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学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继承者,要充分利用儒家"仁爱"精神特有的精神价值和生命力来影响、教育当代大学生,以塑造其高昂的人生格调,培养其有为的人格精神.公民道德是以法治为基础的国民道德,其精神实质是在确认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基础上倡导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公民对于职业劳动双重属性的自觉把握,要求实现自为的存在与为他的存在相统一.三个文明同时抓,是保证公民道德教育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实施安乐死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有助于尊重患者的生命权利,维护死者家属的利益,有利于医学诊断水平的提高和医生职业责任感的增强.其在一定限度的存在对社会、患者本人及家属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校道德建设中要把握好几个关节点:即切入点,道德意识的教育和培养;支撑点,道德行为的养成教育:突破点,由学生干部影响带动广大同学;着力点,自律与他律的有机结合,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3.
“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贡献,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以德治国”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认真贯彻和实施。同时,还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因此,一方面需要社会用正确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来教育其各个层次的成员,并使其明确道德上的善恶标准;另一方面,更需要社会在进行道德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注重个体践行道德能力的培养,做到两者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5.
论孝悌道德与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孝、悌是调谐家庭成员关系的道德范畴,在中国传统道德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它在培养人的思想品德方面曾起了起始和基础作用。今天,由于孝道观念的淡化,孝道教育的弱化,大学生孝悌道德出现滑坡,因此,加强孝悌道德教育,对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道德在本质论上不能简化为一种规则或规则系统,而应在理论上和现实意义上确定为一种价值或价值系统。作这样的理解和界定,才可能深入把握道德冲突、道德失范、信仰迷失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在理论上必须加以阐明的问题,也才可能对道德教育的实效作理性的审视,从而能够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出方法论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论“德治”思想指导下的校园道德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城 《教书育人》2001,(14):18-19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以德治国。”“以德治国”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我国社会经济步入新发展时期所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重大发展。领会这一思想的深刻内涵,并用来指导我们学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一、“德治”———思想政治工作“解惑”的思想武器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就是使我们的大学校园充满各种各样的困惑。一…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道德建设的民族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具有民族性的特点。每个民族的道德是该民族成员所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其民族性特点十分明显。少数民族道德的民族性表现在地域性、交融性和宗教性等方面。只有从少数民族道德本身已有的特性出发,才能走出一条少数民族道德建设的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9.
公民道德建设的实施需要道德示范群体,体育已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大众传媒使体育行业成为公众行业,这使体育行业道德建设发挥示范作用成为必然。体育道德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已经发挥了重要影响,证实了体育行业道德建设发挥示范作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11.
论公民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继承者,要充分利用儒家"仁爱"精神特有的精神价值和生命力来影响、教育当代大学生,以塑造其高昂的人生格调,培养其有为的人格精神。公民道德是以法治为基础的国民道德,其精神实质是在确认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基础上倡导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公民对于职业劳动双重属性的自觉把握,要求实现自为的存在与为他的存在相统一。三个文明同时抓,是保证公民道德教育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实施安乐死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有助于尊重患者的生命权利,维护死者家属的利益,有利于医学诊断水平的提高和医生职业责任感的增强。其在一定限度的存在对社会、患者本人及家属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公民道德教育是提高全民道德素养的一项基本工程,也是各国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一种趋势。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势必成为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本文将高校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现状进行探析,目的是为高校道德教育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使公民道德教育与高校德育切实的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在契合为切入点,全程融入强化认同、传统德育内容与现代公民精神衔接、传统德育方法向现代公民道德教育方法转换、公民道德教育资源融合与更新公民道德教育的建构策略与实施路径,是当代中国公民道德教育的切实之举.  相似文献   

14.
在新加坡儒家伦理思想与现代公民道德教育得到了完美结合,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新"八德"和五大共同价值观即是对儒家精神进行的现代意义上的转化和升华。新加坡在儒家伦理思想与公民道德教育的结合方面所做的有益探索,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从三个方面对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进行了较全面的探讨 :(一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产生的道德哲学基础 ;(二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仁爱、孝悌、道义与利益的教育 ;(三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主要进行的原则和方法是重视道德知识的学习 ,做到因材施教 ,并在此基础上重视主体的主观努力和修养自觉  相似文献   

16.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思想政治工作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教育大学生.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信仰观;在高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来凝聚大学生。引领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在课内外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来激励大学生.引领大学生形成自强不息、勇于拼搏的精神状态;在高校德育中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来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引领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高尚情操。  相似文献   

17.
公民的本质精神与公民道德教育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的本质精神体现在公民实存的历史和发展中,古代社会确立了公民的基本内涵,近代社会发展了内涵丰富的公民精神。我国公民道德教育是传统道德教育实行转向并回应现代公民精神缺失的一种建构性策略,公民道德教育所要建构的就是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相契合的体系。公民道德教育是以公民为对象,以培养“德性公民”为目的,以实现公民精神为宗旨的社会系统工程和终身教育体系。公民道德教育体系的建构不仅要以公民的本质精神作为着眼点,而且要针对公民本质精神在当代社会的实存状况,确定公民道德教育的重点内容和有效途径,并将建构的关键点放在提出实践措施上。  相似文献   

18.
试论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伦理道德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伦理道德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高等职业院校开展渗透式的伦理道德教育是完善专业教育内容和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必要手段。从确立与专业相关的伦理教育目标、开设职业伦理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伦理道德教育,有助于学生基本伦理准则的确立和应用性伦理道德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德育体系,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和谐德育建设工程,涵括非道德秩序建设工程、“三个文明”发展建设工程、公民全面素质建设工程、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程等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和谐德育建设工程的实施,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找准工作的切入点,抓住工作的着力点,务实工作的立足点,把握工作的落脚点,努力形成全社会、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整体育人的格局,推动社会主义和谐德育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决定了高职德育工作的特殊性。高职德育具有内容实用性、形式多样性、方法渐进性等特点。目前,高职德育工作存有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识有偏差、学生价值多元化、教师队伍素质不高、德育形式单一、德育评价方法单一等问题。创新高职德育工作可以从树立就业导向的德育观念、创新德育内容、拓展德育渠道、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创新德育评价机制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