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藤野先生》一文写的是不是藤野先生,有人认为作者所写的不是藤野先生或者不完全是藤野先生。然《藤野先生》一文写的是藤野先生,这一观点是无可争辩的。  相似文献   

2.
<正>高中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那雪下得正紧"一句,相信我们都不陌生。周先慎先生的文艺随笔《简笔与繁笔》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最出色的要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写那纷纷扬扬的漫天大雪,只一句:"那雪正下得紧。"一个"紧"字,境界全出。鲁迅先生评价说:"这是进一步烘托险恶多艰的社  相似文献   

3.
史嘉 《数学教学》2020,(12):43-45
<正>名言:数学文化就是要"文而化之".出处:张奠宙,赵小平.数学文化就是要"文而化之"[J].数学教学,2007(4):封底.数学文化就是要"文而化之",这是张奠宙先生和赵小平教授在《数学教学》编后漫笔中提出的观点,也是关于数学文化融入日常教学的真知灼见.这篇编后漫笔后来被收进《张奠宙数学教育随想集》[1].本文以"数学文化就是要‘文而化之’"为标题,既为了纪念张奠宙先生,更为了弘扬张奠宙先生的数学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4.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关于《风筝》一文的主旨:有人说是表现兄弟情深;有人说体现作者自我解剖的精神;有人说批判了我国封建教育思想的落后;还有人说批判了封建思想和封建家长制对孩子精  相似文献   

5.
汪曾祺先生的文字向以"文俗而雅"著称,《金岳霖先生》(以下简称《金》文)也不例外;但究竟如何而"俗",又"雅"到何处,却缺乏细致的研究。其实,"文俗而雅"并不能准确全面地概括《金》文的语言风格。"俗"谓语言通俗;"雅"即高雅,不同凡俗。而《金》文的语言则是平淡至极却意味隽永,不是"俗""雅"两个标签可以随便贴得住的,"平淡"和"通俗"自有不同,"隽永"与  相似文献   

6.
更正     
<正>本刊2014年第2期《文本阅读,追求学生生命的成长》一文,所引课例中提及汪曾祺写作《金岳霖先生》这篇文章时"已经80岁"。事实上,《金岳霖先生》文末标注文章写于"1987年2月23日",根据百度百科的资料,汪曾祺先生出生于1920年,如此推算,写作《金岳霖先生》一文时作者应为"67岁"或"近70岁"。特此勘误,并向读者表示歉意,同时向来信指正的江苏省高邮市第一中学缪真义老师表达感谢和敬意。  相似文献   

7.
鲁迅先生于1936年写的《且介亭杂文末编》中《三月的租界》一文,批驳狄克(即张春桥)之流对作家田军及其小说的攻击.文中说:“假使‘有人’说,高尔基不该早早不做码头脚夫,否则,他的作品当更好;吉须不该早早逃亡外国,如果坐在希忒拉(即希特勒)的  相似文献   

8.
2007年《中学生数学》第11期中《对勾函数分析》一文,介绍了函数中常见的一类结构:对勾函数y=x m/x(有人将其形象地称为"耐克"函数).关  相似文献   

9.
教科书的内容是"四书"台湾一直沿用过去的说法,将"语文"称作"国文"。台湾的高中国文教科书包含三种:《高中国文》、《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和《国学概要》。也许有人担心,要  相似文献   

10.
《人民教育》2007,(21):44-45
文言文如何上?有人作了列举,比较公认的似乎是这样一些:"钱梦龙执教的《愚公移山》是串讲文言文的极品;张必锟执教的《五柳先生传》是文言文诵读教学的经典:黄岳洲设计的  相似文献   

11.
正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收入了汪曾祺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金岳霖先生》一文,课文后面的"活动体验"要求学生"说说作品从哪些方面写出了金岳霖的‘有有趣’"(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下同)1,与之配套的《教学参考书》中也明确说:"第1段有总有领有全有文。‘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一位’,这是有全有文有的有核有心有句,其中‘有有趣’有二有字有是‘有文有眼’,全文就是围绕这两个字生发、展开的。"2  相似文献   

