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交通运输部门节能潜力和碳排放预测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刘建翠 《资源科学》2011,33(4):640-646
本文利用交通运输部门运输产品的历史数据和经济增长数据,运用线性回归方法,预测了未来中国交通运输部门的运输产品,在此基础上,测算了交通运输部门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并计算了潜在的节能能力。研究结果发现:①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交通运输量还会处于高速增长期;②伴随着交通运输量的快速增长,交通运输领域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也会快速增长,其增长速度均高于全社会的增长速度;③在2050年,中国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时,交通运输领域的能源消费占全社的比重、排放的CO2占全社会的比重分别是16%和14%左右,低于目前发达国家的比重;④通过对节能潜力的分析,发现交通模式的改变会增加能源消费量,而技术进步对降低能耗的作用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能源价格等因素对交通运输碳排放强度影响机制的基础上,设置了10个相关研究假设,并采用1988~2010年时序数据和层级回归方法对其进行检验,研究能源价格对交通运输碳排放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88~2010年我国能源价格的变化未对交通运输碳排放强度产生显著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建议政府综合采用多种政策手段,从促进交通运输结构优化和技术进步角度入手,通过交通需求管理和行为引导达到建设低碳交通系统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用数据包络分析法适于对投入产出系统进行评价的特点,充分利用其相对有效性思想及相关系统协调发展理论,建立了两系统间、三系统间及多系统间互为输入输出时的协调发展效度评价模型。这种评价模型可以对改变一个系统的投入而给其它系统的产出带来变化的情况进行分析。并就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在协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进而为有效促进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协调发展提出政策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也为探讨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协调发展问题提出新的研究方法和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4.
车体痕迹的特征主要和车体的材料物理特性、作用力的大小及作用方式有直接关系。因此分析判断车体痕迹的形成机理及特点,对确定事故性质和妥善处理事故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交通运输碳排放测度及未来减排情景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占整个社会碳排放量比重很大,并呈现迅猛增长的态势。私人汽车数量增加及公众出行的机动车依赖是近年来交通碳排放量迅猛增加的主要原因。文章通过建立交通运输碳排放模型,定量分析了1991-2010年20年间交通运输部门碳排放量,指出其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根据脱钩理论,预设碳排放增速与GDP增速之间的关系,模拟不脱钩、相对脱钩、绝对脱钩的3种未来低碳交通发展的情景。  相似文献   

6.
黄玉银 《今日科苑》2007,(14):198-198
介绍了目前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几个模式,分析了我国融资模式的特点,指出制定融资政策的关键问题是必须处理好政府投资与私人投资之间的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7.
交通运输行业是仅次于电力行业的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源,近年来各国对其“低碳化”发展的关注不断提高,运输产业如何承担相应的低碳减排责任,积极变革寻求一种绿色低碳的运输方式成为行业发展的热点问题。低碳多式联运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运输模式,通过综合多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优势可以有效降低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量,并逐渐被各大运输公司所关注。本文基于成本和时间双重约束下,将二氧化碳排放量纳入到多式联运研究中,通过碳价函数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换算为二氧化碳的排放成本,形成考虑整个运输过程的总成本,并在设定时间约束下,建立低碳多式联运优化模型,采用遗传算法求解,得出最佳低碳多式联运组合方式和路线,研究对基于企业层面如何建立多重约束下的低碳联运模式进行探索,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结论对于促进我国交通运输业供给侧低碳结构性改革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资源配置的区域碳排放指标分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科学合理落实国家下达各省"十二五"碳排放强度下降指标到省内地级及以上市(以下简称"地市")的分解和考核,从资源配置机制的基本原理出发,以广东为背景,在兼顾公平和效率情况下,重点构建以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新上重大项目、跨区域(地市)电力调度、经济发展水平和总体功能区定位等六个要素为指标的分解方法,得到广东省"十二五"碳排放指标分解方案,以期有效衔接广东省节能目标和能源总量控制目标等约束性指标。  相似文献   

