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杨小复 《编辑学报》1993,5(3):131-136
编辑学研究对象的确定是构建本学科的基础。作者通过对编辑活动的分析,提出了“出版化”编辑现象的概念,并认为编辑学研究的对象是“出版化”的编辑现象。同时认为把编辑学研究对象说成从“编辑工作”或“信息过程”,则前行失之狭窄,而后者又嫌宽泛。编辑学是一门研究“出版化”编辑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相似文献   

2.
关于编辑与编辑学对象及其概念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关于编辑与编辑学对象及其概念问题任定华,于泳琳【陕西】编辑与编辑学研究对象及其概念的科学界定已成为目前学科建设的“热点”与“难点”问题之一,也是编辑学研究深入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几年来有关期刊对此相继发表过不少文章,《编辑学刊》也组织了编辑概念的热...  相似文献   

3.
纵观时下的编辑学著作,无不将编辑一般理论和实际编辑工作作为主要表述对象。任火先生的《编辑独语》(以下简称《独语》)也提到:编辑学的位置就是多维交叉点上的应用学科,应用是编辑学的基石,应用是编辑活动的根本属性。然而《独语》还在应用研究中让人感到一种希冀,  相似文献   

4.
编辑学理论纲要(上)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1996年以来,中国编辑学会一直积极推动编辑学理论框架的研究。1997年9月,在宁夏银川市召开的全国编辑学理论座谈会上,出版界和教育界的有关专家学者提出了各自的理论框架,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若干基本问题上形成了共识。会后阙道隆同志写了《(编辑学理论纲要)构想》一文,刊发于《出版科学》1999年第l期。2000年初,中国编辑学会又先后召开两次座谈会对普通编辑学的建立和编辑学理论框架进行了讨论。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阙道隆同志认真采纳各方面的建议,研究多种媒体编辑活动的共性,对《构想》进行修改补充,写戍此文。全文根据近二十年来编辑学理论研究的成果.精练简要地论述了编辑学的研究对象、性质和学科地位、学科体系,‘以及编辑理论的内容和框架,阐明了编辑活动、编辑规律、编辑价值等基本范畴,探讨了编辑与读者、作者、传媒及社会的关系,是迄今为止对编辑学理论研究的较为全面系统的阶段性总结。  相似文献   

5.
图书编辑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目前众说纷纭,百家争鸣。《图书编辑学的研究对象商榷》,从图书编辑学的定义、对象与内容的关系上和有关观点进行了商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图书编辑学的研究对象是编辑图书之诸要素。  相似文献   

6.
略论编辑学的研究对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多年来,编辑学在我国的研究林林总总,生机勃勃。已经出版的以编辑学命名的著作至少已有50多本,发表的论文最少可以千计,其内容涉及编辑活动的历史和现状的方方面面,材料收集、整理的规模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分类排比的经验研究,已经达到急需对有关编辑学的研究对象、方法、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与创立等问题,用唯物辩证法从整体的理论水平做出全面系统的总结和概括。只有这样,才能使编辑学的理论研究和理论体系的创立,取得决定性突破和进展。任何一门科学都必须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编辑学的研究对象究竟是什么?这是编辑学的研究和编辑学能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存在首先必须回答和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在关于编辑学研究对象问题的理解上,众说纷纭,歧见甚多,至今还不能说真正得到了完满的解决。编辑学界的老前辈、编辑学研究的带头人之一邵益文先生曾经把这些众多的歧见概括和总结为具有代表性的五大类(每一类中仍至少还有3种~5种不同的理解和说法,详见邵益文所著《中国的编辑学研究》一书,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21页~27页)。第一类是“过程说”,即认为编辑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编辑过程”。第二类是“原稿说”即认为编辑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  相似文献   

7.
如何建立中国的编辑学,需要广大编辑同仁及出版科学研究工作者各抒己见,百家争鸣。本期“编辑学讨论”专栏发表的《全面理解编辑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一篇争鸣文章。该文对曾发表于本刊的某一论点提出质疑,并对当前编辑理论探讨中的某些研究方法提出了批评。  相似文献   

8.
《出版发行研究》创刊五周年了,初创伊始,正是编辑学研究勃兴之际。各家立说,各抒己见,见仁见智,可谓百花齐放。五年来,《出版发行研究》与兄弟刊物一道,推动和促进了编辑学的研究。时值今日,不少同志倡言,要深化编辑学的研究,就此而思,似有同感。我认为,重视经验材料的发掘和整理,是深化编辑学研究的题中之意。任何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赖以立论的基础是经验材料。罗竹风同志在为《书籍编辑学简论》一书所写的《序言》中说:“从建国以来编辑工作的实践中,抽引出其中大量带有规律性的经验,加以提炼、发挥,这就是编辑学的基础。”多年来,有关出版、编辑工作研究的刊  相似文献   

9.
艾东  吴志刚 《编辑学报》1994,6(4):232-234
也谈编辑学与编辑理论艾东,吴志刚编辑工作的理论研究(有人称编辑学)近几年发展很快,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目前已有《编辑学报》、《编辑学刊》、《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之友》、《出版工作》、《出版发行研究》等刊物为编辑学研究提供论坛;有关的论文和著作不...  相似文献   

10.
在《编辑界说之比较》、《编辑特征与编辑区分》二文中,本文作者已经论定编辑的特征就是“收集材料、整理成书”从这个意义上说来,编辑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物,一个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整体,理应成为编辑学的研究对象。在编辑学建设中,整体地认识和对待研究对象,有可能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学科基本问题,从而为编辑学的发展奠定牢固的根基。  相似文献   

