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理数是初一代数最基本的知识要点之一,学生在解题时常出现各种错误.本列举一些易犯错误归纳剖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小学教学研究》2015,(3):32-49
<正>疾字的由来■甲骨文■像人■被箭矢■射中。造字本义:中箭受伤,卧床休养。疾病的疾字,本义就是受伤,泛指疾病,古代人以弓箭为战斗的主要武器,所以人们常会被弓箭所伤。  相似文献   

3.
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在自家的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宋人吴自牧《梦梁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相似文献   

4.
"妈"大多连用为"妈妈"。"妈"字由"女"和"马"合成。妈对待子女和蔼可亲,甚至有些子女小时可将母亲当马骑着玩,因此"妈"者,即可以当"马"骑之"女"(慈母)也。  相似文献   

5.
<正>"医"字里面有一个"矢"字,这个"矢"是不是箭矢的意思呢?古代的中医行走江湖救人治病时,身上会背着一个大大的药箱。那药箱里摆放的除了药品,还有一些重要的治病工具:针灸器具。针灸可是我国历史悠久的高超医术呢!  相似文献   

6.
民间有个习俗,过年时,把“福”字倒贴在门上;在春节联欢晚会上,也时有倒写“福”字的舞台背景。虽然我们都知道这是借“福倒了”的谐音“福到了”以图吉利,但从何时起倒贴“福”字,这“福”字倒贴与什么人有关,有怎样的传说?笔者经过多方搜集,原来,倒贴“福”字民间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7.
民间有个习俗,过年时,把“福”字倒贴在门上;在春节联欢晚会上,也时有倒写“福”字的舞台背景。虽然我们都知道这是借“福倒了”的谐音“福到了”以图吉利。但从何时起倒贴“福”字,这“福”字倒贴与什么人有关,有怎样的传说,却并不知晓。笔者经过多方搜集,原来,倒贴“福”字民间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8.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梁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旭,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文中的"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相似文献   

9.
据传,《兰亭集序》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为诗集《兰亭集》亲笔写的序。原序共书写28行,324个字。序中凡是相同的字,写法各不相同。其中“之”的写法, 更是变化多端。《兰亭集序》成了王羲之书法中最好的珍品。  相似文献   

10.
正杜老师:我们在办公室讨论"鸡爪"和"鹰爪"这两个词中的"爪"字该怎么读,多数老师认为"鸡爪"一词中的"爪"字应该读"zhuǎ",而"鹰爪"一词中的"爪"字应该读"zhǎo"。"鸡"和"鹰"本来同属鸟类,为什么和"爪"字连用时,"爪"字的读音会不一样呢?究竟什么情况下读"zhuǎ"?什么情况下读"zhǎo"呢?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杨店镇高新小学祝新明祝新明老师:"爪"是个文白异读字。在书面语色彩的词语中,一般要文读,读成zhǎo。例如:  相似文献   

11.
<正>族在古代,是旗帜和箭的组合。为什么旗帜和箭组成了族呢?原来,在上古时期,人类为了生存,相互间常常会有征战。有血缘关系的人纷纷聚集在印着同一标志的旗帜下,拿起手中的箭,对抗共同的敌人,同生共死。这样的团体因血缘关系、生存意志和共同的目标团结在一起,逐渐形成一个稳定的组织,这就是族。(选自《兴趣语文》)  相似文献   

12.
“正”字计票法是由旧时戏院记账先生记“水牌账”演变而来的。在清末民初.上海等一些大城市的戏院,其舞台形式大都为正方形,楼上叫“花楼”座位,左右偏座称“包厢”。楼下正厅为达宫贵人等上等人物预先包下。当时的剧院没有门票,由服务员在大门口招来看客,每领满5位入座,记账先生便在大水牌(似黑板)上写出一个“正”字,并标明某服务员的姓名。稍后,由服务员负责计数、收费。  相似文献   

