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中英诗歌及诗学思想的对比分析,旨在挖掘重审中国诗歌深层的隐喻概念和思想,并从跨文化和跨语言的角度证实西方隐喻理论的普遍认知观.研究表明尽管存在着中西文化差异,但在诗歌语言的基本认知观上已有共识.中国学术史上缺少隐喻研究的统一理论框架,但中国诗学传统从不缺乏对隐喻认知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2.
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普遍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思维方式。隐喻的翻译需要考虑两种文化在认知和思维两方面的异同。隐喻概念系统包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作为复杂的认知活动,文化隐喻翻译极其困难。为了解决文化翻译的难题,该文首先对认知隐喻的概念、文化特征、隐喻的起源、表达模式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文化隐喻翻译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3.
该文试图运用认知语言学隐喻理论,将韩中多义词“■/花”词典义项中由基本义派生的隐喻义结合语料进行对比,发现韩中两国人民在对“花”的认知方式上既有相同点,又因语言环境、社会历史的影响而产生不同。通过了解多义词词义的派生情况,以期为两国语言学习者在词汇的把握及使用上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中英禁忌语中的个性和共性进行分类比较,并从隐喻视角研究中英禁忌语异同的认知动因。运用隐喻理论探讨中英禁忌语之间一系列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的认知机制、隐喻模式、认知环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可为探寻中英禁忌语背后的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5.
《一九八四》中包含大量概念隐喻,而歌谣中的隐喻多次重复,与剧情推进和人物形象刻画紧密关联,但现有的研究鲜有涉及。该研究采用了董乐山和刘绍明的《一九八四》汉译本,对小说中三段歌谣的概念隐喻及其汉译处理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译者对概念隐喻的处理受到文化效果、文学语境和形式的制约。如果译入语的直接对应表达不能给读者带来相近的阅读体验,则可选择替换隐喻、非隐喻化、省略删减等处理方式。同时,针对诗词歌赋这类形式重要性较高的文本,形式的处理优先级可能高于其他因素。  相似文献   

6.
《对外大传播》2009,(9):7-7
以中国为主宾国的法兰克福书展尚未开幕,德语国家已经掀起了中国文学热。近日,德国、奥地利和瑞士举行“诗意城市2009:中国”大型文学活动。在萨尔茨堡、苏黎世、柏林、慕尼黑、法兰克福、莱比锡,甚至包括了只有10万人口的小城罗斯托克等11个城市原先悬挂商业广告牌的地方如地铁站、公交车站、商店、灯箱、街道等处都被换上了醒目的宣传中国当代诗歌的海报。  相似文献   

7.
由于日常用语在交际中使用最为广泛,也最能体现一种语言背后的文化信息,对语言使用者和学习者有着重大影响,我们有必要在跨语言跨文化交际和外语学习中,认真探讨常用语所代表的文化内容和思维方式,认清日常用语背后的文化逻辑,以便更合理吸收其背后所反映的思想与认识。由于中英文化的不同,这两种文化背景下的日常用语存在很多差异。该文通过举例方式探析中英文日常用语所体现的中英文文化的差异,力图找到存在诸多差异的文化根源。以中英文日常用语及其背后的文化信息差异探讨在外语学习中应该如何吸收英语文化中的积极内容的同时,坚守中华优秀文化在跨语言跨文化交际及外语学习中的文化主流地位,加强中华优秀文化的理解、传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8.
2021年7月28—31日,笔者从广西来宾出发,赴广西崇左参加关于崇左花山岩画及花山岩文化的调研活动,收集了大量图片、文本等一手资料。该文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认知概念隐喻理论,对收集到的花山岩画图片进行归纳、分析及总结,挖掘花山岩画文学作品中的隐喻及隐喻模式,试图深度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山岩画背后的民族文化因素,也试图对花山岩画文化的研究、花山岩画文学的再创造以及花山岩文化外宣推广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夏尔·戴高乐(1890年-1970年),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开创者,一生心系法国命运的杰出领袖。作为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其名如雷贯耳,其功不胜枚举,相关生平传记不一而足。不过,在夺目的政治领袖身份之外,戴高乐还有一重作家身份,其往往被领袖光芒所遮盖而鲜为中国读者熟知。该文通过梳理其在多部作品中对隐喻修辞的运用,从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分析作者的笔法特色,以期进一步解读戴高乐的文学修养和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语篇隐喻指那些以某一意象或属于同一语义场的意象群为构筑要件的诗歌,其中的隐喻意义是在整个语篇层面运作的,大致可分为语境独立型和语境依赖型语篇隐喻。中国古典诗词中语篇隐喻的翻译首先要持一种整体观,再现其中的隐喻意象和隐喻话语,保证译文本身是一个生机灌注的整体。针对语境依赖型语篇隐喻的翻译而言,为了弥补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的语境视差,还要以作者简介、加注、评论、文内补偿等手段提供必要的语境信息,以有效传达原诗的象征意义或语篇隐喻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该文考察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及大学4年中的变化,指出英语交际能力的发展主要受制于3个方面:对中国文化理解浅显,英语叙事能力不足,跨文化能力薄弱。并提出“中国文化素养—英语讲述能力—跨文化策略训练”的教学构思和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2.
在翻译过程中,原语文本脱离原语的认知世界和认知环境,转换进入译语的认知世界和认知环境,必然会受到译者认知心理和认知方式的限制,所以正确地理解原语的认知世界和认知环境是译者与原作者沟通思想、形成契合的重要前提。该文从认知隐喻视角探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概念结构,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分别从概念隐喻的三维度,即结构隐喻、本体隐喻、方位隐喻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总结不同隐喻特点及翻译方法,从认知隐喻视角探究翻译,研究隐喻的工作机制映射,总结出省略喻体、保留喻体、本体式翻译方法,旨为翻译实践提供更多思路,丰富概念隐喻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3.
我国文学的翻译产量丰富,但由于其接受度受译文质量,读者需求,读者接受心理等因素制约,文学外译时常面临困境,中国文化顺利走出国门堪忧。本文围绕诗歌英译中隐喻的接受问题,提出了隐喻的可及性建构这一概念,旨在解释隐喻翻译的可接受性。笔者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参与建构了隐喻的可及性。本文从本体、喻体具体化重构,语境细化,以及调动主体的体验性三个方面,讨论了隐喻的可及性建构方式,尝试为文化外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有一种意见认为,盛唐诗的情景关系基本上是分离的,本文的撰写受到这种意见的触发.第一部分首先就情景交融的内涵作了简要的总结和概括,接着论证王维诗在情景交融方面已达到很高层次,从而为中国诗歌艺术传统和民族特色的形成作出了贡献.第二部分将王维与其他盛唐诗人和大历诗人作比较,说明他们在情景交融方面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相似文献   

