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戏》是初中语文的传统教材,历来倍受同行们的关注,评点甚多,但据笔者所见,其“评点”大多指向去赵庄场看戏的路上那一节,考题也多在该章节中选择。笔者却认为《社戏》最精彩的莫过于赵庄看戏那一节。下面分四点陈述浅见。1一波三折的情节“我”和双喜他们刚到赵庄,还“在停船的匆忙中”,便看见戏台上“长枪”和“赤膊”正在“打仗”,很对胃口,看来,不虚此行。双喜又及时鼓动“铁头老生能连翻八十四个筋斗”,且言之有据,“他口里亲自数过。”此时,孩子们的情绪已高涨到了极点,说不定已经作好了屈指数筋斗的准备。然而,寄予厚望的“铁头老生并不翻筋斗”,“接着走出一个小旦来,”除了“咿咿呀呀”,什么都听不清,简直是一瓢冷水泼来,使人扫兴。不过“我的意思却也并不在乎看翻筋斗”,而在于“蛇精”与“跳老虎”。小旦进去之后,“我”正在翘首盼望,但一不见“精”,二不见“蛇”,于是情绪继续下落。现在唯一的希望只有“买豆浆喝”了,然而,桂生所能办到的只能是“舀一瓢水”,此时情绪已低落到极点。“我”终于“支撑”不住,眼皮打架,“戏子的脸渐渐的有些稀奇”,且分不出他们的五官“有什么高低”。好在“花白胡子”走马上台救驾,“用马鞭打”“穿红衫的小丑”,于是“...  相似文献   

2.
生活中,儿童的兴趣点多半在游戏和吃上。在《社戏》中,鲁迅先生准确地抓住了儿童的这一特性,以儿童的眼光和口吻,叙述了“我”在平桥村与小伙伴去赵庄看戏的经历。小说以“社戏”为中心,按照“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的思路来组织全文。然而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其中的“吃”字也贯穿小说的始终:从起笔时的“这虾照例是归我吃”...  相似文献   

3.
《社戏》是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一篇,小说写了三次看社戏的过程,而第三次赵庄看戏则是小说的重点。通过与前两次看戏的对比,我们看到平桥村这个虽只有二三十户人家的小村庄却有着醇厚的乡情,真真的友情,浓浓的山水情,厚厚的母子情。  相似文献   

4.
在学习《社戏》这篇课文时,学生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它能成为名篇是不是名人效应呢?我没有觉得《社戏》妙在何处。“有何理由呢?”笔者问。“题目既然是《社戏》,那么内容就该着眼于写社戏嘛,但课文的‘正房子’似乎搞成‘偏厦’了:一开始略写‘我’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和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这是铺垫的笔法,我们理解;接着详写看社戏前的波折,为下文写看戏蓄势,我们也理解;然后详写夜航去看戏,借以烘托看戏的急切心情,我们仍然理解;可是,正当‘我’和少年朋友们的胃口被吊起来的后,课文写社戏又着墨不多,演的戏又让人大倒胃口,这就是…  相似文献   

5.
《社戏》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收入小说集《呐喊》。相比《呐喊》中《狂人日记》《孔乙己》《药》和《阿Q正传》等其它作品,《社戏》没有入骨鞭挞,也没有辛辣讽刺,有的是读后悠长、韵味十足的感觉。语文课本中《社戏》节选自鲁迅《社戏》原文,去掉了前半部分糟糕的看戏经历,只留下少年时鲁镇看戏经历,以少年"我"的视角,写出了一个脉脉温情的江南水乡世界。  相似文献   

6.
鲁迅一九二二年所作的小说《社戏》,题目上明白写出一个“戏”字,又取材于看戏的生活经历,然而这题既不关乎所看的戏的本身,亦不在看戏上。写看戏而又不写看戏:这就是《社戏》的艺术构思特色。作品写了两种看戏经历。先写在北京看京戏时所见,然后倒叙上去,再写幼时在鲁镇,去平桥村转赴赵庄看地方戏时所遇。述“今”是为了忆昔,粗粗一读,似乎是在写“没有看出什么来就走了”与“看到……好戏”的对比,但是再读之后,就会发现这两句被置于小说  相似文献   

7.
《社戏》是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一篇,是用第一人称写的,并采取了前后对照的结构。按照小说叙述的顺序,前半部分是写“我”两次在北京看戏的感受和印象,后半部分是写“我”小时候在乡下看社戏的情景。因此,根据这种结构特点,把小说中的三场戏联系起来进行对照性阅谈便更易于把握这篇小说,也更能理解鲁迅这样安排结构的匠心。  相似文献   

