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对孩子的成长都极为重视,几乎投入了全部精力。同时家长对独生子女大多娇惯、溺爱,对他们的每一个要求总是尽量满足,“服务”到位。因而,十分舒适的生活和成长环境,造成了大多数孩子自信心不足、情感脆弱、兴趣爱好过于广泛、爱寻找刺激、崇拜暴力,意志不坚定,[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张筱艳 《考试周刊》2013,(2):194-195
<正>一、什么是溺爱每个家长都知道不能溺爱,但他们却分不清什么是溺爱,更不了解自己家里有没有存在溺爱的现象。在孩子成长的路上,存在着一个非常温柔的陷阱,而这个陷阱恰巧是那些过分保护孩子的家长挖的,掉进陷阱里的孩子,在大人的庇护下长大,逐渐丧失了自理能力。如此百依百顺的爱,其实就是溺爱。下面的案例是我遇到的,这些家长表  相似文献   

3.
“谁打你,你就打他”这种教育方式正在被为数不少的家长所应用。但仔细分析一下,虽然同持一种观点,他们的出发点却不一样。有的家长是溺爱孩子,不愿让孩子吃亏,所以让孩子狠狠还击。还有部分家长认为:将来的社会,科技发达,竞争激烈,不能让孩子从小就畏畏缩缩,必须有冲劲。我认为,溺爱孩子,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小霸王显然是不可取的,但同样,整天挥动拳头也不代表有竞争意识。将来社会虽是高度发达,对人才要求甚高,但同样也是文明的社会、法制的社会。我6岁的女儿被邻居的孩子打了,她说:“你这样不文明,要向我赔礼道歉。”并…  相似文献   

4.
不少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过于老实,因为过于老实的孩子容易吃亏受骗,但义希望他们拥有老实孩子的那种高洁品行。那么应该如何教育呢?  相似文献   

5.
学生缺乏上进心怎么办?泾县城关一小钟桂芳现在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弱点是缺乏上进心。什么原因呢?一部分是家长溺爱,造成孩子娇生惯养,怕苦怕累,依赖性强,还有一部分是些年青家长对孩子采取放任态度,造成孩子思想懒散,学习自觉性比较差。如何培养孩子勤奋...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对孩子的成长都极为重视,几乎投入了全部精力。同时家长对独生子女大多娇惯、溺爱,对他们的每一个要求总是尽量满足,“服务”到位。因而,十分舒适的生活和成长环境,造成了大多数孩子自信心不足、情感脆弱、兴趣爱好过于广泛、爱寻找刺  相似文献   

7.
家长如果只会一味满足孩子无休止的欲望,而没教会孩子良好操行,最终会导致孩子的堕落。在学校里家长不辞劳苦,替儿女参加劳动,这不是真爱,是溺爱。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劳动,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并通过劳动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同时也锻炼他们的意志。家长能替子女参加劳动,却不能替他们接受教育。常言道:“靠别人扶着走路,腰板永远挺不直。”“人生这首歌需自己作词、谱曲,并为之歌唱。”所以作为家长在对孩子付出爱的同时,应检讨一下是溺爱还是真爱,应该放手让他们去经风雨,毕竟他们生活的路还很长,难免会遇到困难,他们必须磨练出坚强的意志,去迎接人生旅途中的各种考验。家长们,清醒吧!要知道:溺爱不等于真爱!  相似文献   

8.
看了漫画,不禁感到好笑。那个杀鸡的人之所以可笑,主要是他对那只猴子过于溺爱。以至于不知道如何调教了。其实,漫画中的猴子不就是那些十分调皮.总是犯错误的孩子吗?杀鸡的人不正像一些溺爱孩子的父母吗?  相似文献   

9.
《大雪之后》这篇文章写的是在一场大雪之后,孩子们渴望能在雪地里快乐地玩 耍,可爸爸妈妈们怕孩子摔着了、碰着了,就不让孩子出来活动。作者对家长的这种溺爱 感到担忧,并呼吁家长应该给予孩子真正的爱。 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深有同感。爸爸妈妈们的心情我能够理解,他们望子成龙,总想 让孩子得到更多的关怀,过最好的日子。但他们不知道,这样恰恰害了自己的孩子。孩子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教师普遍反映:幼儿园教育工作更科学了,保育工作更到位了,但家长工作更难做了,“问题”幼儿也更多了。究其原因,是“问题”家长多了,随着独子家长的增多,幼儿家长的教育方式虽然主流是好的,但包办代替、溺爱、过分满足孩子的需要,训斥打骂孩子、对孩子期望值过高、过于重  相似文献   

11.
小学一年级的新生,在学习上容易遇到一些障碍,家长和老师应给予对症下药。学生懒怎么办?表现:一年级有些新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很差,别的同学积极思考时他们却懒得转动大脑;别的同学上课时紧跟老师的节奏,他却连书懒得翻。原因:因为家长的溺爱,孩子失去了自己动手动脑的许多机会,久而久之,脑子和手就“锈”住了。药方:一个四肢不勤的人不会是一个勤于动脑的人。需要孩子自己做的事一定让他们自己完成;孩子如果在学习中遇到难题,应该鼓励他自己解决。抵触老师怎么办?表现:许多被宠惯了的孩子上学后受不得半点委屈,他们抵触老师…  相似文献   

