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刑事错案的预防与纠正是衡量一个国家法治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它关乎公民的基本人权、司法公信以及公民对法律的信仰。通过导致中国刑事错案的三个主要成因入手,针对性地提出建立错案的预防机制具体举措,同时,借鉴英国纠正错案的制度经验,立足我国现实,探讨建立具有实效的错案纠正机制。  相似文献   

2.
有效降低错案的发生率,是各国刑事司法普遍追求的价值目标。根据我国司法实践,刑事错案的主要成因在于侦查和审判阶段的证据出现问题,且大多违背了我国刑事立法所倡导的证据裁判原则及其相关的证据制度。文章以2018年《刑事诉讼法》为出发点,结合近年来发生的典型错案,倡导打破传统的以侦查为中心,主张构建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同时结合有关的证据制度,从而形成规范化、体系化的错案防止机制。  相似文献   

3.
由于人们认识能力与司法能力的局限性,刑事错案的发生已成为世界性难题。通过对美国刑事错案救济制度介绍与分析.不难发现美国刑事错案救济制度有其先进之处,值得借鉴与吸收,这将对我国刑事错案救济制度的建构带器启示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错案是司法制度的代价,任何司法机制下都会产生错案,它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并不能从根本上消灭。但是通过研究刑事错案发生的原因和规律,可以最大限度防止错案发生。而且不仅要研究刑事错案的个案具体原因。更应该通过其研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通过研究被告人i:r供与刑事错案的关系,警示在司法实践中过度重视依靠被告人口供所带来的司法“灾难”,旨在解决错误对待被告人口供形成刑事错案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纵观历史的发展,刑事错案一直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刑事错案导致许多无辜者的存在。保护无辜者的利益是国家赔偿法的宗旨,因此,进一步探讨刑事赔偿制度的缺陷,完善刑事赔偿制度,对于我国刑事错案中无辜者的赔偿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刑事错案在整个司法进程中均可能发生,但审判阶段发生的刑事错案危害最大。通过刑事错案防范机制来避免具体的错案理当是可行的。以案件在法院审理阶段的进程为对象,通过审理前阶段的严格审查受理案件和适时召开庭前会议,审理中阶段的严格贯彻执行法定证明标准,强化证据审查、逐步扩大证人、鉴定人出庭的适用范围以及通过庭审旁听、直播等监督审理,审理后开展案件评查和审务督查、判决书上网和加强审判管理机制等措施,对其中可能产生的错案因素进行梳理和探讨,以避免刑事错案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冤错案件频发,暴露了我国在司法执行过程中的诸多缺陷和问题。从当前我国人民法院所处的司法环境和司法机制来看,刑事冤假错案的发生主要是由疑罪从无理念的异化、重指控轻辩护、重配合轻制约和司法决策的行政化等因素所致。通过对法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刑事冤假错案预防机制的比较考察,可以发现当代先进法治国家在错案控制上具有许多共同之处。我国应适当借鉴先进法治国家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机制方面的经验,更新刑事司法理念,充分保障律师辩护权,构建独立的法庭,以此重新确立人民法院冤错案件的防控机制。  相似文献   

8.
滕兴善案、余祥林案、赵作海案以及岳兔元案等作为刑事错案,除了具有错案的共同特征外,还特殊在这些案件都是被害人死后复活,致使刑事被告人得到迟来的正义。本文以复活类刑事错案为研究对象.在寻求刑事错案发生的原因基础上,进而提出解决这一类错案的建议及措施,即树立程序法治的办案理念,重视证据的收集和适用,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司法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9.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法治建设和司法体制改革,司法逐渐透明公开以及社会舆论监督的加强,一些错案被报导进入公众视野,法学界对刑事错案的重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刑事错案的发生,激起民众对司法公正性的强烈质疑。纵观近年来的研究,大多都是针对具体的错案进行分析,系统性研究过少。为了有效防范与切实纠正刑事错案,笔者通过对近年来的典型刑事错案进行梳理,着重探索其形成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范与救济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刑事诉讼的活动过程中,侦诉机关采用不适当的手段收集证据会严重导致刑事错案的发生,而错案的形成原因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防止错案发生的关键在于强化证据规则的地位,多方面地共同努力才会有效地减少刑事错案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错案的发生是刑事司法审判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及时加以纠正,意义重大。办案人员没有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讯、证据适用不规范、现有技术手段存在不足、行政和舆论的压力、司法监督力度不够等因素导致当今一些刑事错案的发生。中国传统的申诉、复核、会审以及监察等纠错制度在当代具有很大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刑事错案的产生,给当事人及其亲属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也给司法公正带来冲击。司法功利主义的影响、刑讯逼供的存在、疑罪从轻观念的残余、司法机关监督不力等原因共同导致了错案的发生。为有效减少错案的发生,需要从司法观念的转变、司法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加强司法机关的配合与制约等方面着手。案件质量终身负责制的提出,有助于建立责任司法,强化办案人员的责任心,是我国错案责任追究的重大进步,但这一制度的落实,还需要更加细化的规定。  相似文献   

