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满洲的兴起     
满洲的悠久历史满洲即满族,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满族就其语系来说,属通古斯语系满语族。早在新石器时代,满族的先民即散居在贝加尔湖以东、黑龙江中游沿岸及松花江下游一带。其先民商周称肃慎,秦汉称挹娄,魏晋称勿吉,隋唐称靺鞨,辽金又称女真,为避辽兴宗耶律宗真讳,史称女直。元末明初,女真主要分为三大部: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  相似文献   

2.
“满族”是我国东北“白山黑水”之间的一个古老的民族。现在主要居住在辽宁省,并散居全国各地,有人口429万余。其“种众虽少”,但很早时候起就是我们伟大祖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她与我们伟大祖国悠久的历史共存。 “满族”是今天人们对“满洲族”的简称。据考证说“满洲族”名出于天聪九年(1635年),本系阿尔泰山语系的通古斯族的一支,源于古肃慎族。肃慎所在据《山海经》载,“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今长白山),肃慎之国。”《左传》也载有:周景王时便指肃慎地区是“吾北土”。这里不仅清楚地告诉了我们肃慎之所在,而且也明确地指出从那时起“白山黑水”之间就是我们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之一了。从殷商到汉武帝时期,尽管他们当时还处在原始社会阶段,但与中原  相似文献   

3.
满族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人。黑水靺鞨是满族的直系祖先,后发展为女真。十二世纪,由阿骨打建立了金朝。1483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部落,建立了军政合一的八旗制度。1635年,皇太极继位称帝,改国号清,废除女真旧称,改族名为满洲。辛亥革命后,满洲族改称满族。  相似文献   

4.
满族文化点滴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族的历史悠久。满族的起源可追溯到远古,最古称“肃慎”,汉代时称“挹娄”,南北朝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革末”,辽、宋、元、明几个朝代则称“女真”。十六世纪后期,女真人在努尔哈赤的领导下,融合了部分汉人、蒙古人、朝鲜人,形成了一个新的大家族——满族。我的妈妈是地道的满族人,今年高龄八十二岁。妈妈的影响以及我校关于满族文化的课题研究,使我对满族文化多了一些了解。  相似文献   

5.
满族     
满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三省,以辽宁省为最多。满族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人,其后裔一直生活在长白山以北、黑龙江中上游、乌苏里江流域。黑水鞣鞨是满族的直系祖先,后发展为女真。十二世纪,阿骨打建立了金朝。1483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  相似文献   

6.
满族是自古以来居住在我国东北边陲的少数民族之一,如今已基本上转用汉语文。但要想揭示古代白山黑水地区的历史真相,我们必须深入地研究满语文以及满族的先世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和女真等民族的语言及相关文字,探索其与周边各民族尤其是东夷诸族的联系,并作出历史的比较。本文试图概括地论述满族及其先世语言和文字的发展历程,为有兴趣者提供研究的线索。  相似文献   

7.
姓在最早的时候是母系氏族社会各部落的代号,以后慢慢演变为家族的标志。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由于姓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于是,便使之产生了化内涵。满族是继蒙古族后,在我国历史上又一次建立统一王朝的少数民族。满族,本称满珠(manju),汉译为“满洲”。这满洲的称谓,是后金国汗皇太极于公元1636年为适应当时的客观形势所需而创立的。清朝灭亡以后,省“洲”字,简称为满族。满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据最近的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全国满族人口已经超过了1000万,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史传说时代“五大民族集团”中的华夏族团,是由炎帝、黄帝部族(含东夷少昊族)组成的。历三代至战国末,在融合北狄、西戎、东夷、南蛮一部分人后,形成主体民族集团,称诸华或诸夏。至秦朝,少数民族大多与“诸华”相融合,称秦人(罗马等国称其为支那)。汉王刘邦政权建立后,又改称汉人,为多民族(以华夏族人口居多)的通称。因此说,汉民族及其文化是由炎黄族及其文化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9.
氐族,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甘肃陇南是氐族中的重要一支——白马氐的摇篮,在西汉武帝开西南之前为白马氐国的政治中心。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居住在甘肃文县及邻近的四川平武山区的氐族后裔(今称白马藏族)至今完整地保存着氐族文化习俗。尤其是文县白马人傩祭舞蹈三目神面具,则是研究古代氐族历史和宗教文化的“活化石”。对探寻白马氐族的族源、地望及发展轨迹,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氐族,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甘肃陇南是氐族中的重要一支——白马氐的摇篮,在西汉武帝开西南之前为白马氐国的政治中心。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居住在甘肃文县及邻近的四川平武山区的氐族后裔(今称白马藏族)至今完整地保存着氐族文化习俗。尤其是文县白马人傩祭舞蹈三目神面具,则是研究古代氐族历史和宗教文化的“活化石”。对探寻白马氐族的族源、地望及发展轨迹,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4000年多。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共有十亿多人;约占全国人口94%左右.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是我国古代华夏族同许多其他少数民族逐渐同化、融合形成的,东汉时期始称汉族。本文拟就民族的形成和华夏族──汉族的历史变化做简要概述,希望得到指正。一、民族形成的概念“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以各自特点相区别的人们共同体。”“民族”一词在我国汉语中只有近代才开始普遍使用;虽然“民”和“族”分别使用很早就有了,但没有组成“民族”一词;也没有作为…  相似文献   

