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直至化归为一类已经能解决或者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的过程,因此,高考十分重视对化归和转化思想的考查.要求考生在化归与转化思想的指导下,针对面临的数学问题,实施或转化问题的条件,或转化问题的结论,或转化问题的内在结构,或转化问题的外部表现形式等行动策略去灵活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1化归与转化思想的考查回顾相关研究表明,高考重点考查的化归方法包括:  相似文献   

2.
我们遇到问题时 ,在对问题作细致观察的基础上 ,展开联想 ,以唤起对有关旧知识的回忆 ,把待解决或未解决的问题 ,通过某种转化过程 ,归结到已经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中去 ,最终求得原问题的解决。这种方法称为归与转化的思想方法。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方法是数学学习中最重要的思维方法 ,数学知识的掌握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由新知向旧知化归与转化的过程 ,学会了转化就等于掌握了数学学习的主动权。一、化归与转化思想方法的三个基本要素1.化归对象——把什么元素进行化归。2 .化归目标——化归到何处去。3.化归途径——如何进行化归。例 1 …  相似文献   

3.
化归是指对问题进行变形,转化,直到把它化归为某个已解决的问题或容易解决的问题,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是指在研究解决数学问题时采用某种手段将问题通过变换使之转化,进而使问题得到解决的一种解题策略.一般是指化复杂为简单,化难为易,将未知化为已知,等等.高考十分重视化归与转化思想的考查,要  相似文献   

4.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常遇到一些问题直接求解较为困难,须将陌生问题通过化归与转化,归结为一个比较熟悉或比较简单或已经解决的问题来解决.这就是所谓的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常遇到一些问题直接求解较为困难,须将陌生问题通过化归与转化,归结为一个比较熟悉或比较简单或已经解决的问题来解决.这就是所谓的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方法.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目标是一致的:将问题变得简单、容易、熟悉,达到解决问题有利境地,  相似文献   

6.
所谓化归与转化思想,就是把数学中待解决或未解决的问题,通过观察、分析、联想、类比等思维过程,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变换、转化,归结为某个或某些已经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最终解决原问题.化归与转化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思想,数学中一切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化归与转化思想,如数形结合思想体现了数与形的相互转化,函数与方程思想体现了函数、方程、不等式间的相互转化,分类讨论思想体现了局部与整体的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各地中考中,直接考查基本知识的题越来越少,但对这些试题做些适当的转化或化归便能解决.解此类题时,要善于把问题化归或转化为自己所能解决的问题或已经解决的问题上.化归与转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显得非常重要,同学们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进行积累,以便在做题时做到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8.
1 什么是化归方法从字面上看 ,所谓“化归” ,可以理解为转化和归结的意思 .数学方法论中所论及的“化归方法” ,是指数学家们把待解决或未解决的问题 ,通过某种转化过程 ,归结到一类已经能解决或者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中去 ,最终求得原问题的解答的一种手段和方法 .化归方法也称为化归原则 .化归方法的一般模式可图示如下 :      待解决或未解决的问题转化 问题 ( ) 再转化直至归结为已经解决的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 ( )                  解 答  解答 ( )  解答 ( )从其基本思想而言 ,容易看出 ,化归原则…  相似文献   

9.
化归思想是数学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思想,一般是指人们将待解决或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某种转化过程,归结到一类已经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中去,最终求得原问题的解决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其本质就是转化.应用化归思想时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熟悉化原则,即将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简单化原则,即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直观化原则,即将抽象问题转化为具体问题.其中化归方法是实现化归的关键.化归思想和方法在中学数学解  相似文献   

10.
所谓转化与化归思想,就是在研究和解决有关数学问题时,采用某种手段,使问题转化为在已有的知识范围内可以解决的问题.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基本原则就是将不熟悉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或已解决的问题,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具体的问题,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使问题便于求解.下面通过例题介绍几种常见的转化与化归的类型.  相似文献   