13.
<正>"恩"字最早写作"■",由"因"和"心"组成。"因"的象形可不是婴儿大脑,它是指一个人摊开双手双脚躺在了一张草席上。这个人形就像个"大"字,仔细看,还真像呀!人躺在草席上,让我们的身体有了休息、依靠的地方。真舒服!"因"与"心"结合,就是我们的心灵有了休息、依靠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今日中学生》2010,(6):39-40
“缄”,原意指捆箱子的绳子。《说文》中解释:“缄,束箧也。”这里的“箧”,就是指箱子类的东西。生活中形容人不发言,叫“缄口不言”“缄口如瓶”等。便由此意引申而来。“缄”用于公文书信上,又由“捆”引申为“封”。东汉前,公文书信多写在木板和竹简上,并用绳子捆上,称为“扎”;  相似文献   

15.
三只手“三只手”最早见于古代罗马剧作家普劳斯图的喜剧《一坛黄金》。在该剧第四幕第四场中,老吝啬鬼尤里克奥丢失了一坛金子,他气急败坏地要奴才伸出手给他看有没有金子,看了一只,又看另一只,最后要奴才给他看“第三只手”。这便是“三只手”喻指小偷或行窃之举的由来。法国17世纪古典主义喜剧作家莫里哀的著名喜剧《悭吝人》的情节就是从普劳斯图的《一坛黄金》脱胎而来,剧中主人公阿巴贡这个极度贪婪的吝啬鬼,成为世界艺术画廊中不朽的艺术典型。三宝殿所谓“三宝殿”,是指佛教的佛、法、僧三大活动场所。“佛”的活动场所,是指佛教徒…  相似文献   

16.
在封建统治阶级病态审美心理的倡导下,我国古代妇女以缠足为美,然而淮西妇女却多为大脚。明太祖朱元蟑的马皇后是淮西人,自然是一双天足。有一年农历正月十五,朱元津微服出行,访察民情。来到一个镇上,看到许多人围着一幅画着一个大脚女人抱着大西瓜的漫画嬉笑。朱元蟑本来多疑,这下更多疑了,认为这是在有意取笑他的马皇后。回宫后,他立即吩咐军士,凡是没有参加围观姐笑的住户,都一律在他们的家门口贴上一个“福”字,以示区别。两天以后,军士便以此为据,至IJ没有“福”字的百姓家里捉人问罪。从此以后,每逢农历除夕,家家户…  相似文献   

17.
考试得了高分,班上的球队赢了球,大家都会用食指和中指比出V的手势。大家学了英语,也知道这个“V”即是“Victory”的字头,就是“胜利”的意思。  相似文献   

18.
现在人们常把登门访友,求其所助,却值铁将军把门,不得相见,未能实现初衷,叫做“吃闭门羹”。羹,一种煮成浓液的食品,在汤中以生粉着黏即成,因所加原料不同,品种很多。据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一《迷香洞》引《常新绿》云:宣城妓女史凤,生就一双势利眼,她把来客分成三六九等,接待的方式和态度亦各不相同,最下的一等客人,不与相见,被其拒之门外,仅让人以一碗羹草草相待了事,谓之“闭门羹”。这种羹,不问其煮得如何,即便是香濡齿颊,脍炙人口的佐餐妙品,点饥佳肴,吃的人大约只会是“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吧!  相似文献   

19.
当前,虽然各乡镇都有了中学,然而,最大的困难是缺少合格教师。虽然张村有两个高小毕业生,可他们说什么也不敢走上三尺讲坛。党支部几经研究,最后终于“挖”出了个唯一的宝贝——六十五岁的一个老学究,让他由村文书一跃成为中学教师。  相似文献   

20.
"秦"字的由来秦始皇赢政统一全国后,重立国号时动了很多脑筋。有一天,他问部下:"开天辟地以来,谁的功绩最大,史书上有无记载?"有一官员答:"从开天辟地,功过是非都记载在《春秋》中。"赢政一昕特别高兴,说:"寡人乃千古一帝,就占《春秋》各一半,定国号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