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筷子的礼俗     
礼俗,是一种社会生活,是由风俗习惯演变而来的一种文化现象.繁体字的"礼",左边是神,右边是俎豆祭物,所谓"礼"是对神的一种虔诚的敬仰和畏惧.  相似文献   

2.
礼俗,是一种社会生活,是由风俗习惯演变而来的一种文化现象.繁体字的"礼",左边是神,右边是俎豆祭物,所谓"礼"是对神的一种虔诚的敬仰和畏惧.  相似文献   

3.
自18世纪末至"二战"结束,德国在一个半世纪内遭受了数次社会政治巨变,与此相应地,其礼俗互动(观)也先后经历了"礼失求诸野""俗学于礼""俗生于礼"与"礼缺造诸野"四个主要发展阶段。通过对这段历史的梳理与分析,可以发现:首先,礼俗互动(观)以及民俗学是有政治性面向的,与社会政治背景相适应。其次,重俗轻礼或者为社会政治秩序动荡之时,或者为极权统治之时,而重礼轻俗多为秩序相对稳定之时。再次,无论重俗还是重礼,都要为礼俗起源找到一个合理解释;重俗之时,一般将其归结为民族共性,而重礼之时,往往将其解释为上层精英的创造力。最后,礼俗互动观总是立足于实证主义,再加以理性思辨;但由于其政治性面向,总会存在或多或少的人为加工,乃至偏向于功能主义、甚或工具主义。  相似文献   

4.
王蕾 《兰台世界》2007,(8S):51-52
中国人的人生礼仪,源于《礼记》等儒家经典,“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与饮食又有着紧密的联系,形成了独特的饮食礼俗。寿诞之礼,从古至今都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诞生是生命状态发生转变的重要标志,它意味着一个幼小的个体开始加入社会,有了其相应的社会角色;庆寿实际上既是对过去诞生的一种纪念,  相似文献   

5.
李少兵 《历史档案》2003,(2):119-125
中国传统上是一个“礼”、“法”兼治的国家 ,这两种社会规范各司其职又紧密配合 ,有时是“外礼内法”,多数时候则是“礼在法中”或“法在礼中”,因之典籍中常有“礼法”之称谓。但在社会的中下层 ,“礼”的作用一直更突出更明显 ,这成为中国民间礼俗文化源远流长的主因。礼俗较之礼法 ,是一种不太正式的社会规范 ,并没有太长期的太强的约束力 ,随着时代、社会、民族的变迁而改变是其一大特性 ,在某一历史时期在较大的范围内被突破也属司空见惯。 1 91 2 - 1 94 9年的民国时代 ,社会变迁的步伐较快 ,礼俗文化也就处在吐故纳新的阶段 ,新旧交…  相似文献   

6.
中国乡土社会的礼俗传统久已有之,基于礼俗互动而构建的多元社会关系框架是观察与认知中国社会的重要窗口。在近现代华北村落社会,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梅花拳,植根乡土,长期影响着乡村生活实践。盛行于冀南北杨庄一带的梅花拳,围绕拜师礼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师徒社会结构,保障着当地乡村社会中层次分明、显隐兼具的礼俗互动机制的运行。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红包向虚拟红包转型,"微信红包"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从"礼物交换"的人类学理论出发,并结合深度访谈法,认为微信红包作为一种礼物交换的媒介,具有游戏性、功能性和情感性,表现在集体狂欢、社交礼仪和人的延伸之中。微信红包跨越时空局限,交换着数字化的货币,也传递着祝福与问候,它可以增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结关系,延续礼物交换的礼俗,传承中国的礼文化。  相似文献   

8.
人们对于礼品的选择和送礼观念的转变,可以管窥整个转型社会中价值观与人际关系的每一步变化"礼"最早从宗教和祭祀而来,是人们对神灵表达敬意的一种方式,有仪式和物品两层含义。在古代,礼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的礼节仪式,也是人们行为的标准和要求。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的宗教和规范意义慢慢剥落,它的物质意义开始  相似文献   