11.
化归与转化思想,就是在研究数学问题时通过观察、分析、类比、联想等思维过程,选择恰当的变换方法,将其归结为另一个相对较易解决或已经解决的问题,通过对该问题的解决进而达到解决原问题的思想方法.化归与转化思想是中学数学最基本的思想方法,是数学学习的精髓.常见的化归与转化原则有: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和谐统一、正难则反、直观化原则.常见的转化有等与不等的转化,正与反的转化,特殊与一般的转化,整体与局  相似文献   

12.
化归是转化和归结的简称,化归方法是数学解题的一般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常常是将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某种转化手段,归结为另一个(若干个)新问题,而新问题是相对较易解决的或已有固定模式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新问题的解决从而使原问题得到解决,其中转化的手段被称为化归途径或化归策略.下面就结合具体问题的解析,阐述用化归法解答数学疑难问题的常用途径. 1.变更问题的条件或结论 为了寻找解题途径,有时需要把一个命题的条件或结论适当变化,转化为一个与原命题等价的命题.如问题1,就是变更问题的条件与结论将原问题转化为与之等价的、易求证的问题.通过对新命题的求解,从而使原命题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3.
<正>化归,指的是转化与归结.即把数学中待解决或未解决的问题,通过观察、分析、联想、类比等思维过程,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变换、转化,归结到某个或某些已经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从而最终解决原问题的一种思想.化归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思想,解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转化的过程.如,未知向已知转化;复杂问题向简单问题转化;命题之间的转化;数与形的转化;空间向平面的转化;高次向低次的转化;多元向一元的转化;无限向有限的转化等,都是化归思想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化归指的是转化与归结,简单的化归思想就是把不熟悉的问题转化成熟悉问题的数学思想。即把数学中待解决或未解决的问题,通过观察、分析、联想、类比等思维过程,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变换、转化,归结到某个或某些已经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上,最终解决原问题的的思想,称为化归思想.化归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思想,解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转化归结的过程.比如将未知向已知化归;复杂问题向简单问题化归;命题问的化归;数与形的化归;空间向平面的化归;高次向低次的化归;多元向少元的化归;  相似文献   

15.
高中数学的许多问题都可以利用转化与化归思想解决.高考十分注重对转化与化归思想的考查,利用转化与化归思想解决问题占了较大的比重,成了历年高考数学考试的重点之一.通过对高考复习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转化与化归思想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应用转化与化归思想解决各种数学问题的能力.本文以立体几何为例,探讨转化与化归思想在高考复习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正>一、问题提出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常遇到一些问题直接求解较为困难,需将原问题转化为一个新问题通过对新问题的求解,达到解决原问题的目的.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用到的便是转化与化归思想,在转化与化归思想模式下,利用某种手段或方法将问题通过变换使之转化,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高考复习过程中,转化与化归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因此,对转化与化归思想应用的复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帮助学生深刻领悟并掌握转化与化归思想,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教师的引导作用,最大程度地提高高考复习效率是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17.
<正>化归的思想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最基本的思想方法.所谓"化归"就是转化的意思.数学问题中的化归思想方法就是将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利用变形等方法转化为一个已经解决的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从而使得原问题得到解决的一种方法.所以,化归的原则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未知为已知,化曲为直,等等.其实,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基本上每一个新知识的学习,都是通过把它转化为已学过的旧知识去解决,很多数  相似文献   

18.
1化归与转化思想的考查综述1.1内涵阐释化归与转化思想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指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采用某种手段将问题通过变换使之转化,进而使问题得到解决.春城无处不飞花,数学处处要转化.化归与转化思想是实现解题腾飞隐形的翅膀.它既是数学思想也是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9.
所谓转化与化归思想,是指通过一系列的转化与化归,把待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在已有范围内可解的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应用转化与化归思想解题的原则是化难为易、化生为熟、化繁为简.转化与化归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方法,数学中一切问  相似文献   

20.
数学中的化归与转化思想,指在研究和解决有关数学问题时,通过某种转化过程,将问题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化归与转化思想的特点是实现问题的规范化、模式化,以便应用已知的理论、方法和技巧解决问题。化归与转化的方向一般是未知向已知转化、新知识向旧知识转化、复杂问题向简单问题转化、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