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汤均锋 《生物学教学》2001,26(11):37-38
针对我省实施“3 X”高考新方案后。生物班中后进生普遍偏多的实际。结合后进班教学的切身体会。阐述为后进生提供平等教育条件的思考。深感曾被我们驾轻就熟并籍此树立我们“教学权威”的那一整套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评价等对后进生是不够公平。偏离了面向全体的素质教育宗旨。对后进生的教育和心智的健全发展是不利的,教育改革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
论公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义、公正、公平等范畴既存在着相同,也存在着不同,不能混淆。正义是一种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公平是一种利益分配的操作工具。公正是公平和正义的统一,公平和正义是两个必要条件,在这两个条件中,正义优先。公正的理想具有普遍性、绝对性和至善性,公正的制度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公正的实践具有相对性。  相似文献   

3.
论社会公正     
社会公正包括有两个部分:理想公正和现实公正,理想公正是公正的理想状态,也是最高级的公正形式。现实公正是理想公正在现实社会的具体表现状态,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社会的高级纲领和最低纲领的关系。理想公正所要达到的社会是"大同社会"、"乌托邦式的社会",也就是马克思为人类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现今社会正只是走向理想社会的一个阶段,也是漫漫人类历史集合的一点而已。未来人类理想、美好、幸福的生活就是由现实社会逐步发展走进的。人类是理性的,所以,我们应该将自己对未来社会的追求,应该是充满挑战和浪漫主义色彩,这样人来对未来的追求才具有时代价值和意义。罗尔斯教授所阐述的公正原则只能是现实公正,不能成为理想公正的全部。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理论上辨析社会“平等”、“公正”和“公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的平等、公正和公平。认为社会不平等是绝对的;社会公正是一种形式上的、相对的社会平等;社会公平是对社会公正的过程和结果与期望的社会平等之间差距的体验。高等教育不平等的两个关键是个体在高等教育前不平等和获取高等教育资源不平等,高等教育公正试图修饰高等教育不平等,但在实施过程中偏离了公正的初衷,最后呈现出高等教育不公平的社会集体感觉。  相似文献   

5.
分级教学案例引发了关于教育公平和正义的讨论,首先涉及到基本概念的澄清.公平意味着正确的对等性,而平等则意味着均等或等质.教育机会和资源配置的平等是教育公平的应有含义,但教育结果只有使人各得其所,才是公平.公正之于教育表现为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内在是指公正作为伦理准则对教师的要求,以及学生之间人际交往的“金规则”;外在体现于教育法规和法律,它们以一视同仁的原则为依据,是调节教育行为的规范和机制.市场经济和社会邪恶的存在要求我们从社会制度的基础和人与人关系两个维度来理解正义,即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义还指向人的道义追求和人格要求——正义感.公平与卓越是并行不悖的价值,我们不能因倡导教育均衡发展而忽视英才教育,否则我们的教育将是平庸的教育,而不是优质的教育,更不是强国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公平与正义     
公平是正义的基础,正义不外乎公平.失去公平与正义,必将引发社会的不稳定甚或动荡.教育是实现公平的利器;社保是实现公平的制度保障;实施宪政,约束公权是维护公平与正义的坦途.  相似文献   

7.
鉴于正义概念的宏大与复杂,确定平等原则为理解正义的理论坐标具有历史和理论逻辑上的合理性。不同历史时期的平等观着眼于不同的道德视角,在厘清此三个基本问题基础上的差异平等正义观改变了西方传统正义观的理想化状态和鸟托邦模式,具有道德理想上的合理性和社会实现的普遍方式及可能。  相似文献   

8.
公平与效率是人类不懈追求的两大价值目标。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应该从两个层面探讨;经一是社会整体价值层面上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这个层面上,社会应该以公平为价值取向;第二是收入分配领域层面上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根据我国当前的实际,“效率优无,兼顾公平”是符合我国现实国情的战略选择,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确定优先与兼顾的合适程度。  相似文献   

9.
一、米勒社会公平思想之构成 社会公平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颇具争议的概念。对此,英国牛津大学当代著名政治哲学家米勒在其著作《社会正义原则》当中将社会公平原则划分为三个子原则:应得原则、需要原则和平等原则,并对这三个原则进行了非常严密的排序:  相似文献   

