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问题情境就是呈现给学生刺激性的数学材料信息;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创设数学问题情境的主要方法有:①创设现实问题情境;②创设过程式问题情境;③创设游戏问题情境;④创设实验问题情境;⑤创设悬念问题情境;⑥创设类比、猜想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2.
黄鲁郑 《科教文汇》2012,(36):106-106,108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更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强烈欲望.培养小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发展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若干小学低年级段数学教学案例,分别从创设故事性情境、生活化情境及问题情境等方面,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与自己数学教学的实践,从创设生活问题情境、以感导学,创设趣味问题情境、以趣引思,创设悬念问题情境、以疑激思,创设实验问题情境、以动启思和创设讨论问题情境,以说促思等五方面,举例说明在课堂教学中,因难见巧,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几种方法,并阐明在今后数学教学中,创设数学问题情境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息息相关,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4.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能有效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思维,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可以通过设疑问难创设悬疑化问题情境,借助动手操作创设活动化问题情境,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5.
刘红 《科教文汇》2009,(14):73-73
问题情境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而且能引发强烈的探索欲望,它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的关键环节。培养学生数学探究能力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必不可少的前提,而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6.
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多方面的作用。巧设有趣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开放性课堂情境,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设直观性课堂情境,能够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数学概念;创设问题情境,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7.
曹火强 《科教文汇》2009,(2):139-139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中心,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对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方法的改革入手,从培养创新意识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教学内容的变通和创新、情感教育能力及鼓励学生打破常规等方面来培养数学创新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9.
发展学生探究能力是培养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措施,数学教学要充分利用学科优势,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需求,落实“育人为本”方针,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本文从创设探究性问题情境、让学生掌握探究方法和开展广泛的数学联想就发展学生探究能力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为了更好的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所进行的提问,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知识,对于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素质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分析目前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关键在于问题的创新设计,因此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教师必须创设具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主动探究,从而养成优良的创新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2.
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应有之义。问题情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和具象的实际问题关联起来,对于导学促思具有重要作用。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学中的常规手段,但是以往教学中并未充分发挥其作用。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了"想"和"做"的空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问题情境的创设要与具体的课程内容相融合,符合各模块知识点的特征。以下结合初中数学教材中的课程内容,探讨在教学中应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13.
徐爱娟 《中国科技信息》2007,(18):296-296,298
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数学中的创设性思维又是数学思维的品质。如何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一个广泛而值得探讨的课题。我就在数学教学中的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谈谈自己几点做法:一、创设和谐情境,激发学生乐思。二、创设辩论情境,诱导学生善思。三、创设探索情境,引导学生会思。四、创设成功情境,促使学生爱思。  相似文献   

14.
林太莉 《科教文汇》2012,(12):99-100
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必须从一年级数学入门教学抓起,着重抓好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有意识创设活跃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5.
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意识的创设教学环境,培植形象思维能力;创设情境,培养创新能力。而数学课堂教学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的民主自由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以兴趣、情感为基本内容的心理动因,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科学探究是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能激发学生探究意识的问题情境,将新知识置于问题情境当中,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设问题情境是影响学生学习化学课程的重要因素,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项有效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7.
符进才 《科教文汇》2008,(19):100-100
本文从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方法的改革入手,从培养创新意识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教学内容的变通和创新、情感教育能力及鼓励学生打破常规等方面来培养数学创新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8.
2012年新的课程标准中提出,学习数学、体验数学离不开具体生动的情境创设。好的情境创设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强烈愿望,还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要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理解数学,感受数学,懂得数学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创设有效的情境。情境对于数学教学而言,不能用华丽的包装来做简单的形容,而是实实在在的数学教学活动。小学数学课堂不能缺少创设有效的情境,有效的情境必须建立在小学数学课堂之上。  相似文献   

19.
杨薇 《科教文汇》2014,(21):118-119
从“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这课实例出发,优化知识的形成过程,创设趣味性、探索性的问题情境,经历一系列的数学发现、数学探究、数学创造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探究的激情与愉悦,进而培养他们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从"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这课实例出发,优化知识的形成过程,创设趣味性、探索性的问题情境,经历一系列的数学发现、数学探究、数学创造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探究的激情与愉悦,进而培养他们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