9.
满族旧有的礼俗,有所谓"请安礼"、"抱见礼".请安礼在入关后一直实行,且广泛施用于君臣之间、官场之中及一般旗人之间.而抱见礼,则"以抱不雅驯"而遗弃,只在某些礼仪中保留一点形式,作为满族君臣在特定场合中的一种礼节.另外,入关前的满族,在礼节上也没有汉族那种严格的男女之别,入关后也逐渐循从汉俗.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兴起的礼俗研究热潮,既有历史宿因,也是当今中国学术自觉的一种追求。在新近举办的一次"礼俗传统与中国社会建构"学术研讨会上,诸多学者聚焦礼俗研究有感而发,反思研究现状,发掘学术意涵,并预估其未来趋向。就目前来看,深入分析礼俗话语背后的中国文化政治传统,厘清当下研究热潮与中国学术百年转型之间的内在关联,并由此出发建构中华文明的全幅话语,或将成为多学科学者共同努力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1.
张劢 《浙江档案》2015,(1):44-45
天竺筷,起源于三百多年前的清代,作为杭州土生土长的特色产品,曾是老底子杭州人家家户户碗盏间的"标配",被称作"江南名筷"。2006年12月,"天竺筷传统技艺"入选"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6月被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天竺筷,因原料取自杭州天竺山的实心大叶箬竹而得名。其质地良好,使用起来餐染竹香,其筷头设有装饰,筷身烙制妙笔丹青,兼具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物  相似文献   

12.
在儒家之“礼”的演变过程中,有着从宗教心理层面到社会意识层面再到社会无意识层面的过渡。作为“社会无意识”的一部分,这种超越了最初宗教意义上对心理威慑力及后来社会法制意义上对人的肉体行为强制力的“礼”才是儒家之“礼”的最高级形态,真正做到了使人“徒善远罪而不自知”,发挥出“礼”对人心统治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3.
孔子的"仁、礼"控制思想是儒家管理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在将人看成是"价值人"的人性假设基础上,通过"仁"(道德规约来约束人)和"礼"(外在规则来约束人)来对人进行管理的一种文化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社会长期以来是个礼法结合、德主刑辅的社会,礼从一种宗教仪式成为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核心规范,法则从刑发展而来。从"礼制"的形成,到"礼法治式"的确立,再到"一准乎礼"的《唐律疏议》将礼治思想制度化。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的人生礼仪,源于《礼记》等儒家经典,"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与饮食又有着昆密的联系,形成了独特的饮食礼俗.  相似文献   

16.
遂昌古有于立春前一日,"官祀芒神,行鞭春礼,家设酒肴,祭祀土神"之俗.又于三月亥日,"祭祀先农,行耕籍礼".自明至清,历有传承.在汤显祖的"迎春"诗中,对特定的祭春文化有着直观的反映,鞭春的民俗事象,在诗中得到印证.  相似文献   

17.
宋明以来,受朱子《家礼》的影响,庶民家族祭祀祖先礼仪呈现出程式化与规范化的特点,并在清代得以多元化发展。在清前期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礼仪教化的背景下,鲁中地区仕宦家族将祖茔视为重要的礼仪空间,以符合儒家礼制与孝道观念的形式,有意地建构了祭祀先祖、飨宴议事以及教化训饬的一套规制性书面范本,将墓祭的习俗塑造为宗族祭祀的礼仪传统。以士绅为主导的礼俗实践说明,文字书写在礼俗整合中权威性的确立,使得基层生员群体作为主持宗族祭祀实践的关键人物,在承担乡约教化"以礼导俗"的作用上更加突显。  相似文献   

18.
史文静 《新闻界》2013,(9):75-76
<正>"人天生是社会动物"是马克思对人的社会本质的一种喻证,从而也说明了人之所以会有传播活动的社会原因。马克思表达这个思想是在《资本论》第一卷中,他写道"人即使不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天生是政治动物,无论如何也天生是社会动物。"[1]  相似文献   

19.
《全国新书目》2023,(8):13-15
<正>本书从中国人的礼俗起源入手,带读者了解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看待礼仪的,生活中有怎样的习俗。礼俗是一脉相承的,可以说正是礼俗的沿袭让我们成为了风雅的中国人。阅读中国古人的风雅礼俗,就是阅读我们民族的历史。【典籍溯源】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管子·牧民》《管子》是先秦时期各学派的言论汇编,西汉刘向编订为八十六篇,现存七十六篇,涵盖了法家、儒家、道家、兵家、阴阳家、农家、名家等各家的观点,是研究先秦时期各学派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  相似文献   

20.
社会新闻的出现是一种人文现象,它在报道客观事实的同时,必然会在"人文"层面对受众有所影响。作为这样一种特殊的文化制品,报纸对受众的"人文关怀"必然是其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方面。"人文关怀"让社会新闻充满人情味从人文角度出发,社会新闻的关怀对象,显然应该是人性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生的意义。而这种关怀的本质就是对人的关注、尊重和维护,以及在情感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