12.
满族是我国人口众多的少数民族之一,约1100万人。满族历史悠久,其渊源可以上溯到北宋至明时的女真、隋唐时的靺鞨、北魏时的勿吉、汉至两晋时的挹娄、商周时的肃慎。白山黑水——即长白山以北、黑龙江中下游、乌苏里江流域的广阔地区是满族先民的发祥地。我国  相似文献   

13.
话说满族     
四百年间沦桑巨变满族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民族。说古老,是因为满族的先世肃慎、挹娄、勿吉、、女真从先周至元明一直活跃在东北大地,以至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说年轻,是因为满族约四百年前才正式形成,这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算是“资历”较浅的。1583年努尔哈赤起兵,逐步统一女真各部,1616年称汗建国。1635年皇太极改女真为满洲,满族由此得名。满族是在女真各部基础上,又融人一些别的民族的成分,经长期共同生活而形成的。在满族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八旗制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旗”原来只是军队中不同部分的旗帜,努尔哈赤将其改…  相似文献   

14.
满族形成于16世纪末、17世纪初,其历史渊源可远溯至先秦古籍中的肃慎人。肃慎到满族形成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岁月,其历代先民经历了复杂的发展变化过程,其中引人注意的是婚姻道德观念的变化。本文从满族婚姻形式的变化来看待其自身的家庭道德伦理观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前燕初探     
前燕政权由鲜卑贵族慕容廆父子所创建,起初活动在今辽宁西部,不久迅速强大,成为东北地区唯一的强国。因此,前燕政权不但在中国通史上占有重要一页,同时也是研究辽宁地方史的重要课题之一。一前燕慕容部,是东胡后裔鲜卑族的一支,原居鲜卑山(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哲盟科右中旗西边)。曹魏初年,莫护跋“率其诸部落入居辽西。”景初二年(元238年),莫  相似文献   

16.
“高句丽”一词的翻译问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句丽”一词在历史上曾有三种含义:一是作为族称,指高句丽族;二是作为地名,汉时曾设高句丽县;三是作为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地方少数民族政权(作为地方少数民族政权时,其名称也合有地名之意)。作为我国一个历史专业名词,它究竟应该如何翻译,也就是应当如何用罗马(拉丁)字母拼写呢?在对目前我国出现的几种拼写形式分析的基础上,文中认为应该严格按照《汉语拼音方案》规范拼写为Gaogouli。  相似文献   

17.
族名与政权     
课本第138页《五代十国前期形势图》上“五代十国”周围分布着“渤海”、“契丹”、“吐蕃”、“回鹘”、“南诏”等少数民族及其政权,如此把政权与少数民族名称混杂在一起,容易使人误解为“南诏”政权与“五代十国”前期的诸政权并立。其实,南诏政权在920年已被“大长和”政权取代。族名与政权$陕西省商州市大荆中学@周永献  相似文献   

18.
禄劝彝族家支的“族称”是区别彝族血缘关系的称谓,他由原始社会演变而来.并带有原始氏族社会的某些痕迹.新中国成立以前,彝族社会里没有政权组织,家支在族员中起到了团结互助、共同发展的纽带作用,履行政权职能.由于彝族人口的不断发展,家支也在不断分化.本文主要介绍禄劝彝族诸多家支的族称及分支的程序,并结合现在的某些地名,作一些历史性的捕捉,供对彝族历史有兴趣的专家、学者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北魏拓跋氏是黄帝的后裔。黄帝之孙悃在黄帝王朝时代被分封于鲜卑山为诸侯,成为鲜卑族的始祖,子孙世代为君。至公元四世纪,鲜卑族拓跋=建立北魏政权,在南北朝时期,为我国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大融合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满族     
<正>满族,历史上的“女真人”, 1635年改族名为“满洲”,满语中是“吉祥”的意思。1911年辛亥(hai)革命前称“满洲族”,辛亥革命后才改称“满族”。满族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以辽宁省为最多,少部分散居在全国各大中城市。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但现在普遍使用汉语、汉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