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要想扩大阅读面,读整本的书,就必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而现实中很多小学生对课外阅读却不感兴趣,不愿意读书,却把有限的一点时间花在电视上、网络上。如何改变现状,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呢?笔者在多年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中,积累了点滴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2.
滕秀平 《农村教育》2006,(12):56-5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朽,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要想扩大阅读面.读整本的书,就必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而现实中很多小学生对课外阅读却不感兴趣,不愿意读书.却把有限的一点时间花在电视上、网络上。如何改变现状,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呢?笔者在多年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中.积累了点滴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3.
徐海帆 《考试周刊》2014,(11):39-40
<正>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就小学生阅读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同时,其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按不同的学段做了具体明确的规定:"第一学段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00万字。"那么作为语文老师,尤其是经济较为落后地区的一年级语文老师,我们该如何达到这个阅读目标呢?就是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  相似文献   

4.
庞洁然 《快乐阅读》2012,(10):32-33
作为语文老师都知道阅读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阅读量,学生的语文能力就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提高。而作为21世纪语文发展纲要性的文件——《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对课外阅读作出了量的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为145万字。"可见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相当的比重,但是在教学工作中清楚的发现目前阶段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与要求相差甚远。生活在农村的孩子,由于诸多的因素,他们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急需老师的培养、指导。如何来培养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呢?本文谈一下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丰富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阅读时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给予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指导,提高农村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应从激发兴趣开始。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对于正在成长的小学生非常重要。现在就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谈些看法。一、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使之乐读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要立足课内,带动课外。课内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我们常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在各个学段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出了要求: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树立大语文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我在实践中所做的就是多渠道培养小学生广泛的课外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要达到150  相似文献   

9.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我校积极探索课外阅读有效性策略与研究,实施"分学段课外阅读层级目标"。即根据学段学生的特点,分设低年级"趣读"、中年级"细读"、高年级"品读"的层级目标,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课外阅读的质与量。一、兴趣入手,激发课外阅读的原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低年级学生好动、集中注意力的时  相似文献   

10.
<正>在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段:"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显然,重视课外阅读,是课程标准的一个根本性导向。本着这一点,我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和语言文字的积累。一、教阅读方法,培养阅读兴趣对低年级小学生而言,课外阅读读什么?怎样读?书店里,网络上各种各样的书琳琅满目。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讲,靠的是教师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明确规定: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培养课外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然而,学生课外阅读量少,阅读能力低,极大影响了教学效果。农村小学生的阅读现状令人担忧,提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明确规定,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要达到上述规定要求,光靠课内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课外阅读作为辅助和补充。课外阅读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好读书、读好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然而,生活在农村的孩子,由于家庭、学校等诸多的因素,他们课外阅读量少,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导致作文能力较低,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老师的培养和指导。如何针对农村的教学实际情况,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我在工作中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一、让学生明确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正>在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他的关于阅读的观点振聋发聩:"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我们的语文课程标准针对课外阅读这样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并明确提出,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引导学生踏上一条趣味无穷的阅读之路,是语文老师的责任,也是摆在语文老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小学生课外阅读,要求在整个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同时还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因此,教师要精心抓好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16.
<正>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措施之一。那么,如何才能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呢,结合我自己的教学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去着手:一、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读中有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地遨游书海、采珠拾贝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兴趣。首先要晓之以理。在每次开展课外阅  相似文献   

17.
<正>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农村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一直受到学校、家庭、社会等很多客观原因的制约。但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家书屋的建立、农村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农村小学生要达到《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课外阅读要求已不是遥远的事情。如何针对农村的小学生实际情况,利用好各种阅读资源,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我做了  相似文献   

18.
设计理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外阅读首先要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因此,本教学设计旨在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让学生由“要我读”变为“我要读”。同时引导学生到图书馆去借阅课外书,并在阅读过程中爱护图书。课前准备1.课前每人阅读一本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带到学校。2.介绍图书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渎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因此,从课外阅读中寻找读写结合的契机.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课外阅读非常重视,在具体建议部分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如"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使课外阅读真正实现"悦读",笔者认为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明确读书目的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看到教师和家长左一声、右一声地要求学生去阅读,但学生无动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