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玉莹 《教书育人》2013,(11):58-58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黄鹤楼送别》是一篇辞藻优美、感情真挚的古诗,诗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别有一番如诗如画的情致。  相似文献   

2.
正一条普通的鱼,在技艺高超的厨师手中,可以变幻成若干种美味:用鱼头煲汤,削鱼肉做各类炒菜,揭鱼皮煮羹,刮鱼鳞做凉冻……一条鱼,制作手法无外乎煎、炒、煮、炖,味道及其营养却大有不同,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之所以能如此鱼尽其用,我想这离不开厨师对食材的把握和他丰富的创造力。若把语文教材也当作是条鱼,我们通过认真钻研,正确地理解、把握教材,然后站在学生的立场,从不同的角度去开发、使用  相似文献   

3.
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独创。《黄鹤楼送别》就是一篇优美的文包诗,教学本课时教师要注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索、体验、感悟、质疑和表达,让学生在学习中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美,享受学习过程的快乐。一、创设情境,构建诗意课堂良好的情境好比乐曲的基调,又如美术作品的背景底色。这篇课文景美、情深,如果教师重视创设情境,就能使  相似文献   

4.
<正>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引导学生与古诗文对话,不仅有助于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而且还有助于学生语感熏陶,语文素养提升。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苏教版教材引入了文包诗这一文体。其中文为诗歌意境进行大量铺设,诗为文章主题进行提炼总结,两者相辅相成,疏密有度。教学时,我们应帮助学生从中习得语感,助力素养养成。本文以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黄鹤楼送别》一课为例,引导学生跨越时空,在与诗人进行充分对话的同时,感知诗人内心的那种千年孤独。  相似文献   

5.
《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主题单元──"走进名著"中的一篇课文。它是一篇文包诗体裁的课文,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这是编者对古诗进行的"再创作",课文对古诗的解说虽有合情合理之处,但是过于片面和单线性。这篇课文仅仅是学习这首千古名诗的一个参考而已,但绝不是全部。这样一篇文包诗课文,为教师"用教材教"提供了  相似文献   

6.
如何发掘“文包诗”的优势?真正做到文为诗服务,诗文互为交融?笔者做了一点尝试--通过《黄鹤楼送别》诗文比较,体会诗歌语言的独特魅力,感受诗歌中的浓郁情感。  相似文献   

7.
文包诗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种新的体裁形式,它是小学语文的一大特色。说它是特色,因为它是在特定的背景中产生出来的,它是针对小学生感性能力强所衍生的。诗歌是情感意象的浓缩,对于小学生来讲,在理解与感悟方面确实有些困难,于是,编者为了让"古  相似文献   

8.
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对于全民提升文化和道德素养,规范道德操守,传递正能量,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是课程的重要价值取向,因此,语文课程的文化寻根是学生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以文包诗《黄鹤楼送别》为例,浅析如何发掘、理解、传承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9.
应用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学时间约占小学数学教学总课时的40%。为了提高应用题教学质量,除加强平时的教学外,还必须做好期末总复习。在复习教学中注意“五抓”可大大提高复习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董广军 《中小学电教》2010,(12):141-141
<正>设计理念:本教学设计着力从营造"和谐课堂,和谐阅读"出发,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指导。让学生在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演示下带着科学有效的读书方法,在主动积极的思  相似文献   

11.
词语作为语言结构的基本单位,一直以来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词语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阅读能力,关系到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新课程背景下的词语教学与传统词语教学相比,有哪些新的教学理念呢?新课程背景下的词语教学应强调“三重”,即重感悟、重经验、重积累。下面结合《黄鹤楼送别》(苏教版语文第九册)中的几个词语教学片断来谈。重感悟教学片断:饯行师“:饯行”是什么意思?生“:饯行”和“送行”的意思差不多。师:差不多说明还是有差别的。差别就在于这个“饯”字上,看看它的偏旁,猜一猜,怎样送行是“饯行”。生:应该是和吃有关…  相似文献   

12.
谢培 《小学语文》2013,(1):111-112
一、凸显学科特点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个认识已经深入人心。然而,近年来出现了重人文性、轻工具性的现象,把教课文作为教学任务,语文课上成了知识介绍课、内容分析课、情感体验课,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古诗占有很大的一部分,古诗是中华灿烂文化的精髓,尽管寥寥数十字,却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不仅应当交给学生理解诗文的能力,还要教会学生领悟诗文中的情感,让古诗教学充满着意境。本文针对小学语文古诗情感教学的状况,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4.
<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的一篇课文,讲述了大诗人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好友孟浩然时有感而发,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文章饱含别情,诗文情真意切,依依惜别之情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15.
孟强 《山东教育》2012,(Z4):40-42
崔峦先生在《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一文中指出,"要增强在阅读教学中指导读法、写法、学法的意识,有切实可行、灵活多样、适合那个年段、那篇课文的指导怎样读、怎样写、怎样学的方法策略,并且渐渐内化成适合学生自己的读法、写法、学法,进而形成较强的学习力。"下面,结合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别》的教学片断,谈谈自己的做法和反思。一、强化学法指导,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片断1:由字形字义到词串学习,习得识字学词的方法师:课文开篇第一个字是"暮",这也是本课的生字。它的结构比较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就应做到以读为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带领学生读细、读深、读实、读真,强化字词的理解,突出言语表达,体会真情实感,进行情感抒发,从而提升阅读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文包诗"融语言美、意境美于一身,诗文一体,相映成趣。本文以《黄鹤楼送别》教学为例,拟从借文解诗明诗意、品文赏诗悟诗情、读文吟诗入诗境三个方面入手,就"文包诗"这一独特的教材内容,探讨如何在"诗文对照"中走进文本内涵,诗文并重,多角度地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8.
学习2011版新课程标准时,我想到了老子《道德经》里的一句话:"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并将之改成:知白守黑,为"语文"式."知白",就是了解语言背后的丰富的内容;"守黑",就是守住语言文字这个根基.如此,就是语文教学的一种范式了. "守黑","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一种理性的回归,是一种"既脚踏实地,又仰望天空"的教学指导思想.基于这种思考,我提出了"知白守黑"的课堂教学范式.我在教学中坚守语言文字的教学,力求让每一步教学都踏着语言的节点.  相似文献   

19.
任何一篇文本都不是无情之物,它是作者在即时心境下的产物。文本阅读只有把握住内在的情感,才能真正感受到文本所蕴藏的价值主旨和情感意蕴。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架构多维渠道,引领学生在激活经验储备中悟情,在洞察事件场景中悟情,在揣摩表达手法中悟情,在习得诗歌意境中悟情,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5课。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3.诗文结合,理解诗句大意,感受李白与孟浩然依依惜别之情,体会诗的后两句情景交融、绵绵不绝的意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