10.
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相辅相成。要想实现法的正义价值,首先必须保证法的形式正义的实现。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构成审判公正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程序公正才是审判公正最重要的方面,对我国法治建设也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营造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社会环境,使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平等、公平。  相似文献   

12.
浅议教育公平、教育平等和教育效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追求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平等,提高教育效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也是发展教育的主旨所在。教育公平是教育事业的价值追求和永恒理想,是教育平等和教育效率相互促进从而达到的一种理想状态。促进教育平等和提高教育效率可以并行共进,教育公平是教育平等和教育效率二者水平不断提高的和谐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13.
罗尔斯认为,不平等并不意味着不正义,只要它符合两个正义原则。罗尔斯的第一个正义原则适用于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领域;第二个正义原则适用于调节经济和社会的不平等。目前我国教育领域的不公平问题主要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属于“经济和社会的不平等”,因而解析这一问题主要是应用第二个原则。罗尔斯的第二个正义原则认为不平等的分配必须以提高弱者的利益为目的,只有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不平等分配才是正义的。按照这一原则,在教育领域里处理公平与效率的正义方式就是允许教育资源的不平均分配,但前提是这种分配有利于弱势群体利益的提升。应用这一理论可以解析目前教育领域里存在的3种较为突出的不平等现象。  相似文献   

14.
教育考试公正作为一个目标和原则是社会公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它具有公正的二重性含义:一方面它包含着形式上的统一标准,另一方面在实质内容上它还要考虑差异性问题。教育考试公正的平等性表现为规则和程序平等、机会平等;教育考试公正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既要照顾地区差异、特殊考生的权利保障差异性,还要顾及性别差异性。教育考试公正就是这种差异性与平等性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5.
实现社会公正是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时代性课题,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但是人类实践已经证明那种“绝对平均主义”是不符合时代潮流的,我们应当构筑以机会平等为基础的社会公正体系。机会平等就其内涵来讲,应该包括机会起点平等、机会实现过程的程序公正以及舍理的差别原则。  相似文献   

16.
社会公平与教育机会均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立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从理论上分析了社会公平与教育机会均等二者的应然关系,从现实中考察了社会公平的目标追求与教育机会在区域、阶层和性别上严重不均的矛盾,提出了公平与效率兼顾、层次推进的发展思路,以及采取差异策略,促进地区之间的教育机会均等;扶持弱势群体,促进阶层之间的教育机会均等;制定鼓励性政策,促进不同性别之间的教育机会均等的操作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丁道勇 《教育科学》2012,28(3):10-14
教育公平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基本诉求之一。但是,有关讨论并未意识到,不同教育公平观在基本原则上存在分歧,并且秉持不同原则的教育公平观对教育部门的设计、对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定位都十分不同。为了澄清我们的教育公平理想,很有必要深入检讨其基本原则。为此,文章区分出基于平等原则的教育公平和基于多元正义原则的教育公平两个观念。随后,在批判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基于平等原则的教育公平观较难满足当前教育公平的核心诉求;由于多元正义原则与教育的个性化原则之间相互匹配,所以基于多元正义原则的教育公平观更为可取。  相似文献   

18.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已是公认的法律原则,对此原则,刑法如何反映和体现是长期困扰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的难题,本力图通过刑法的公正与平等观对我国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的影响,从理论上阐述了刑法平等,公正观的理论根据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理论以原初状态为正义原则选择的环境,以社会最少受惠者的生活前景为正义选择的参照点,批判了功利主义,超越了古典自由主义,突出地解决了平等问题,让自由主义的主题从自由转向平等,从而让政治哲学的主题也发生了相应的转换。  相似文献   

20.
制度的正义是与制度公正不同的概念,制度公正主要解决分配的程序和结果的“各得其份”的问题,只是社会制度发展和完善的基础;制度的正义不仅是制度公正的补充,也是制度公正的目标和指向.制度公正带来的种种问题,也无法通过公正的规则来解决,只有在制度正义的目标导引下,通过完善各项制度建设,才能全面地解决社会分配问题,才有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