9.
楼宇是中心城区产业发展的新空间和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同时也是全球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中心区域,杭州市下城区作为浙江省首个城区型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低碳楼宇建设是实验区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并被列入《下城区“十二五”低碳城区发展规划》。在对杭州市下城区进行碳排放总量测算的基础上重点剖析该区楼宇碳排放的总量及其结构,从节能减碳的视角阐述低碳楼宇建设的重要意义。在实地调研基础上系统总结杭州市下城区创建低碳楼宇的四大瓶颈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崔强  武春友  匡海波 《科研管理》2013,34(10):131-137
交通运输低碳化能力影响因素众多且相互关联,如何识别和区分其影响因素是学术界研究的焦点。针对传统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方法(DEMATEL)的缺点进行了改进,提出了适合于交通运输低碳化能力影响因素识别的RBF-DEMATEL方法,利用RBF神经网络计算目标指标和影响因素指标之间的权值来得到直接关联矩阵,然后利用传统DEMATEL方法分析交通运输低碳化能力的影响因素。本文利用RBF-DEMATEL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证实了方法的可行性,从而为提升交通运输低碳化能力提供理论支撑。RBF-DEMATEL方法丰富了影响因素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为有效地提取根本型影响因素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新型城市化进程伴随交通运输行业的飞速发展,随之带来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居高不下,近年交通运输行业节能降碳面临着艰巨的挑战。作为国家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地区大力发展绿色交通,建设长株潭地区节能和低碳城市群意义重大。本文研究表明长株潭区域构建节能低碳型交通系统具备较为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基础设施,新能源车辆应用推广等降碳举措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仍然居于较高水平,节能低碳交通系统建设任重道远。政府应高度重视交通运输行业节能降碳问题,推广绿色交通工具,引导人们选择低碳出行方式。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各个领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其中城市基础设旌建设是重要的部分。高速公路对于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因此,作为新形势下的高速公路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高速公路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交通运输经济发展以及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重要性,并对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管理内在意义进行分析,而后对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管理的关键进行相关探讨,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旨在与同行进行业务交流,以期为高速公路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专业方向定位、教学计划、教材、理论和实践教学方法、建立校企联合、毕业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解决的措施,仅供学院及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试论实现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阐述了低碳经济的定义、提出背景,并对低碳经济的实质、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为此,提出了四条实现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系统都可以抽象为节点与便组成的网络系统,尤其是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加深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网络的复杂程度也在不断加深,交通运输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交通作为中间的重要环节。因此交通运输网络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作为一项巨型的网络系统,我们应该全面并且深入的了解其内在运行机制与规律,从而提高交通运输网络的管理水平,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针对交通运输网络的复杂性进行简要分析,并且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论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探讨了交通运输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效应,指出交通运输应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及可持续发展应遵循原则和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7.
张宁  侯志强 《科技广场》2011,(4):135-138
低碳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对于飞速发展的旅游业来说,发展低碳旅游成为时代发展的诉求。文章介绍了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低碳旅游,以及低碳旅游在现实中的实现方式,阐述了低碳旅游的发展与生态旅游之间的和谐关系。旨在引导人们充分认识低碳旅游时代的来临,指导人们应用科学合理的旅游方式,开展旅游活动,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探讨了交通运输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效应,通过对各种运输方式在可持续性方面的比较,提出了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并结合我国实际,对我国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在预测中国交通运输需求量的基础上,量化设置了运输结构优化和交通技术进步影响参数,设计了基准情景、结构优化情景、技术进步情景、低碳情景,测算了中国交通运输的碳减排潜力。研究显示,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交通运输碳排放明显回落,若疫情逐步有效控制,交通运输仍将保持增长趋势,到2030年,中国交通运输技术进步的减排潜力为8.20%,结构优化的减排潜力为7.08%,低碳情景下减排潜力为14.45%。低碳情景下,公路民航运输碳排放显著下降,水路城市客运碳排放微降,铁路运输排放上升。公路、民航运输的减排潜力为23.71%、10.43%,公路民航领域是交通运输行业减排的重点领域;水路运输、城市客运减排潜力为2.76%、4.40%,技术进步可以抵消结构优化带来碳排放增量;铁路低碳情景的碳排放高于基准情景增加20.08%,是由于结构优化使得铁路货运周转量大幅提升,远超过铁路技术进步带来的减排效果,但对于交通运输系统整体起到了最优碳减排效果。  相似文献   

20.
基于低碳经济目标的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勇敏  曾刚  海骏娇 《资源科学》2014,36(5):937-945
碳排放控制与经济增长的双重目标倒逼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升级。从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的关系来看,经济增长方式呈现出绿色增长、棕色增长和黑色增长三种类型。本文利用1971-2010年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中国近40年经济增长方式的演变。笔者发现,1971-1977年为黑色增长阶段,1978-2001年为棕色增长阶段,2002-2004年倒退到黑色增长阶段,2005-2010年重新步入棕色增长阶段,中国优化经济增长方式的道路曲折艰辛。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短期内,中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互为因果,经济粗放型增长特征显著;但从长期看来,经济增长并不是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为了同时实现经济增长速度与碳排放强度下降的既定目标,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碳减排联合行动,贯彻落实"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战略部署,通过加快技术创新、要素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为早日建成"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