11.
李频 《编辑之友》1995,(4):27-28
要加强编辑学范畴史的研究李频[郑州]近年来,笔者在撰写《编辑学家茅盾评传》的过程中,通读了茅盾的有关著作,惊异地发现茅盾不仅是中国现代杰出编辑家,而且是编辑学研究的先行者,颇有建树的编辑学家。早在三十年代,他即预言:“将来要是有人能够把所有的杂志按其...  相似文献   

12.
编辑学研究自80年代初在我国大规模兴起以来,硕果累累。据中国编辑学会负责同志的不完全的统计,到1999年底,在书名上带“编辑学”字样的专著、教材、论文集、词典、文摘等已出版七十多种。如果加上在书名上不带“编辑学”字样的编辑学研究著作,则要多得多。这些编辑学著作有通论性的,如《编辑学通论》、《编辑学概论》、《编辑学原理》等;有依媒体或学科性质分类的,如《报纸编辑学》、《图书编辑学》、《杂志编辑学》、《学报编辑学》、《新闻编辑学》、《广播编辑学》、《影视编辑学》、《科技编辑学》、《文艺编辑学》等。  相似文献   

13.
编辑学的基础理论,有待于深入研究。《开展比较编辑学的研究》一文,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新视野,希望有更多的研究人员运用比较学的理论方法,推动编辑学研究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4.
编辑学的研究对象来自编辑实践,它决定于编辑工作对象和编辑过程的性质。本研究的结果表明编辑出版系统,实质上是信息流通系统。编辑学的研究对象,本质是社会信息和社会信息过程。编辑学是关于社会信息的采集、控制、处理和流通规律的科学。  相似文献   

15.
任何一门学科的建设,都必须首先明确其研究的对象与学科性质,才能充分确立该学科的发展基础,找到其特有的研究方法。而在确定研究对象与学科的性质中,只有首先给学科的研究对象以科学的界定,才能确定其学科性质。因此,认识、揭示期刊编辑学的研究对象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谈一些看法以就教同仁。一、从有关的理论误区谈起我国编辑学建设的出现与兴起,还是从八十年代开始的。在这十年的研究中,关于编辑学研究对象的讨论,已经卓有成绩。唯其这十年还只是处在作为大学科的编辑学的研究阶段,因此还没有深化到对分支学科如期刊  相似文献   

16.
一、引论:当前两种普通编辑学理论体系的相互碰撞 构建公认的普通编辑学理论体系,是编辑学理论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这对各种传播媒体编辑人员提高理论自觉性,指导编辑工作的实践,对高等学校提高编辑学专业教育质量,培养未来的编辑人才,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辑学刍议杨家宽【上海】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出版事业空前繁荣,编辑学研究也方兴未艾。通过十余年不懈的努力,编辑有学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①笔者认为,在编辑学的研究对象中,应该列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辑学这一分支。该分支具有很多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8.
富有中国特色的编辑学研究,从历史上第一本《编辑学》著作出版,至今已整整60年了。在这曲折漫长的半个多世纪中,中国的编辑学研究都发现了什么呢?这里仅从编辑学学术理论方面的一些研究发现,说明编辑学已经发展成长为一门不可轻视、不可替代的人文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19.
编辑学的研究对象问题是编辑学领域中又一个引人注目的课题。十几年来,理论研究者对其辨析之激烈大概仅次于对“编辑”概念的争议。其原因当然是因为编辑学研究对象如不明确,真正意义上的编辑学就不可能成立,编辑学研究对象框定着编辑学研究内容,关涉到编辑学的任务、目的,一系列重要范畴以及理论体系的构筑,编辑学研究对象更与编辑学学科特征有着内在联系。而目前我国的编辑学还处在探索阶段,还是一门不成熟的学科,所以探索编辑学研究对象不能不显得特别重要。多年来,编辑学研究者见仁见智,在对象问题上提出了各种有益的看法,但经过多年编辑出版实践活动的检验和不同观点的对撞,我们可以看到,分歧少了,一些观点被淘汰了,另有些见解得到更多的支持和认同。 较早的几种观点认为编辑学研究对象是“整个编辑活动”,也就是“编辑活动的全部和整体”,“不仅指著作物转化为出版物的过程,而且包括著作物产生以前及出版物产生以后的全部编辑活动”。或者说是“各种编辑现象”。或者说“包括编辑工作的一切方面。宏观与微观、纵向与横向、历史与现实、全局与局部……”甚至著述活动、阅读活动也被囊括其中。我认为这些看法太浮泛了,姑且称为“泛化论”。这种“泛化论”的观点很难抓住编辑学的特殊矛盾,揭示  相似文献   

20.
需要建立什么样的编辑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刊2005年第2期刊登了任定华、杨忠民先生批评阙道隆先生《编辑学理论纲要》的文章,题目为《编辑学理论的构建应具有科学的、严密的知识体系》,对编辑学理论应包括哪些内容、编辑与编辑学概念的界定、编辑学的学科性质、编辑与文化的关系、编辑学研究中的哲学思考等五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作为回应,阙先生撰写了《需要建立什么样的编辑学》一文,进一步阐述了他对编辑学的学科建设的一些想法。希望通过这样的探讨,能够深化我们对编辑学的一些重要问题的认识。[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