15.
赵亚莉 《职业圈》2007,(7X):102-102
通感作为一种独特的心理现象,贯穿于文学创作的全过程。在诗歌创作的构思阶段,通感作为诗歌结构的发展环节,虽不多见,但于结构构思中一经使用,马上使诗歌结构灵蕴生动,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相似文献   

16.
思维图在阅读教学中具有一定积极效用。认知诗学为英语文本阅读教学提供了一种崭新视角。该研究基于认知诗学的图式理论,对英语文本阅读的思维图教学实践进行对比实验,验证了思维图应用在英语文本阅读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根据认知诗学图式理论的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修辞图式的3个维度,发现学生完成文本阅读后进行思维图式巩固使其在文本认知的3个层面均比采用普通模式的学生具有显著优势,尤以语言和内容层面为主。英语文学文本阅读涵盖了一系列认知过程,而思维图以可视化方式融合和强化了相关认知图式。  相似文献   

17.
英语和汉语语篇的衔接方式有明显差异。汉语语篇的“意合”特点突出,通过意义和内在的逻辑关系组织语言;英语语篇“形合”特点突出,句子间依靠支撑、省略、衔接、替换等方式实现行文的流畅与连贯。英语语篇中的人称代词使用率要远高于汉语语篇。在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的过程中,如何选定人称视角,既保留原诗的语言特色和艺术张力,又符合英语语篇的衔接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该文分析了中国古典诗歌叙事主体指示词缺省的原因、效果和英译的困难,并提出通过规避、切换、被动语态及句式调整四种方式,适当保留叙事主体缄默,以更好地彰显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基于《中国日报》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报道,选取2021—2023年聚焦“粤港澳大湾区”的对外英文报道20篇,参照隐喻识别程序(MIP)识别考察有关“粤港澳大湾区”的表层隐喻架构。研究发现,《中国日报》通过使用“植物隐喻”“建筑隐喻”“交通隐喻”这些表层架构,激起了“中国是园丁”“中国是建筑师”“中国是驾驶员”的深层架构,阐述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构建中国良好大国形象。该研究为国内其他媒体与国外媒体展开有效话语互动,构建积极中国形象,提升国家话语权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胡丽娜 《文化学刊》2022,(9):236-239
郑谷是晚唐时期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对晚唐及五代宋初曾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郑谷的诗歌创作保存至今有三百余首,其诗歌均收录在《全唐诗》中。作为唐代晚唐诗人的郑谷,有着和晚唐时期文人一样的境遇,他的诗歌大部分除了展现自己对人生境遇的描写外,还从自己的经历和遭遇等方面去展现禅宗美学意蕴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甲骨文是中国文字最初的形态,而且具有比较成熟的体系,在现代汉语中仍有踪迹,为中华文明的绵延发展贡献了重要的力量。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强调语言形式、人类心智、外部世界之间的联系,对甲骨文的形意关系具有很强的解释力。该文从概念隐喻角度分析甲骨文字构造中的认知理据,研究发现:隐喻映射是甲骨文字构形的基本方式,华夏先民已经具备比较全面的隐喻思维模式。从概念隐喻角度解析甲骨文字形和字义之间的关系能够揭示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拓宽甲骨文研究领域,完善甲骨文文化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