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佚名 《初中生之友》2014,(10):33-33
当人们意见不同时,不叫“相右”,而叫“相左”。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意见相左”是说明观点不同的一个常用词语,这里的“左”是相违、相反的意思,这个意思的产生与左右的差异有关。比如.人的左右手就大有不同。一般人右手灵巧自如,  相似文献   

2.
正当人们意见不同时,不叫"相右",而叫"相左"。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意见相左"是说明观点不同的一个常用词语,这里的"左"是相违、相反的意思,这个意思的产生与左右的差异有关。比如,人的左右手就大有不同。一般人右手灵巧自如,做事情顺畅有力,不仅写字、拿筷子习惯用右手,平时提重物也是右手比较靠谱。相比之下,左手就笨拙多了,除了左撇子或者少数左右手差不多灵活的人,大部分人的左手都不能用来做写字、拿筷子这样较精巧的动作。既然右手方便,让自己觉得顺畅,而左手笨拙,让自己用起来不够舒心,古人就自然而然地用"右"来表示帮助、亲近,用"左"来表示  相似文献   

3.
一、Asking for directions询问方向1.在向对方打听情况、征徇意见时,常用Excuse me./Sorry to trouble you.意思是"请问"、"劳驾"。2.询问方向时可用多种方式表达同一个意思。以询问去邮局的路为例,  相似文献   

4.
当人们表达意见不同的时候,不叫“相右”,而叫“相左”。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5.
<正>"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这个俗语表达的意思浅显自明,不知道的人很少。但是,这个俗语中的"王婆"是个男人,恐怕知道的人就很少了。王婆本叫王坡,是北宋年间陇西地区的一个瓜农。因为他说话絮絮叨叨,长相举动声音形同女人,做事婆婆妈妈,人们就送了他一个别称——王婆。王婆种的瓜当时叫胡瓜。那时,陇西常有战事,王婆为了避难,就迁到了  相似文献   

6.
汉语有句话叫:"话有三说,巧者为妙。"其实英语中也有同样的情况,就是相同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型表达,这便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同义句"转换。那么"同义句"转换都有哪些类型呢?下面我们来做个小结。  相似文献   

7.
在清代十个皇帝中,康熙是一位颇具雄才大略和慧眼卓识的君主。康熙末年,有个江南总督叫噶礼,贪婪而骄横,尤其喜欢整人。当时,苏州知府陈鹏年,官声清廉,刚正不阿,常与噶礼意见相左。噶礼忌恨在心,便寻机参劾,要将他充军黑龙江。康熙没有同意,觉得陈鹏年很有才学,就调他到京城编修图书。噶礼还不罢休,又密奏陈鹏年写过一  相似文献   

8.
烟花 《初中生》2012,(16):19
正汉语真是丰富多彩。光一个"吃"字,就包罗了数种意思。反正,中国人离不开"吃"。虽然说中国的吃文化无比丰富,但读了下文,相信你也不得不说中国人好吃了。对,就是这段网上流传的关于"吃"的话:谋生叫糊口,岗位叫饭碗,受雇叫混饭吃,花积蓄叫吃老本,混  相似文献   

9.
规和矩发明于中国,是古人用来测量、画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规"就是画圆的圆规:"矩"就是折成直角的曲尺,尺上有刻度。古人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这个意思。规和矩发明的确切年代已无法查清,在公元前15世纪的甲骨文中,就已有规、矩二字了。《史记》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大禹治水的时候,是"左准绳,右规矩"即是左手拿着水准绳,右手拿规和矩  相似文献   

10.
好年 《初中生辅导》2010,(Z3):31-33
有两个哲学名词——"实然"和"应然"与作文大有关系,这里不妨说一说。什么叫"实然"?什么叫"应然"?其实它们的意思很寻  相似文献   

11.
我的小孙女叫天怡,她很小的时候就习惯用左手做事。这引起了我们全家人的注意。这孩子是左撇子吧?要不要强制她改用右手呢?经过讨论,我们全家人达成共识:不能强制她改用右手,而要因势利导,鼓励她“左右开弓”。于是,在小孙女剪纸时,我就会鼓励她说“:你真棒!你会用左手剪纸了,用右手试试,好吗?你一定行的,如果右手也会用剪刀,你就能‘左右开弓’了,你的小手就更灵巧、更能干了!”在我的鼓励下,她开始学着用右手做一些事情了。剪纸时,她左手累了就换右手。如果把勺子递到她的右手上,她就用右手拿勺儿吃饭。画画儿时如果鼓励她,她就会在涂红色…  相似文献   

