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提倡还原语文本色,返璞归真,说通俗点,其实就是把课上得浅显一些,简单些,贴近生活,要把文本读到学生的心里,训练要练到学生的心里,多给学生一些关怀,多给学生一些实惠. 一、 "胸中有丘(壑)",心中有学生 熟悉文本,与文本对话,首先教师做到"胸中有丘壑",也即"心中有数",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既要立足教材,又要超越教材,既要把握好教材的价值取向,又要挖掘教材蕴藏的资源,使得教学内容丰韵起来.我在教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时,课前就让学生搜集有关他们家乡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等资料,使学生感受家乡之美何在;为了开拓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  相似文献   

2.
研习欧阳代娜老师教学《岳阳楼记》的课,可获得三方面的启发:第一,“语文教学艺术”的问题,实际上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问题;“语文教学艺术”的实质,是合宜的教学内容有效地实现。第二,好的课堂教学结构可比喻为“一锅出”和“一根筋”。“一锅出”要求把语文教学的多项任务巧妙地统一在一个环节里;“一根筋”要求教学的各个环节围绕、指向核心教学内容的核心点,尤其是关键词句。第三,当今的语文教学,应该从“把我对教材的理解教给学生”转移到“把我理解教材的方式教给学生”。  相似文献   

3.
正教材研读一直是新课改推进过程中的一个焦点。当前,无论是教材的研读,还是课堂的处理,都提出要理性回归数学本质的教学。故研读教材亟需"见树见林"。本文笔者试从北师大版二年级上"花园"一课例谈研读教材如何"见树见林",以回归本质教学。一、基于"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思想来进行目标定位和材料重组"花园"一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教科书第50~51页的教学内容,即解决与"倍"有关的实际问题,这是一节练习课。  相似文献   

4.
林燕珠 《考试周刊》2013,(14):27-28
<正>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语文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我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利用教材的特点,发掘教材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落实课堂教学素质教育,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一、合理利用"导读",明确教学目标小学语文新教材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在每单元的课例前都安排"导读"。"导读"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要点做了简要的提示,使师生在教学之前心中有数。根据这一特点,老师在学习钻研教材制定单元目标时,结合"导读"做到"上  相似文献   

5.
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需要充实、合宜的语文教学内容,学校语文教学的内容主要来自语文教材内容的教学化.语文教师应树立"用教材教"的观念,把握住语文知识和教材文本的言语形式两个基本点来创生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6.
正金传富老师说:"我个人认为,在开展现代文学作品的教学之时,从总体上讲还是不要过于讲究文体的划分为好。"如果不"过于讲究文体的划分",我们如何确定初中现代文学作品阅读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所有学科的立身之本;合宜的教学内容,是有效课堂的首要特质。如何确定初中现代文学作品阅读的教学内容?我认为应该以课标为教学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根本目的,以学情分析为依据,以教师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为基点。  相似文献   

7.
<正>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中,大部分老师既在做"奴隶",又在做"主人"。他们一方面在做教材的"奴隶",绝对崇拜教材的权威;另一片面又做学生学习的"主人",努力把自己认为正确的知识灌输给学生。长此以往,很多学生的个性受到扼杀,他们变成接受知识的机器,迷信书本、迷信老师,没有独立的思想和个性,更谈不上创新能力了。《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学习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重视学生的  相似文献   

8.
<正>一、文本涉及内容庞杂高中新课程将高中教材分为必修五个模块和选修三个模块,必修每册分为"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兼顾了语文教学所要做到的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可问题是在有限的课时里要去完成这么多的教学任务,还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使得语文老师不知所措,做一个语文老师好难。语文必修教材在"致同学们"中有这样一段话:"当你们步入新的课堂,又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展现在你们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教师应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挖掘语文教材的人文内涵,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既学语文,又学做人,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落实课标精神,提升学生的人文  相似文献   

