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人之所以异于其他生物,是因为人是一种"精神"的生物。有了精神,才能真正称为"人"。语言是人精神的载体,是精神的外显形式,因此,文章要有精神、有个性,为文就应当独抒性灵。即用手中生花的妙笔,记述曾感动过自己的事,描写曾愉悦过自己的景,阐明曾启迪过自己的理,抒发曾涌动在自己心中的情……总之,要用独特的思维视角反映自我的灵魂深处。  相似文献   

2.
从五帝时代到商朝,"诗言志"是统治者用语言向神表达感情、表露心迹的一种方式.到了周朝,人文精神觉醒,"诗言志"蕴涵了更多的人文关怀.《诗经》中的有些"诗"开始"言"劳动人民之"志".《诗经》中的"恋歌"开始"言"人对人本身的而不是对神的感情.中国古代重视"立言",古人借"立言"来表达自己的哲学观点.扬雄将自己的哲学代表作叫《法言》.在明代,小说家将小说或小说集叫做"言",这是因为中国传统小说和古代阐释哲学观点的说体文有渊源关系,在古人眼里,可以用小说来反映世界观.  相似文献   

3.
荀子的"明于天人之分"不是"切割"之"分",是"联系"之"分"和"复归"之"分"。"天"无"意"而"人"有"愿",这是"天人"之所"分",而"天"、"人"皆有"成"有"得",则是"天人"之所"同";"天"之所"成"所"得"是"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而"能参"之"人",则以此"成"此"德"为之所"为"之所"求"的价值原则,故称为"天德"。进而,"人"也是"天"之"不为而成,不求而得"之一,其"形具而神生"而可知"天功"、效"天德",成"王者之政"。由此,荀子对"天"、"人"之间的勾连作出了新的理解,重建了天人关系的学说,在哲学上完成了一次革命性突破。  相似文献   

4.
从语义学的角度看,"意象"包括"意"与"象"两个层面."意",即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象",即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以及想象中的万物."意"是"象"的主宰,而"象"则是"意"的载体."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刘熙载<艺概>)这里所说的"烟霞"和"草木"便是意象.此所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见之意见于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可见,意象是诗歌中熔铸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  相似文献   

5.
对于"诗言志"这一命题,以"志"释"诗"自古有之,然而"志"不等于"诗",其中"言"关系两头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志"的表现形式,"言"能否"足志"曾引发不少探讨,然而终究可说"言"是不能废弃的。对于诗歌的语言应是什么样的语言,古今学者发表过独到见解,其观点可归为四种,即"韵"言、"微"言、"兴"言和"象"言,各种诠释均表明诗歌语言应是一种诗化的审美语言。  相似文献   

6.
"近"道:一畦春韭绿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翻译家们采用了各种各样的单词,试图使读者了解"道"的含义.近年来,Arthur Wadley的英译本(《道德经》)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兴趣,纷纷撰文评论他的得失.其中,"道"被译成了"the Way".在Google中键入"the Way",解释是:方法,道路;通往上帝天国之门的"道路与方法",神之道;指人的精神修养之道,人之道.而"问道"则可以相应的理解为"the Way of asking".  相似文献   

7.
<正>对李维鼎先生提出的"言意转换"理论,李海林先生认为"应该说是很深刻的",可他又提出:"直接把言语过程看作是一个言-意转化的过程,至少是不完整的",因为"在由‘言’而‘意’和由‘意’而‘言’的过程中,夹着一个内部言语过程"。言-意和意-言之间,"必须要有一个中间性、过渡性的中介物,这种转化才有可能",这个"中介物"就是指"内部言语"。如果无视这个中介物,"直接把言语过程理解为从思想到语言、从语言到  相似文献   