13.
乐观的司法信念是刑事错案频频发生的逻辑原因;司法证明具有或然性,而诉讼却又具有终结性,乐观司法信念依然无法适应于这种裁判悖论的发生。建立在司法证实的不确定性和确证信念基于盖然性证实是可错的基本逻辑认识,理性司法在事实认定过程中的选择必然是谨慎的。在司法证明过程中树立谨慎的司法信念,需要构建相应的司法规则和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不断曝出的刑事错案,不仅严重侵害公民的合法权益,也使司法公正受到质疑。刑事证明标准模糊、证据规则的不完善、"口供至上"错误观念以及取证手段的不合法,都是导致刑事错案发生的原因。因此,必须进一步从证据角度规范取证手段和证据的运用,完善刑事诉讼的相关制度,将错案遏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最终维护司法公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5.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自实践化试行至制度化入法、自小范围开展试点至推行全国范围适用,大大提高了我国刑事司法的效率,加快了我国刑事司法改革的进程.但该制度适用范围不断扩大的同时,需要防范其隐蔽漏洞造成的冤假错案问题.文章从分析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可能导致错案的根本因素和直接因素入手,提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下错案防范的化解路径.  相似文献   

16.
起源于20世纪中叶的刑事和解制度在英国﹑德国等国都有相关规定,而在我国从延续法家的思想"重刑主义"思想到提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统一的理念,是不存在刑事和解制度的,不少学者呼吁我国当前应该引入刑事和解制度,节省司法成本,使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实现最大化.然而刑事司法制度针对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否具有建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是值得探讨的.本文将通过分析国外的相关规定,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分析当前构建刑事和解制度是否具备基础.  相似文献   

17.
我国刑事诉讼法经修改后,庭审方式已发生重大变革,具备一定的对抗制特征,但有关证据开示仅有零散的规定,尚不完善,存在诸多缺陷。文章从证据开示制度的起源与发展,我国建立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在借鉴国外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基础上,构建我国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滕浪 《红领巾》2005,(2):21-24
我国刑事诉讼法经修改后,庭审方式已发生重大变革,具备一定的对抗制特征,但有关证据开示仅有零散的规定,尚不完善,存在诸多缺陷.文章从证据开示制度的起源与发展,我国建立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在借鉴国外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基础上,构建我国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刑事审判程序"繁简分流"是目前我国处理刑事案件的基本趋势,而证据开示制度是充分发挥不同审判程序功能的重要审前保障性程序和机制,在我国具有设立的正当性及现实依据.该制度在英国以及日本等国家已经发展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证据制度,据此结合目前我国的刑事程序"繁简分流"的设置,探讨该程序机制下我国证据开示的制度构建与实践路径,并对是否赋予被告方阅卷权予以探析,以保障其认罪认罚之自愿性与真实性,从而为我国认罪认罚的有效实施提供证据层面保障之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错案的发生对司法公正、司法权威、人权保障具有严重的破坏,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无罪推定、疑罪从无等刑事司法理念的缺失,本文以念斌案为视角分析,提出在深化刑事司法体制改革的背景下,重塑刑事司法理念是防治错案发生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