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原始儒家文学教化说与汉武帝以后儒家教化说不同.今人对于儒家文学教化说的误解表现在没有领会原始儒家文学教化说的真正内涵。具体而论,一是将“温柔敦厚”与“思元邪”等同;二是没有认识到原始儒家文学教化说背后的天下观支撑在汉武帝以后的式微。  相似文献   

2.
文学的教化功能是教学活动的内在意蕴,是教学意义延伸的方向,也是课堂教学的立足点。学生可以因此得到一些人生思索,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奠定基础,同时也为课堂教学的意义延伸提供了中心点。一、朗读过程中教化意义的导申阅读是走近文学的首要途径,没有阅读,无法真正地走进文学,对文学语言的理解也无法得以实现,文学的教化功能也就无法在课堂立足。阅读是文学接受的方式,通过阅读,学生对课文的整体内容情感有了概括性了解,为进一步了解文学的语言形式以及藏匿其中最深层的内蕴思想,做了很好的铺垫。文学的教化功能潜藏在文学文本的各个层面,在阅读中,我们通过对字句的把握,找到通向城堡的路  相似文献   

3.
《莆田学院学报》2019,(4):61-67
阐述黄仲昭充分利用自身既是官员,又是学者、诗人的社会角色,在多个层面积极传播儒家教化理念。制度层面:通过行政权力推行儒家教化;史学层面:利用方志编纂强化儒家教化;文学层面:通过诗文创作传播儒家教化。  相似文献   

4.
"教化"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论范畴之一.作为一个悠久的范畴,"教化"范畴在价值取向上有双重意义,即强调文学的社会政治功用和对个体的伦理道德培养,两者又有着高度的统一,具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教化"是儒家功利主义文学观中的重要范畴,"教化"范畴带着功利主义的特征一直通向现代,至今还存活于中国现当代文论建构之中.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文学教化论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学教化论是贯穿于两千多年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史的一条主线,它以“诗言志”、“美刺”说、“文以明道”为核心范畴,形成具有教化特色的文学本质论,功能论,作家论,创伤论及风格论,从而构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文学教化论体现出中国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批判精神,其实质上蕴着强烈的古代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6.
赋比兴是表现手法,也是思维方式和创作方法,并与教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以教化为主导思想的文学原则下,小说也自觉地以教化为已任。赋比兴被广泛地用在小说中并促进小说教化功能的实现。但是,过分强调赋比兴与教化关系在某种程度上会导致小说人物扁平化,情节模式化等不足。  相似文献   

7.
"雅"是中国诗学审美范畴,其审美内涵在先秦文化的土壤里诞生,与儒家诗学之教化观念存在密切联系。"诗教"是儒家诗学理论的重要概念,指诗的教化作用和社会功能。儒家学者从《诗经》的性质、内容、社会功用等总结出的一套文学主张,诸如教化意义、讽谏作用等,在文学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内化为"雅"文学之评判标准。"雅"之审美内涵具有鲜明的儒家伦理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8.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表达了自己完整的文学教育思想,对文学服务于社会的功能和文学的教育教化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他又极为重视文学自身讲究美和以美感人、以美化人的特点。刘勰把文学的德育教化作用和美学美育作用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为当时逐步走向独立发展的文学指出了一条基本正确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明清江南文学既是宋元文学之深化,又是近代文学之预演。明清时期士商的融合培育着新的商业文化,表现为非儒观念与民间文化的结合,雅俗文学的对流互动成为时代的显著现象。明清文人以言情为最主要的写作策略,言情以张欲,言情以反理,言情以明性,其作品内容包含着雅与俗的分合消长,娱乐与教化的彼此纠结,最终达成言情以启蒙。讨论主要从三个层面展开:一是文学形态层面,即雅与俗之分合,娱乐与教化之消长;二是文学主题层面,表现为从"原欲"到"情本"的跨越;三是文学精神层面,江南区域之文学经典高扬启蒙大旗完成对雅与俗、娱乐与教化的双重跨越。  相似文献   

10.
梁启超的文学启蒙思想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及文学的深刻影响,中国文学的教化传统、传统的启蒙精神乃至佛教文化都成为其文学启蒙思想建构的宏富资源,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文学资源是其文学启蒙思想得以形成的根本。  相似文献   

11.
舜歌《南风》,不仅真实记录了民风民情,也寄寓了自己从“风”中所体察到的民风民情。他的实践是一个最好的典范,确立了中国文学重在反映风俗民情的特点。孔子从这一特点出发提倡“观风”,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学的“观风”传统。舜帝命乐官夔典乐,明确提出要用诗乐来“教胄子”,从而开创了中国文学的教化传统。“观风”和“教化”是文学目的论,与目的论相联系文学方法论则是“美刺”,舜文化为这一传统树立了一个批评标准。  相似文献   

12.
由于文帝、炀帝的提倡,隋代的儒学繁盛一时,与之相对应,隋代的文学观念也渗透着儒学的影响,大抵强调文学的经世致用及教化意义。这一时期不同阶层人的文学观念呈现一种过渡特征。  相似文献   

13.
娱乐与教化乃是文学与生俱来的基本功用,两汉文学在统治者的有意为之下形成了赋以说教、诗以娱乐的分流,然而文学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两汉文学更多地呈现出来的面貌是:汉赋寓讽反劝,汉诗寓教于乐.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文学的起源远早于儒学的形成,但就保存下来的文学遗产来看,儒学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认为“文以明道”、“文以载道”、“作文害道”。儒学成为中国文学的重要内容。中国文学最显著、最本质的特征之一是文学为政治教化服务。  相似文献   

15.
市场化背景下的文艺作品创作更大程度上受到商业因素的影响,消费的趣味性盖过了以往文学的启蒙性、教育性.面对文学功能丧失的严峻形势,我们有必要以严肃的态度来重新审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和教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杨青 《文教资料》2014,(29):45-46
《纪闻》是唐代一部从志怪向传奇过渡的小说集,其中许多志怪故事已经明显不同于魏晋志怪小说,它们不再像魏晋时期志怪小说十分重视教化作用,反而具有较强的讽刺意味,小说文学趣味也有所增强。与魏晋志怪小说相比,《纪闻》体现了唐代志怪小说一些新特点:淡化教化色彩;传递讽刺意味;凸显现实内容;注重文学趣味。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文学的功能和价值都发生了改变,文学阅读成为一种消费。文学与以往相比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文学的功能从启蒙教化到娱乐享受,文学的价值从认识价值到消费价值,从为人生而艺术到为消费而艺术。由于这些文学特点的转型,学生传统阅读方式受到极大挑战。  相似文献   

18.
尚云碧 《文教资料》2006,1(13):128-129
文学教育的传统在中国渊远流长,但当代大学教育正在或已经改变了文学教育的宗旨,相当程度上把重点放在一种可替代的知识的传授上,而非思想与人生体验,而且它正趋向于专门化和职业化。作为道德教化和人格培养的文学教育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沈从文在从事小说创作的同时也写下了大量的批评文字。较之同时代的文学批评家,他的文学批评有其独到之处。他站在文学求真的立场上反对文学的政治化和商业化,主张回归文学的自然本性。文学的求真是为了表现文学对人一种向善的力量,起到一种精神教化的作用。同时,在求真扬善的文学批评中,他也一直在追求着文学的审美特质。  相似文献   

20.
一直以来,人们对作家对于创作的责任感的问题争论不休。而萨特的"文学介入说",则很好地诠释了文学的教化作用与美学作用其实并不是完全相对的,意义与美感可以完全融为一体并交相辉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