8.
×××同学问:《社戏》中塑造的一群农村孩子,具有什么特点? 答:《社戏》成功地刻画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留给读者印象最深的,是一群农家少年的形象。写得最鲜明突出的是双喜,其次是阿发、桂生。这些农家孩子聪明伶俐,胆大心细。“我”看不成戏,只会“急得要哭”,而双喜就想出了好主意,并且敢于“写包票”,还能举出足以让“外祖母和母亲也相信”的理由,终于使去赵庄看戏得以成行。  相似文献   

9.
《社戏》是一篇充满生活情趣的美文,作品通过记叙“我”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经历,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的可爱形象,再现了自由快乐的农村生活图景。  相似文献   

10.
课堂回放《社戏》教学实录一、补充材料,勾连课文师: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社戏》.请大家拿出老师发的补充材料.这是教材因篇幅的局限不得不删减掉的小说的开头部分,共十段.请边阅读边思考:“我”对看戏的态度怎样?生:“没有看出什么来就走了”,“我”对听戏没兴趣.  相似文献   

11.
《社戏》是教材中的传统名篇。小说写“我”十一二岁那年,随母亲在平桥村消夏时,和小伙伴们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童年往事。章篇幅长,全共40个自然段,近4000字。小说的中心事件是“看社戏”,但真正着墨于此的并不多,在看社戏的前后还写了其他许多事件,有钓虾、放牛、看社戏前的波折、看社戏途中的月夜美景、归航中的偷豆、看社戏后的余波、六一公公送豆等等。  相似文献   

12.
“吹”应读“chui”甘肃西峰三中张永红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第二册《教师教学用书》,对《社戏》一文“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一句中的“吹”字读音,课文评点部分这样写着“吹,念去声,chui,乐器吹奏声。”笔者以为有误。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相似文献   

13.
《社戏》是一篇充满生活情趣的美文,作品通过记叙我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经历,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的可爱形象,再现了自由快乐的农村生活图景。  相似文献   

14.
也谈“吹”的读音广西南宁二中洪珏《中学语文教学》1994年9期47页载文云: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第二册《教师教学用书》,对《社戏》一文“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一句中的“吹”字读音,课文评点部分这样写着“吹,念去声,chui,乐器吹奏声。”笔者...  相似文献   

15.
鲁迅短篇小说《社戏》描绘了一幅优美宁静,和谐快乐的生活画面.小说写的是“我”小时候在外祖母家和小朋友们一起去邻村看社戏的情景,描绘了月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几个生动场面,情景交融,充满了江南水乡的特色。本丈着重从环境美、人情美、故事美三个方面来展现《社戏》中作者所着力表现的美好的生活情景.  相似文献   

16.
看戏是《社戏》中的一个主要情节,它不仅占整个作品的大量篇幅,而且也写得最为传神。作为小说,题目既然叫《社戏》,把看戏当重点写,当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由于鲁迅先生的本意并不在戏,而在于"看",所以才为我们呈现出别开生面的"看"中之事、"戏"外之情。  相似文献   

17.
一、导入 师:经典的文学作品能带给我们美的享受、心的启迪、智的哲思,值得我们一遍一遍反复诵读.今天我们将一起再读鲁迅先生的小说《社戏》.也许,我们今天的品读能读出不一样的情味,不一样的思考. 二、重回乐土,忆乐事 师:大家还记得大致的情节脉络吗?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 (屏显.) 随母归省→乡间生活→(戏前波折)→(月夜行船)→赵庄看戏→(归航偷豆)→“六一”送豆 师:作者用一句充满感情的话概括了那夜的戏和那夜的豆.你能浏览课文找到这一句吗?  相似文献   

18.
读过《社戏》的人都忘不了文章的最后一句话:“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而《社戏》原文开头部分是这样写的:“我在倒数上去的二十年中,只看过两回中国戏,前十年是绝不看,因为没有看戏的意思和机会,那两回全在后十年,然而都没有看出什么来就走了。”  相似文献   

19.
王俊娟 《快乐阅读》2011,(20):177-177
《社戏》是鲁迅先生回忆儿时看戏的一场经历,整篇文章透露出浓浓的乡情。那淳朴善良的人们,宁静而古老的村庄,还有弥散着麦香的夜色,让人回味无穷。读《社戏》能让我们感受到那深厚的乡土气息。文章中说道,"一家的客,几乎都是公共的"可见村庄不  相似文献   

20.
正《社戏》是鲁迅先生众多作品中最富人情味的一篇小说,以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经验为依据,蕴含着浓郁的江南水乡的乡风民俗。乡风民俗是一种处于流动状态的文化形式,主要在民众的口传心授中得以传承,并影响着一方人情世故的好与差,值得在教学中关注探究。教学《社戏》时,笔者紧抓"我"看社戏的经过,引导学生真心体味了江南水乡人情的淳厚,再由江南水乡的"社戏"引申到陇原山乡的"会戏",从而让学生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