8.
论《庄子》“卮言”即“优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卮言"是《庄子》的一种写作方式。学者认为"卮言"是对散漫无谓之言的比喻性说法,或是先秦饮酒礼中的祝酒辞。事实上,"卮言"即"扬觯之语",它的散漫嘲戏的特点,说明它是俳优在酒席上的语言表演,又称"优语"。"优语"的内容包括插科打诨、谜语、神怪故事和说唱等。"优语"因其娱乐性质而享有豁免的权利,俳优可以利用这一职业特权进行劝谏,因此,"优语"又是一种有所承担的话语形式。"优语"因其似有似无的姿态和充满了隐喻性的表达方式,而得到道家的认同。《庄子》大量采用了"优语"即卮言的形式,或模仿了它的表达方式。《庄子》自云"卮言日出",确非虚语。  相似文献   

9.
一、抓住构造,根据造字辨识汉字是表意字,辨识字形时,可用分析造字法,通过体察相关汉字的文化内涵,准确判断字形的正误。如"既"和"即"中的"艮"是盛食物的器皿,"既"是"人已吃了饭走了",有"已经"、"完了"、"终了"之意;而"即"则是"人来吃饭",有"走近"、"靠近"之意。所以,"既往不咎"中"既"不能写成"即",而"若即若离"和"可望而不可即"中的"即"写成"既"则是误写。再如  相似文献   

10.
<正>"道可道,非常道","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什么是世界的唯一?什么是"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发展之"常"?这些问题,用在我们教师发展上则是什么是教师的第一发展力?第一推动力?我认为是探究。真正的探究,是一种不懈的生命长旅,是耗尽心力的一种不息奋斗。探究之"探",即认准方向,用足力气;即意志坚定,坚持不懈。"究",即在"探"的过程中揣摩、研究。"究"是分析,是综合,是对事物千丝万缕、前前后后、左左右右的梳理  相似文献   

11.
一神宗教何以可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神思想不等于一神宗教,思想是概念运动,宗教则是信仰运动。一神宗教的产生不具有普遍必然性。一神教产生之客观或必要条件是"民族共同体的苦难",而"民族共同体的苦难"与犹太民族基本是一个同义词,在古代,不再有任何一个民族像犹太人这样无助、无望,因此,作为一神教的产生是非常偶然的。但"民族共同体的苦难"只赋予一神宗教产生以可能性,而没有赋予它以现实性,一神教之产生仅仅有客观或必要条件是不够的,它还须有主观或充分条件。一神教产生之主观或充分条件是"先知们的战斗精神",正是先知们的努力及献身精神使得犹太民族幡然忏悔、大彻大悟,并真正踏上一神宗教的通途。  相似文献   

12.
普通话的推广,使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无方言族"。无方言的语言环境是"无方言族"壮大的主要原因。审视地域方言与民族共同语的关系,"无方言"只是相对概念,每个人都是"无方言族",又是"多方言族"。  相似文献   

13.
庄子《秋水》有伯、若两个形象。《尔雅·释诂》曰:"伯,长也。""伯"通"霸"。河伯,即黄河地方之"伯",之"霸"。神,《说文》云:"天神,引出万物者也。从示申。"其作用为滋生万物。老子的神是"谷"。谷,中盛处下,中虚而用弱,是"道"的别称。庄子的神是"神人",海神"若"是"神","若",《甲骨文字典》解释说"象一人跽而理发使顺形,故有顺义。""顺"之本义是"同天序",可见,"若"和"神"的内涵是相同的,都完成了"物化"的过程,进入"道"的境界。通过"伯"、"神"、"若"三个字的观照,我们可以知道,"伯"是大知的形象,海神"若"是达至道极的形象。  相似文献   

