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蔺晓梅 《家教世界》2013,(8):266-267
系统功能语法框架下的人际功能的主要特点是描写人际关系。它的实现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既包括语气、情态,也包括会话分析。会话分析不仅可以揭示小说中参与者之间的人际关系,而且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故事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小说的主题意义。这篇文章主要从人际功能的角度对小说《雨中的猫》的会话(主要是妻子和丈夫的对话)进行分析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女主人公和她丈夫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人际意义为理论基础,解析了《纪念日,在委员会办公室》中的直接引语的人际意义。发现作者通过借人之口表达了自己的评判,表达对事件或人物的态度,表明了作者、读者及原话语发出者即人物之间的关系,蕴涵作者的价值判断,实现语篇的人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功能语言学的系统功能理论认为可以通过语气系统来分析文本的"意义潜势"。基于系统功能语法的人际功能理论,通过对小说《一个明亮干净的地方》中人物对话进行人际功能语气分析,揭示语气功能在帮助深入分析作品人物关系和作者所要传达的意义层次的作用,有助于深入地理解作者海明威的特色语言的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4.
根据韩礼德的理论交际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与其他人交互式的互相影响,从而与其建立和保持一种合适的社会关系。本文借助韩礼德的人际功能学说,对小说中《傲慢与偏见》的第一章里班内特先生和班内特太太的对话进行解析,涉及的内容包括交际中发话者与受话者的角色、情态等;并发现人际功能不仅能揭示人物之间微妙的关系,还能进一步为小说赋予更深的问题意义和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5.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写作的中心任务,而小说中的人物语言是作者向读者展示人物形象与个性特征的重要途径。生动的人物语言对于性格塑造很重要,可以使作品中的人物丰满而鲜活。其中对话所揭示出的人物情绪、性格、背景等信息对于小说人物形象的生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对话赏析来阐述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6.
文章依据韩礼德的人际功能理论,探讨模糊限制语在美国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短篇小说《好人难寻》中的人际功能。通过对小说情态资源的研究,分析小说中人物之间的权势关系,有助于对小说人物形象更深层次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系统功能语法的人际功能理论,通过对小说《呼啸山庄》片断人物对话的称呼和情态两方面进行分析,揭示语言模式的选择与人物性格的刻画及人物关系的描述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深入地理解蕴涵在文学作品的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8.
系统功能语言学三大纯理功能之一的人际功能由语旨制约和决定,能够表达说话者的身份、地位、动机和态度等。在词汇语法层面,主要通过语气系统体现。文章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出发,以整本小说为文本,在人际意义的框架下,对小说语气系统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试图从小说语言形式及特征所折射的男女主人公权力距离和地位关系进行阐释,进而揭示《简·爱》中人物语言语气的人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詹姆斯·乔伊斯是爱尔兰著名的小说家,《泥土》是其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的一篇。这篇小说对当时社会意识形态下的人性进行了阐释,作者希望通过小说唤醒人们的精神自由意识。本文从功能文体学角度对作品中的人物刻画手法和写作风格进行揭示,希望能够帮助人们加深对这篇小说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本课题以对剧本文体的功能分析为基础,主要从语气、情态和评价系统的角度,研究奥斯卡.王尔德的喜剧《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中,温德米尔夫妇对话的人际意义。旨在探索对话中语气、情态和评价传递了哪些人际意义;人物的性格、情感、态度和心理是如何通过人际意义揭示的;人物关系的变化及该剧的主题是如何通过语言来体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