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中国男篮在29届奥运会中与对手比赛的各项攻守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目前中国男篮进攻得分能力较弱,尤其是限制区内的得分和二次进攻得分能力及进攻篮板球的拼抢能力明显低于对手;中国男篮的抢断和防守篮板数量明显少于对手,而失误次数却高于对手;中国男篮由守转攻的节奏缓慢,前后场接应意识较差.  相似文献   

2.
通过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录像观察分析、数理统计对比等方法,对中国男篮与比赛对手在2018年亚运会男篮决赛中的整体实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进攻技术指标方面,中国男篮在三分球和助攻上表现较好,两分球和罚篮上与对手基本相当,但前场篮板上与对手存在一定差距;在防守技术指标方面,中国男篮在盖帽上明显优于对手,在后场篮板和抢断上两队相差不大,犯规上两者持平。但从整体实力来看,中国男篮要略优于对手,尤其是比赛中的三分远投能力和盖帽上明显强于对手。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土耳其世锦赛和广州亚运会中国男篮在篮板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土耳其世锦赛上中国队与对手在进攻篮板方面差异显著,中国男篮的防守篮板有很大提高;在广州亚运会上中国男篮在篮板上整体好于对手,但在与约旦和伊朗的比赛中,中国男篮与他们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4.
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北京奥运会和伦敦奥运会中国男篮的比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男篮无论是在进攻还是防守上都呈下降趋势,难以对对手形成有效的威胁;其中三分投篮数、罚球命中率和前场篮板下降最为明显。建议中国男篮在今后要提高身体对抗能力、在防守和进攻端的侵略性,注重核心队员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录像观察、技术统计、文献资料等方法对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参加的6场比赛从得分、投篮命中率、进攻篮板、助攻、失误等进攻能力,抢断、防守篮板、犯规等防守能力等技术指标与对手进行比较研究,为中国各级篮球队今后的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第29届奥运会中国和西班牙比赛实况录像为研究对象,运用观察法、比较分析法,分析了中、西男篮比赛,发现中国男篮在远投、抢断指标好于对手,但在中近距离投篮、篮板和体能等与西班牙男篮存在明显差距,这是中国男篮失利的根本原因。建议中国男篮应加强投篮技战术训练,提高投篮质量,同时加强篮板拼抢和体能训练。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第16届世锦赛中国男篮与对手6场比赛技术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男篮在前场篮板、二分球、封盖、抢断、助攻和后场篮板方面存在着差距,其中,前场篮板球差距尤为突出;在失误方面中国队有了很大改善与提高。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法、实地调研法,对第15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男篮与对手的全部6场比赛中在队伍结构和人员配备、突破、篮板、快攻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认为: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等方法,以参加第26届亚洲男篮锦标赛的中国男子篮球队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结果发现:中国男篮在身高指标上已经达到世界优秀球队水平,体重高于亚洲平均水平;进攻能力方面:中国队进攻篮板、助攻能力方面明显强于预赛对手,被犯规次数、失误与对手相当;防守能力方面:中国队防守篮板、抢断能力、封盖能力优于亚洲其它球队,犯规能力与其它球队相当。提出对策和建议,希望为中国队备战伦敦奥运会提供理论参考,为中国队今后训练所用。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比分析对第26届男篮亚锦赛中国队与其他参赛队后卫队员在比赛中的得分、篮板球、助攻等进攻能力,结果发现:中国后卫队员在场均得分方面与参赛队后卫队员有着显著性差异(P<0.05),罚球次数远低于其他参赛对手;篮板、助攻数都高于其他参赛后卫队员;中国男篮替补后卫与主力后卫之间的能力差距明显。针对研究结论提出加强进攻的侵略性及突破造犯规能力,积极拼抢篮板球和在以后的篮球训练中要注重对后卫队员全面性技术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意大利男篮国家队是中国男篮参加世界大赛的重要对手之一,2006年男篮世锦赛是最近的一次世界大赛,研究该队在第十五届男篮世锦赛中的表现可以帮助中国男篮更好的了解对手,从而更好的进行有针对性训练。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等方法,对意大利队各位置球员的进攻特点从效率贡献、得分构成、进攻时间、投篮命中率、投篮时机等方面进行了针对性研究,并从各球员优缺点和防守策略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议,为中国男篮备战大赛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2.
第27届男篮亚锦赛中国队在比赛中失利的因素主要表现在教练员与篮协的沟通不畅、阵容组合不够成熟稳定、投篮命中率、内线及罚球命中率低、进攻篮板球少、不能有效的限制对手得分等方面,提出反思惨败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正确认识后姚明时代中国男篮出路,增强球员对抗能力训练和提高队员攻防能力的训练,积极运动联合进攻和联合攻防的方式提高球队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通过2000-2001年全国男篮甲A联赛技术统计,对江苏南钢投篮技术,得分能力,得分形式,投篮命中率,篮板球,断球,封盖等技术与上海东方队进行对比与研究,分析江苏南钢队与上海东方队的差距。江苏南钢队在远投三分球、罚球命中率和抢后场篮板球技术方面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对亚锦赛中国男篮9场比赛中球员技术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男篮后卫球员得分能力不足,犯规较多;前锋球员进攻方式单一,以投篮为主,缺少突破;中锋球员表现较好,具有一定优势;中国队整体对篮板球控制较弱。  相似文献   

15.
运用数理统计和录像观察法对刘炜与第15届世界男篮锦标赛其他参赛国优秀后卫的技术指标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从整体看,刘炜的综合比赛能力与其他优秀后卫有较大差距;从单项看,他在助攻、前后场篮板球的拼抢方面表现优异;但在被紧逼防守时的个人进攻得分能力较差,防守时的抢断意识与能力明显弱于对手,而犯规次数则明显高于对手.为中国队在未来两年对他的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徐依松 《福建体育科技》2005,24(5):19-21,24
运用资料收集法和分析法,分析了中国女篮在第28届奥运会上与欧亚球队技战术对比,结果发现中国女篮与欧洲球队主要差距在投篮命中率、篮板球、助攻和抢断四项上,而战胜亚洲球队也主要靠上述四项。提出中国女篮未来劲敌在欧洲,而要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有所突破必须科学地进行大运动量训练,提高实战加强对抗,改变训练理念和提高阵容高度,以及后卫人材上要加强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通过对2009年男篮亚洲锦标赛、斯坦科维奇杯赛中国男篮的竞技表现分析,指出无姚男篮的不足及成因,对后姚明时代的中国男篮如何提高竞技能力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观察法、对比分析法,对中国男篮与对手在第29届奥运会比赛中的若干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队在罚球次数、罚球命中率、封盖方面稍占优势;篮板球、助攻方面差距不大;抢断、失误、总投篮次数、2分投篮次数以及投篮命中率方面与对手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9.
运用录像观察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法,从攻防两方面对第16届亚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比赛的技术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3分球命中率和助攻方面差异显著,中国队占有明显的优势;在2分球命中率、罚球命中率、篮板球和盖帽方面对手与中国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第28、29届奥运会上中国男篮技术统计进行分析和对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的技术指标进行比较,发现中国男篮虽然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与强队相比各类影响比赛胜负的因素均有较大差距。从比赛技术统计的结果分析可知,我国篮球队员综合能力与其他强队差距较大。文章旨在为CBA联赛更好的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