14.
中西文化心理模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常认为中国文化的特点就是天人合一的二元结构,也有天人相分,但最终归于天人合一,乃至天人未分的混沌;而西方文化是神、人、自然的三维结构,三者从未分到分化,最终目标也是重新合为一体,但三者必须经历对立过程,不能退回到未分状态.原始时代,世界各民族都是"天人合一"的,而"天"在此时既是自然,也是神,所以是"自然宗教",因而自然、神、人是浑然一体的.在中国,远古"天人合一"或混沌未分的状态并未被改变,而是沿袭下来.神和自然合称为"天道",其中,神方面和人合为一体则成为"圣人",自然方面和人合一则叫做"真人".儒家主张做"圣人",道家主张做"真人",这是两种不同意义的天人合一.西方从希腊神话起,代表自然的旧神和代表精神生活的新神开始有了分化,有了"神-人-自然"三维结构的雏形.但这种分化在中世纪基督教和近现代也体现为各种不同方式,从而表现出与中国文化模式不尽相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通常认为中国文化的特点就是天人合一的二元结构,也有天人相分,但最终归于天人合一,乃至天人未分的混沌;而西方文化是神、人、自然的三维结构,三者从未分到分化,最终目标也是重新合为一体,但三者必须经历对立过程,不能退回到未分状态.原始时代,世界各民族都是"天人合一"的,而"天"在此时既是自然,也是神,所以是"自然宗教",因而自然、神、人是浑然一体的.在中国,远古"天人合一"或混沌未分的状态并未被改变,而是沿袭下来.神和自然合称为"天道",其中,神方面和人合为一体则成为"圣人",自然方面和人合一则叫做"真人".儒家主张做"圣人",道家主张做"真人",这是两种不同意义的天人合一.西方从希腊神话起,代表自然的旧神和代表精神生活的新神开始有了分化,有了"神-人-自然"三维结构的雏形.但这种分化在中世纪基督教和近现代也体现为各种不同方式,从而表现出与中国文化模式不尽相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陈寅恪先生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言及:"寅恪不自揣谫陋.草以此短篇,籍以唤起今世学者之注意也."所谓"唤起今世学者之注意"即在于希望中国人能在此危难之中保存中国学术文化,延续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即"国可亡,而史不可灭".先生一言道出了历史的重要性,也让我明白了历史学科的重要意义.然而,投身教育工作近十年,我却目睹了学生对历史学科的轻视和厌倦.而这轻视和厌倦则源于历史教学手段的单一.怎样才能赋予历史教学以鲜活的生命,让历史课真正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科目呢?  相似文献   

17.
<正>卡里斯玛(Chrisma)在马克斯·韦伯那里,"是非凡个人的神授权威,完全从人格上皈依并信赖某一个人的大彻大悟、英雄气概和其他领袖气质",它是统治者为自己的合法性进行辩护的方式之一;而"卡里斯玛权威"则应被理解为对人的一种统治(不管是偏重外部的还是内部的),被统治者凭着对这位特定人物的个人之品质的信赖而服从其统治。神秘的巫师、先知、劫猎头领、战争酋长、所谓的"专制暴君",对他们的信徒、追随者、军  相似文献   

18.
正"课魂"即一节课的灵魂,应是一单元或一节课的核心概念,具有深刻性的特点。"课魂"也是贯穿一单元或一节课的核心线索,统摄历史事件的前后联系。历史教学也应该像散文创作一样,"形散而神不散",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模式,都要始终围绕"神"即"课魂"服务。通过确立"课魂",让历史课有线索、有中心、有高度、有灵魂,让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历  相似文献   

19.
西方人讲"人是会思想的芦苇",它的意思是说人与自然区别不在其他方面,而仅仅因为他多了一种思想的机能.而中华民族与之有很大的不同.人之所以不同于自然界的其他物种,主要是因为他比自然界的物质或生物多了一颗有情之心,即"人是一根有情感的芦苇"."有情感的芦苇",可以一直追溯到中国文明奠基时期的周代社会.<蒹葭>一诗,既是中华民族生命意识最早的流露,也把这种精神体验提到审美的高度.如何使每一根"有情感的芦苇",内在地生产出属于他个体的理性机能,是中华民族在其现代启蒙中最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语言乃语文之根。欲辨清语文教育的性质,须先厘清语言的本质。在现代哲学的视野下,语言的本质既非列宁所讲的"工具",也非索绪尔所称的"媒介",而应当是"介质",是思维的介质,是表现、传播思维成果的介质。由此出发,以语言为内容的语文教育的着力点,就不应止于"言",即所谓的"法则"、"方式"、"方法"、"样式"等"形式上",而必然要扩展到思想感情,扩展到既涉及"言"又涉及"意"的具体交际中的"言意场"或"言意体"的正确生成。语文教育的性质便当是:学习正确生成思想或话语、提升言意和美的母语交流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