12.
孩子离家出走的原因很多。家长溺爱孩子,家长过度严厉,家长与孩子缺乏沟通,关系紧张,家长的正面影响不抵社会的他人的不良影响等,都会导致孩子一时冲动离家出走。这表面上看是孩子的问题,实质上原因都在家长身上。也许有人认为这样说太片面太绝对,但如果仔细分析,就不难看出,孩子的离家出走的确都与家长有关。孩子离家出走,孩子肯定有问题。具体原因各种各样:犯了错误、学习考试成绩不好、要求得不到满足、承受不了家长老师的各种压力等。他们惧怕自己的所作所为受到  相似文献   

13.
饶红群 《中国德育》2007,2(9):69-70
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现代家长在教育独生子女时到底该如何去做?1.关爱而不溺爱。很多学生从小到大,除了会读书以外一无所能。很多父母完全不明白对于孩子一生的成功和幸福,到底什么是最重要的。他们为孩子把一切都准备好,做饭、洗衣、打扫房间、接送上学、甚至帮孩子把铅笔都削好,就是忘了最重要的东西:  相似文献   

14.
朱卫 《早期教育》2001,(10):7-7
留心观察一下周围的幼儿,你会发现他们是多么的可怜!狭小的单元房常常就是他们的天地,他们日复一日地做着相似的事。如果独自行动,家长不放心;出门找伙伴玩,家长也不放心。成人的羽翼遮住了孩子天性所向往的自由天空,孩子几乎失去了与外界沟通的机会,他们旺盛的求知欲逐渐被家长的无知和溺爱所扼杀。  相似文献   

15.
有的家长对孩子期望值很高,自己节衣缩食,在物质和精神方面对孩子付出很多,但教育孩子的收效却不大。究其原因,关键是教育方法不当,主要有以下表现。物质给予多,心理关爱少家长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物质方面的要求,只知买营养品给孩子吃,却很少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指导孩子又缺乏理性,导致有些孩子出现胆小、懦弱、固执、自私等心理异常现象,只知被爱,不知爱人。溺爱放任多,严格要求少家长为孩子提供过于舒适的生活环境,对孩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中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那么独生子女,使家长倍感孩子的可贵,家长的普遍心态是生活上宁可自己苦点,也让孩子少受委屈,学习上则竭尽全力让孩子从幼儿园起就能接受最好的教育。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也给家长对孩子的过度宠爱提供了物质基础,使孩子处于一种极为特殊的地位,他们在家庭中被过度溺爱。这种对孩子过分的照顾和宠爱,使孩子失去了必要的锻炼机会。另一种情形是,家庭对孩子期望太多,造成孩子压力过大的伤害远大于溺爱,  相似文献   

17.
《顽皮娃娃》2011,(5):I0010-I0011
话题:“别人家的老人是溺爱孩子,而我家的老人对孩子过于苛刻。只要我3岁的儿子尿床了,他们就恶言相向。如果他在外面和小朋友发生争执.马上就要领回家里严肃训导。我现在非常担心孩子在他们的严格管教下丧失自主能力或者索性逆反。不知道问题是不是很严重.我该怎么说服老人?“  相似文献   

18.
<正>一、家长对幼儿心理健康关注的现状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忙于工作,疏于对孩子的照顾。而且他们把主要的经历都花在照顾孩子的生理健康上,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关注较少。也有一部分家长认为没有太大必要,甚至有的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不一样的时候,也没有进行太多的干预与治疗。很多家长溺爱孩子,只顾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生理成长环境,却忽略了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我也曾经询问过一些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与成年人,问了问他们的父母对他们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9.
《教育》2006,(8):34-34
在当下的中国家庭,“家长”是一个并不轻松的角色,因为这个角色里包含了太多的责任、烦恼、困惑——他们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孩子,为孩子的身心成长殚精竭虑、操心不已。他们每个人都有一套培养、教育孩子的做法,但每个人似乎都不那么自信。究竟怎样才是一位好家长?这几乎是一个有无数答案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王栋生 《师道》2004,(3):18-20
如果孩子们不懂得信任。有一次我问学生:“当你们出门时,父母对你们讲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学生们笑了,不说,我请他们说,大家都不好意思,异口同声地说是“外面坏人多”。是的,如今每逢孩子出门,家长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第二个问题:“小时候大人用什么吓唬你?”答曰:“老拐子”。——也难怪,社会有些邪恶现象是我们当年想不到的,尤其是在一家一个孩子的情况下,谁都怕孩子遭遇不测。我向许多送孩子上学的家长了解过,他们指着满街目中无人的汽车、摩托车和乱闯乱撞的自行车,无奈地说,他们宁可让孩子晚几年自立也不愿意孩子面临危险。当传媒批评中国孩子生存能力差,中国的家长溺爱子女时,可能应当先呼吁尽早健全社会法治意识,呼唤人们有爱的意识。但是现在我想提出的一个问题是:你自己意识中有没有很强的“防”的意识?“外面”的坏人多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