10.
语文阅读教学走过了由解放前的"背读"到建国后的"讲读",再到改革开放后的"导读"、"研读"这一发展历程。虽说这几种阅读教学方式有它们各自可圈可点的地方,但总的说来,"背读"漠视人性,枯燥无味;"讲读"精彩了老师,灌输味太浓;"导读"虽然表面上重视了读,但学生的读常常是为了配合老师的教,亦步亦趋,缺少灵动;"研读"学究气太重,让人望而生畏。众所周知,语文阅读不是科学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这一堂语文课,我们要教什么",即教学内容的确定。那如何在阅读教学中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呢?本文尝试从三个方面评析王崧舟的《枫桥夜泊》课例,一是语文课程标准作为语文学科的指导性文件对阅读教学内容选择的指导性;二是一篇课文的文本体式对阅读教学内容选择的决定性;三是所教学生的学情,包括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兴趣,对阅读教学内容选择的重要性。目的是希望通过对名课例的研习,帮助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合宜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2.
<正>研读肖培东的《孔乙己》课例1,我们发现:善于运用教学辩证艺术实现"浅浅地教语文",是他语文课堂的最主要特征。所谓"浅浅地教语文",就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而老老实实地把学生引领到读、写、听、说的实践中去。下面我们就以《孔乙己》这堂课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点拨三个方面来初步解读肖培东"浅浅地教语文"的教学特征。一、教学内容:简约而丰富的交融肖老师执教《孔乙己》,主要围绕小说三要素之一的"人物"展开,以"人物"为课堂内容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3.
李艳艳 《考试周刊》2013,(58):39-40
<正>新课改形势下的语文教学不是生硬地灌输知识,而是让学生有兴趣学语文。如果一个语文老师已经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那么这位老师是失败的。"上复习课最枯燥无味",这是许多初中语文教师经常发出的感叹。复习课既不像新课那样有"新鲜感",又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复习课是让学生将学过的知识进行概括性的整理和加深记忆,形成新的认识结构的从部分到整体的一种教学阶段。复习课担负查漏补缺、系统整理及巩固发展的重任。  相似文献   

14.
高效语文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从"教课文"转化为"教语文"。生本课堂教学应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教师要立足新课标,围绕语文教学根本任务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立足学情,根据学生实际学情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立足课堂教学目标,依照目标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5.
正"口语交际"作为语文教材中一个重要的版块内容,应和识字、阅读、习作版块受到同等的重视,但现实情况却不是如此,特别是一些农村小学,"口语交际"课如同虚设。对什么是"口语交际"课,相当部分语文老师也是一脸的茫然,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口语交际"课的内涵理解不到位,对目标把握不准。笔者搜寻了老师们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的一些"镜头",问诊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师优先要解决的是教学内容问题。语文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和重复性特点,这也决定了语文教材绝非编什么就教什么。选择正确、合宜、精准的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有效的基础。教学目标、文本价值、编者意图、学生情况是教学内容有效选择的重要依据,这几点有机结合、统筹兼顾才能挖掘出文本的最优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新教材突破了语文学科中心视野,以学生发展为本,不仅重视对学生多方面语文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尤其重视逐步教会学生在实践中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细心的老师一定会发现,小学语文教材每篇课文的最后都有一个"语言直播厅",这部分的教学内容有时可以结合到课堂教学中,有时也可单独地作为课外说话、写话训练。联系教材特点,利用语言直播厅"和学生实际,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小练笔或开展一些故事会、交流会,加强说写训练,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想像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下面就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尝试,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8.
一、研读教材要"厚实"研读教材是教师实施有效教学的前奏曲,这首曲子如果弹不好,一定会呈现"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尴尬之境。要使学生"昭昭",教师自己必须先"昭昭"。要使自己"昭昭",课前研读教材这门功课必须做足、做细、做好、做得厚实。  相似文献   

19.
一、挖掘文本——出新资源1.活用教材资源。首先,教材上的知识是静态的,它只是为知识的传递提供了可能,我们要"基于"教材,又"再生"教材,善于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将教材中静态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能主动参与的活动。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组第6课《爬山虎的脚》,可组织学生观察爬山虎,实地考察爬山虎  相似文献   

20.
<正>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语文教学应以语言和思维训练为核心》一文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善于选用恰当的钥匙,不断拧紧思维的发条,使它旋转起来,不断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引导他们发挥聪明才智。"①综观于漪老师执教的许多课例,她既教文又教人,进一步厘清语文教学中的"核"与"壳"的问题,坚持以思维训练为核心,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重构文本,突出核心教学价值于老师每教一课,她都要熟悉教材,对教材进行反复研读,对教材进行二次加工,针对《晋祠》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