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我国的复姓和多字姓杜若甫目前汉族中在使用的复姓与多字姓究竟有多少?这方面尚无确切的数字。根据1982年大陆两千分之一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统计,以及其他有关文献资料,汉族中的复姓和多字姓只有200多个。可是从古至今文献上记载过的起源于汉族的复姓就有15...  相似文献   

2.
昃姓的由来     
昃姓的由来张茂荣在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城西山脚下,有一座“昃(Ze)家庄”,从这里繁衍出来的若干家昃氏子孙大都集中在博山附近地区。“昃”作为姓氏在全国唯此独有。《百家姓》及后来的《续百家姓》,收有单姓、复姓596个,但不见“昃”姓。最近10多年间陆续出...  相似文献   

3.
杨学勇 《寻根》2005,(4):19-22
我们一般所认为的“百家姓”中的诸姓,如赵、钱、孙、李等姓,实质上按姓的本意来说只能叫作“氏”,而不能称为“姓”。姓的成因只有一种,即“女生为姓”(郑樵《通志》)。真正意义上的姓(古姓)是不多的,见于《春秋》的有22个,顾炎武说:“言姓者本于五帝,见于《春秋》者得二十有二。”  相似文献   

4.
中华姓氏大观范世忠自古及今,中国到底有多少姓?至今尚无统一说法。《百家姓》有503个(一说560个);续《百家姓》1852个;明初吴沈编的《千家姓》收有1968个;《新编千家姓》选编了3107个;《中国人名大辞典》里搜集4129个;《中国姓氏大全》姓...  相似文献   

5.
如皋冒氏得姓本末辨兼论定居中原之蒙古族的来源冒舒一如皋冒氏在我国早期的谱牒学名著《元和姓纂》和通行的《百家姓》中并无著录。直到明嘉靖时凌迪知的《万姓通谱》和万历年间夏树芳的《奇姓通》两书问世,才开始出现冒氏,列为“奇姓”之一。冒氏始祖致中(东林),元...  相似文献   

6.
班姓探源     
李英斌 《寻根》2002,(5):104-107
据《中华姓氏大全》载,班姓来源有二说:一是楚国若敖(熊仪)的孙子 於(字子文)生后被弃于诸梦泽,吃虎乳长大,因虎有斑纹,以班为姓,《西溪丛谈》认为班应作“斑”;另一说是班氏为楚国令尹班的后代(见《风俗通》),《通志·世族》则云:班以名氏为姓,谓强生班,因氏焉。其实两说同出一源。远祖追根春秋时代楚国熊生熊仪,谓之若敖。其后有子文,子孙以为姓(不作“斗”,另有“斗”姓,为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姓氏。《宋史》有斗盖)。《史记·楚世家》称若敖出于芈姓。鬻熊之后,以熊为姓。熊姓的来源相传为黄帝有熊氏之后;另一说是周成…  相似文献   

7.
是姓探源     
苏慎 《寻根》2005,(5):96-97
是姓,是已有1800年历史的姓氏,《中国姓氏大全》将其列为“罕见姓”。据统计,目前全国是姓人口约有8000余人,许多县、市没有此姓,而在常州及其邻近的无锡、江阴、宜兴等地,是姓人口约有4000多人,可见常州的是姓为全国是姓人口的50%。  相似文献   

8.
郑金洪 《寻根》2008,(6):126-130
洪姓出自炎帝神农之后的共工后代,居住在黄河两岸,黄帝时起其首领就担任治理天下水利之官,被人尊为水神。江西乐平《洪氏家谱》载:“共工官者,共理百工之事也,子孙以官为姓。”洪迈《容斋三笔·共工氏》云:洪氏出于共工氏,本曰共,“后又推本水德之绪加水干左而为洪”。《元和姓纂》亦云:“共工之后,本姓共,后改为洪氏。”共加水为洪有二说:一曰颛项帝时,  相似文献   

9.
郑金洪 《寻根》2004,(1):121-124
黄帝正妃嫘祖生子二:一曰玄嚣,是为青阳(少吴);二曰昌意。昌意子高阳,继黄帝立,是为颛顼。《新唐书》和《元和姓纂》记载:高阳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皋陶,因在曲阜偃地生而姓偃。皋陶任帝尧大  相似文献   

10.
龚姓溯源     
田冰 《寻根》2007,(5):107-110
龚姓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古老姓氏,在当今中国百家姓排行榜上,位列第99位,总人口约有220多万。龚姓源头龚姓源头较多,按符合中国汉字渊源的传统说法,龚姓源于共,后共姓人为避难而改为龚,可以说共姓源头就是龚姓源头。据《元和姓纂》、《姓氏考略》、《通志·氏族略》等史料所载,共姓源头有六:  相似文献   