12.
关于"心"这个词,《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个义项:第一,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第二,通常也指思想、感情等。琳琅先生的《换心》一文,通过"心"的第一义项向第二义项转移,升华"真正友谊"之旨;用"换心"的新意象取代"两肋插刀"的老意象,符合"有创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明清通俗类书与《金瓶梅》关系密切,仅以《别头巾文》为例,即可见其一斑。与《金瓶梅词话》中别头巾文相关的文字屡次出现在明清通俗类书中,《绣谷春容》《游览粹编》《山中一夕话》《解人颐》等书中均有刊载。将相关文字列表予以比较,并稍加解析,可以认为通俗类书中所收《别头巾文》,除《山中一夕话》外均无作者署名,此文系无名作者所为,而《山中一夕话》中所署"一衲道人"系出版商或增订者笑笑先生伪托。《山中一夕话》中的祭头巾诗,是笑笑先生"删其陈腐,增其清新"增订上去的。  相似文献   

14.
黄侃先生的《〈说文〉同文》运用音义统一的方法,对《说文解字》各部的同源字进行了全面的归纳。本文以王力先生所定的声韵标准,运用"音义统一"的方法对《〈说文〉同文》中口部字的声纽和韵部进行分析,以辨释其同源关系。  相似文献   

15.
《燕都晨报》2013年6月8日A07版刊登了一篇题为《为王中原〈赏景不忘求疵〉一文叫好》的反馈文章,对该报此前刊发的王中原《赏景不忘求疵》一文极尽褒扬。其中有句云:"王中原老先生……回来写出《赏景不忘求疵》一文,以示具体而微的‘匹夫有责’。"笔者以为,这个"具体而微"属于误用。"具体而微",语出《孟子·公孙丑上》:"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赵歧注:"体者,四肢股肱也……具体者,四肢皆具。微,小也。"朱  相似文献   

16.
<正>《寻觅中华》作者:余秋雨出版社:华夏出版社对于余秋雨先生的作品,大家比较熟悉的或许是《文化苦旅》《行者无疆》《千年一叹》《霜冷长河》,比较少有人提到《寻觅中华》这本书,事实上,《寻觅中华》可以看作余秋雨创作历程中里程碑式的作品之一。2008年,余秋雨授权"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一套以"文化苦旅"命名的丛书,作者在这套书的自序中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第1期的《语文学习》上刊登了张正耀老师的一篇文章——《"有趣"能"总领全文"吗?——关于〈金岳霖先生〉教学中的一个问题》。张老师旁征博引,通过引用大量资料,对苏教版教材配套的参考用书给予《金岳霖先生》一文的结论予以否定:"有趣"不能总领全文,也不是文章的"文眼"。孟子有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们的确需要"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对于张老师质疑教学参考用书的勇气,笔者颇为钦佩。  相似文献   

18.
我曾在中学教过十年语文,常感才疏学浅底气不足.这不是我个人的问题.时至今日,连七八十岁的老先生也都是接受新教育长大的,别说"四书""五经",就是《三字经》《千字文》能背诵的又有几人? 曾听过一个明代的笑话:村学堂里的老塾师带着学生读《论语》:"都都平丈我."来了一位饱学宿儒,告诉学生应该是"郁郁乎文哉";不料学生听了,一哄而散.于是有人编成歌谣:"都都平丈我,学生满堂坐;郁郁乎文哉,学生都不来!"我是在一本国学入门书中读到这则笑话的,书名有点过于严肃——《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其实最初是曹聚仁先生(1900-1972)为香港《晶报》所写的专栏文章,题为"听涛室随笔".曹先生的写作初衷,是有感于香港的中学教育误人子弟,于是在报纸上介绍一点正确的国学知识.  相似文献   

19.
<正>写作指导一、正面刻画,力求让记叙栩栩如生一篇成功的记叙文,最基本的要求是从正面进行细腻刻画,不少专家甚至用"一个细节可以救活一篇文章"来强调正面描写的作用。这种细节,是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一文里所展示的用红笔添改过的讲义,是朱自清先生在《背影》一文里描写父亲越过铁路买回橘子的感人情景。大家或许读过梁实秋的《面条》,文章之所以如此精  相似文献   

20.
正黄征、张涌泉先生所著《敦煌变文校注》(以下简称《校注》)卷五《维摩诘经讲经文(一)》有一句:"狂痴心,煎似锅,焰焰添莘(薪)天猛"。其中的""字,虽然经过蒋礼鸿、黄征、张涌泉等先生反复考释,但仍未得到确解。《中国语文》2005年第3期发表蒋宗福先生《释敦煌变文""字》(以下简称蒋文)一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