12.
"和而不同"是孔子提出的一个哲学命题。他在《论语·子路》中这样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说,君子追求和谐一体但能容纳不同观点,小人强求步调一致而排斥任何不同意见。"和"有融合、调和、和谐等含义,"同"是相同、一致、同一等意思,两词的现代词义相近,但在中国传统哲学里它们的涵义完全不同。孔子之前,西周末至春秋有过两次"和同"之辨,基本厘清了"和"与"同"  相似文献   

13.
在古代,英国人对“左”看法和中国人不同。中国古代的官制以左为上,比如封建社会的左丞相大于右丞相。英语的left在古英语里意思是“弱的,无用的”。left hand本来的意思是“弱的手”,因为左手通常比右手力量小。而right在古英语里意思是“正直的,公正的”。即使到现在,在欧美人的宴会上,主人的右方是主宾的席位。在英国国会,执政党坐在议长右边,  相似文献   

14.
开心语文     
<正>汉字真奇妙!一个意思可以用多个汉字来表达,一个汉字也可以表达多种意思。有意思的"吃"●文/赵建强一日三餐叫"吃饭",备受欢迎叫"吃香";国人饮茶叫"吃茶",领会精神叫"吃透";体力不支叫"吃力",遭受损失叫"吃亏";经受艰辛叫"吃苦",形势不妙叫"吃紧";  相似文献   

15.
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时,都力争表达得清楚明白,生动形象,让人看了、听了印象深刻。有时,同一个意思运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其效果就大不一样。如:“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果园里,麻雀为他歌唱。”(《小音乐家扬科》)和“田野里,小虫在啾啾地叫;果园里,麻雀在叽叽喳喳地闹”。这两句虽然都是一个意思,但是表达的效果却大不一样。前者将事物当作人来描写,赋予它们以人的言行,读来给人印象深刻。这种把事物当作人来描写,使事物人格化的方法,就是“拟人”修辞格。  相似文献   

16.
李莉 《林区教学》2011,(8):74-76
一般来说,用肯定式来表达的句子叫肯定句,用否定式来表达的句子叫否定句。然而,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往往会接触到不同类型的句子,它们颠覆原先的定义,会用否定词表达肯定意思,而用肯定句表达否定含义。主要讨论英语中的这种"正话反说"和"反话正说"的种种现象,旨在说明我们不能简单地望文生义,不仅要分析句子的表层意思,更要挖掘其深层的语义。  相似文献   

17.
《论语》"吾日三省吾身"的"三"是什么意思学术界意见不一。本文对《论语》中"三"的用例进行穷尽式统计、分析,确定"三省"的"三"是实指的用法;通过比较《论语》中与"三省"相同结构的"三+V"用例,并根据上古汉语语法特点证明"三省"的"三"是三次的意思。  相似文献   

18.
我们常把春节称为“过年”,这在我国民间有着悠久的历史。原始社会,民间就有了对“年”的不同叫法。据古书记载,唐虞时叫“载”,是万象更新的意思。夏代叫“岁”,表示新年一到春天就来了。商代叫“祀”,说明四时已尽,该到编入史册的时候了。直到周代,才  相似文献   

19.
有一种修辞格叫反语,是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去表达本意,从而使语言生动形象。同样,为了达到修辞的目的,人们在说话或写文章时,有时不用正确的说法,而是故意用“错话”来表达。这种修辞方法我们姑且叫它“错话”修辞格吧。比如,鲁迅笔下的阿 Q 就说过这样的话:“革这伙妈妈的命,太可恶!太可恨!……便  相似文献   

20.
春节为何叫“过年”我们常把春节称为“过年”。这在夜窦溆凶悠久的历史。原始社会时,民间就有了对“年”的不同叫法。据古书记载,唐虞时叫“载”,是万象更新的意思。夏代叫“岁”,表示新年一到春天就来了。商代叫“祀”,说明四时已尽,该到编人史册的时候了。直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