还要看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的深度,这是写作的第一大环节。无论写一篇什么文章,动笔之前,首先应考虑的是写什么内容,表达什么思想,我国古代作家称之为“立意”。古人所说的“意”,也称“旨”,“主旨”。“主脑”,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主题”或“中心思想”。“立意”也就是确立主题或中心思想。我们历代写作名家都强调“立意”的重要性,元人程端礼说:“作文,以意为将军,转换开阖,如行军之必由将军号令。”  相似文献   

16.
我在《少儿科技博览》杂志上看了三篇由学生看杂志封面编的故事,一篇是想像未来儿童某种现实生活的《彼得少林学艺》,一篇是类似科幻作品的想像作文《太空环卫小姐》,还有一篇是童话类想像作文《哈妹水下惊魂》。小作者们不仅想像丰富、大胆,而且课外知识也很丰富,因而根据自身的生活积累和科学知识积累,通过想像,都编出了既有比较合理的情节,又能表现善良童心主题的故事。想像作文要从用肉眼能看到的具体的“形”联想到“意形”,即当时用肉眼看不到的心中的“形”,再由“意形”联想到现实中可能出现的理想化的“实形”。这是构思行文中常见…  相似文献   

17.
巴赫金从语言的社会学立场出发,认为言语必然是交际和对话,哪怕是单方面的陈述,也是交际和对话的一个环节.因此在阅读文本时,必须从人的交际需要,从人与人的关系去理解文本的语言文字.巴赫金的“听者”视角认为“任何理解或多或少都蕴含着回应”.《孔乙己》不是写给孔乙己们看的,其主题更不是“一方面揭露了科举制度的毒害,一方面通过咸亨酒店的酒客们对孔乙己的戏谑,表现了当时社会的冷酷现实”.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同志说:“大凡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紧的事,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能透彻。”我们搞讲读教学,无外乎是搞字词句篇的理解,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字词句篇是文章的表现形式,是语言的外壳;教学中必须抓字词句篇的内在联系,即文章的思想内容、思想感情和思想方法的联系。所谓思想内容、思想感情,指的是文章的灵  相似文献   

19.
一、本单元教学目标1学会本单元23个生率、29个新词,继续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2开始练习概括中心思想,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3.练习给段落加小标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及片断。4在读懂课文的同时,受到关心别人无私奉献的思想的熏陶和教育。二、本单元的教学构想1本单元内容是进行关心别人、无私奉献思想教育的,要把前八名人现代人普通人形成内容的整体。2必须以“怎样读懂一篇课文”从内容中体会思想”为基础来“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初知概括中心思想的一般格式和不同的方…  相似文献   

20.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打破思维定势,活跃学生思想,培养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看问题的能力,古文教学不失为一条重要途径。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就象一个多棱镜,人们从不同的侧面去看,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这也正如苏轼的诗句所说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读者根据作品形象所体会到的思想意义,有时会超出作者的原意,甚至产生不同看法。这就叫做形象大于思想,即艺术形象所包含的意义,大于作者原来的思想。这种情况,在中学古文教学中,经常可以遇到。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多重主题。就是一篇作品,作者的立意是这样,而读者根据形象所体会到的却是那样,形成一篇作品两个以上多主题的现象。例如《愚公移山》这篇文章,作者原意是说愚公挖山不止的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