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劳动力流动与产业集聚和扩散存在密切的相互影响关系,尤其是自新经济地理学将产业空间分布纳入主流经济分析框架开始,劳动力流动对产业集聚和分散的研究逐渐朝着更加接近现实经济的方向发展。在回顾相关理论背景和模型的基础上,对劳动力流动、产业集聚和扩散之间相互影响的理论和经验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并对文献进行简要评论。  相似文献   

2.
城市高等教育资源集聚水平的变化能较好地反映不同时期高等教育资源的流动。文章通过对我国2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高等教育资源集聚水平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探讨发现,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呈多中心结构分布,主要可分为国家高等教育中心、国家高等教育次中心、区域高等教育中心、省域高等教育中心和地方高等教育中心五个等级;在样本期内,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整体向西南、西北地区扩散,其中高等教育主体性资源主要向西南地区的省域及以上中心城市扩散,成果资源以华东地区为核心,向西南、西北地区的国家次中心城市扩散,品牌资源空间差异变化较小,路径依赖特征明显;此外,东北、华南、西南和西北地区高等教育资源集聚格局仍处于初级的中心城市极化阶段,要素的外溢效应不明显,一体化的高等教育资源集聚体系尚未形成,属于典型的"寡头型"集聚方式。  相似文献   

3.
新经济地理学为研究劳动力空间流动对区域差距的影响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对有关劳动力流动、产业集聚与地区差距的理论模型和经验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新经济地理学在解释中国劳动力流动与地区差距现象中存在着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劳动力资源丰富是中原地区工业化的比较优势,保障中原地区的劳动力有序流动和有效供给,使之形成与中原经济区建设之间的正反馈机制,是中原地区加快工业化发展的关键所在.为了实现这一机制,在中原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应该注重承接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产业转移,在产业布局上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注重对劳动力的吸纳,引导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发挥比较优势,促进中原经济区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劳动力流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由来已久,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很多,科学技术可以说是其主要的推动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与劳动力流动日益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本文仅就我国古代科学技术与劳动力流动情况进行研究,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经,以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劳动力流动为纬,对二者的双向互为的关系加以梳理,作为今后发展科学技术及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可以借鉴的宝贵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6.
在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流动是一个普遍的经济现象。剩余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的流动,就能提高了两部门的生产规模,促进了两部门的经济增长。对劳动力流动的经济分析,能够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收益率上升新解:劳动力流动制度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劳动力流动制度的角度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收益率逐年上升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我国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增强了受高等教育者的工作努力程度,进而使高等教育的生产效应得到释放,另一方面我国劳动力市场逐渐从分割走向统一,增强了劳动力的流动性,使高等教育的配置效应得以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8.
劳动力流动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文章主要通过对国内外一些劳动力流动理论的综述,分析了劳动力流动的现象、原因和经济效应,并针对我国目前劳动力流动的一些问题,分析了原因,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劳动力流动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文章主要通过对国内外一些劳动力流动理论的综述,分析了劳动力流动的现象、原因和经济效应,并针对我国目前劳动力流动的一些问题,分析了原因,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按照传统经济理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是,现实情况却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规模和城乡收入差距同时扩大。以往的研究往往只做了定性的研究,运用规范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二者进行了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显示劳动力流动规模和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并且估计出城乡收入差距对劳动力流动规模的弹性是0.0377。城乡收入差距是促成劳动力流动的格兰杰成因,但反之却不成立。  相似文献   

11.
依据2001-2007年全国分省区面板数据库,利用最优基本模型探索方法,定量分析了我国当前受高等教育劳动力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及其地区间差异。结果显示,东部地区受高等教育劳动力的作用更为显著,而在中部其作用程度却低于西部,并就全国总体来说效应仍然处于很低的水平。说明相对于规模而言,使受高等教育劳动力内部结构与经济发展相匹配和建立受高等教育劳动力作用发挥的机制更为迫切。此外,人力资源中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在现阶段更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与就业的性别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有利于促进正向社会流动,对我国社会阶层分化和变动起到重要和特殊的积极作用。通过对高等教育促进正向社会流动策略的研究,有助于更多社会中下阶层接受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从而实现自身的正向社会流动。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缩小社会阶层高等教育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查发现,出身于较高阶层的子女拥有较多的入学机会;公办高职院校中各阶层子女入学机会盖异最小;拥有较多家庭文化资源的子女获得更多的入学机会;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各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伴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向大众阶段发展,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5.
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流动是由于产业间收入的差异的刺激而造成劳动者对高收入的向往和行为取向,与农村劳动力的剩余状况没有直接关联;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由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一部分劳动者被排挤出劳动岗位成为闲置的劳动者需要转移到其他行业;对此理论和实践都足以证明两者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澄清两者关系的目的在于引起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的高度重视,而不能被自发形成的农工潮现象所迷惑,从而切实制定相应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被动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原因主要有高等教育科类结构自身稳定性、计划经济体制根深蒂固、劳动力市场发展滞后等,变被动适应为主动适应的措施是改善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状态、高等教育科类结构调整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培育和提高劳动人才素质的高职教育的性质与任务,决定了高职教育的基本教育内容主要体现在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两个方面。体现高职思想道德教育特色的职业道德教育,是以培育科学劳动观为主旨的,它必然要求以科学劳动观作为高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线。  相似文献   

18.
吴克明 《教育科学》2007,23(1):10-14
从劳动力流动制度的角度看,我国90年代以来教育收益率逐年上升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我国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增强了受更多教育者的工作努力程度,进而教育的生产效应得到释放,另一方面我国劳动力市场逐渐从分割走向统一,增强了劳动力的流动性,使教育的配置效应得以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