11.
采诗 《寻根》2006,(3):120-125
原始之姓当今社会,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而中国人的姓又都是从父姓,即延续父亲的姓。这和当今日本人以及英、美人的姓(surname)大体上一样。然而,我们中国人最原始的姓,即王充在《论衡·诘术篇》中所说的“古者有本姓,有氏姓”的“本姓”,却和今天的情景恰恰相反,则是从母姓,即延续母亲的姓。这从“姓”的字形、字义、字音上,可以得到一个肯定的答案。姓,在金文中写作“生”;“生”就是姓的本字。由谁生的,即姓之本义。后来加了女字旁,更清楚地表明它的含义。而且姓的读音起初也读作“生”。《说文》释姓曰:人所生也,从女,从生。由此可以…  相似文献   

12.
客家坛中,有一位作家,姓周名大,年过而立,出书二册,日《中国兰化》,日《神农》,皆获闽省省级大奖。圈外朋友连连叫好,业内同仁暗自称奇。  相似文献   

13.
纪永贵 《寻根》2007,(6):115-116
纪为小姓,在《百家姓》中排于第122位,从今天的人口普查来看,也未能进入一百大姓之列,但至今已分布全国,支流繁多。  相似文献   

14.
周书灿 《寻根》2012,(1):111-114
姓氏来源十分复杂。以卢姓为例,古代文献中就举出了几种主要的来源:1.齐太公后裔,以封邑为姓。《元和姓纂》卷三记载:“姜氏,齐太公之后,至文公子高,高孙,食采于卢,今卢县也,因姓卢氏。”《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通志·氏族略》记载与此相同。  相似文献   

15.
赵建之 《寻根》2004,(5):114-118
赵姓是我国古老的姓氏之一,也是在全国分布较广的姓氏。赵姓在《百家姓》中居第一位,按人口比例,赵姓为中国的第七大姓。  相似文献   

16.
(一)道教四大真人与四大天师《兼谈理学家罗从彦和颜钧)唐玄宗天宝元年《74年)追封庄子、列子、文子、亢仓子为南华真人、冲虚真人。通玄真人、洞灵真人,其著作称真经。传闻通玄真人文子姓李名《刑、肩两音),字计然,师事老子且教导范蠢,然则《文子》堪称最早阐释《道德经》的宝典。洞灵真人亢仓《桑》子或庚桑子,即《庄子·庚桑楚》之主人公。庚桑乃复姓,此篇介绍老胭之役《门徒》有庚桑楚者,偏得老阳之道。偏曲等于《天地》篇孔子批判汉阴丈人修浑滩氏道术未到家——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南宋林希逸误导陈鼓应教授错解这贬词为褒…  相似文献   

17.
正一、《魏书》、《宋史》与《初姓族谱》"初"在姓氏专著中没有收录。我国正史中自上古以来,直至清代以前,仅记载了两位初姓人物。据《魏书》卷四十二《列传》记载,"初古拔,一曰车辂拔,本名洪祚,世祖赐名。沉毅有器识,年始弱冠,司徒崔浩见而奇之……世祖南讨,以拔为都将,从驾临江而还",这是正史中第一次纪录该姓,此处所指初姓是皇帝赐姓,初古拔姓薛,后代延续薛姓。又,元代脱脱  相似文献   

18.
崔建华 《寻根》2010,(4):113-119
在现存的中国复姓中,“阳成”氏已经十分稀见,虽然通过互联网检索,的确能够零星地发现以“阳成”开头的人名,如2005年9月19日重庆农业农村信息网载:四川南充市“高坪区高坪镇北斗坪村阳成国、阳成俊等68位村民围着果树专家请教”;又如2006年8月21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里有一个受访村民叫阳成谷,家居四川南充市“西充县北斗坪村”,等等,但我们无法确定他们究竟单姓“阳”,抑或复姓“阳成”。  相似文献   

19.
任崇岳 《寻根》2014,(1):124-130
邓姓的来源邓姓源于邓国,是因国而得姓。邓国始受封于殷商时期,邓国立国之君是商朝高宗武丁的叔父,因封曼地而姓曼。《世本》说:“邓为曼姓。”《说文解字》:“邓,曼姓之国,今属南阳。”此后的典籍也多持此说。如晋代王羲之的《南阳邓氏族谱源流序》说:“而世族之所通显者,  相似文献   

20.
诸葛氏之祖籍在诸县张崇琛诸葛一姓之由来,说法颇异。或谓古已有之,如《世本》云:有熊氏之后,为詹葛氏。(《通志·氏族略》引)詹葛氏,有熊之后,宋景公时有詹葛祈,为大夫。(《元和姓纂》引)瞻葛氏,宋景公有大夫瞻葛祁,其后齐人语讹,以瞻葛为诸葛。(张澍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