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既是一种语言训练,又是一种思维训练。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并举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审题立意则是思维训练的一个重要方面。审题思路顺、方法对,是立意新颖的前提,立意是审题的必然结果。要想立意新,必须审题清。怎样才能把审题与立意有机地融为一体呢?1.抓关键词语审题立意。抓关键词语审题立意可以培养学生驾驭题目(驾驭材料)的能力,可使学生学会概括问题、分析问题、表述问题的基本方法。有助于开拓思路,发展智力;有助于培养思维能力,提高作文的意境。以1991年高考作文试题“近,墨者未必黑”、“近墨者黑”为…  相似文献   

2.
近年高、中考阅卷中,我们发现学生作文无立意或立意错误的并不多,较为普遍的是立意“一般化”,达不到深刻、新颖的立意高度,究其因,是这些学生立意能力较弱.要使学生具备较强的立意能力,必须注重开发学生的立意思维潜能,培养其最佳立意的能力.首先,要注重学生五种思维品质的培养。思维品质是思维个体在思维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智力特征。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劣,决定着思维能力的高低,因此,加强思维品质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一是要注重思维独立性的  相似文献   

3.
学生具有定势思维的习惯 ,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是当前作文的普遍现象 ,也是造成学生整体作文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如何培养学生多角度选材、构思、立意 ,在准确把握题意的基础上 ,打开思路、拓宽主题、立意出新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品质和能力 ,是摆在每个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在移植杨初春老师的快速作文的实践过程中 ,笔者感到 ,快速作文中的很多方法 ,如虚实错位法 ,能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培养学生多角度选材、构思、立意上 ,收到了“一箭双雕”、“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 ,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行之有效的捷径。虚实错位法 ,…  相似文献   

4.
梁志容 《广西教育》2022,(13):63-65
本文针对寄宿制学校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作文选材狭窄、立意能力有限、语言表达欠佳、深度思考缺乏等问题,提出寄宿制学校开展生活化作文教学的建议,包括掌握观察生活的方法、积累生活中的“感点”素材、在读写结合中提高语用能力、探索作文思维训练方法等。  相似文献   

5.
新语文课标强调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其中创新思维是创新实践的前提和先导,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作文教学占据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要培养学生创新作文能力,必须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创新。从“创新作文教学研究”开展以来,笔者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着重培养了学生逆向思维能力、侧向思维能力和多向思维能力,旨在培养学生写出立意“深、新、活”的好作文。  相似文献   

6.
所谓“最佳立意”,是指文章所立之意与文章内容达到高度和谐统一,取得深刻、新颖效果的立意。从近年高、中考学生作文看,无立意或立意错误的学生并不多,较为普遍的是立意一般化,达不到深刻、新颖的高度,使作文缺乏竞争力。究其因,是这些学生没有切实掌握作文立意的审美标准和基本方法,缺乏立出深刻、新颖的意的能力。怎样才能使学生立出“最佳立意”呢?下面谈  相似文献   

7.
“意尤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清人王夫之一语点破作文立意的重要性。那么,作文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克服“千人一面”的弊病,在作文立意上进行创新呢?教师要激活学生思维,让其针对一件事或一个问题,寻找不同的立足点,多角度地进行推理。如习作《水滴石穿》,按一般思维,得出的立意是“学习要持之以恒”,这显然缺乏新意。若引导学生寻找不同的立足点,就有不同的立意。我们如把关注点放在“滴”上,联想到思想方法,就可以得出“不要轻视小”的立意;把关注点放在“石”上,联想到人的气魄和勇气,又可得出“要敢于碰硬”…  相似文献   

8.
作文贵创新,而要做到创新,首先要做到立意新颖,做到有独特的个性。那么如何做到立意创新呢?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文章立意的创新,关键在于思维的创新。思维的创新有两种基本程式,那就是换角度思维法、聚合思维法。北京十二中王俊鸣先生把这两种方法,称之为“换角度想”“合起来想”。我认为这两句话通俗易懂又好记,现在用这两句话做纲,联系学生作文实际,谈谈立意创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标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其中创新思维是创新实践的前提和先导。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作文教学占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同样要培养学生创新作文能力,因此,必须对学生进行创新作文教学,从“创新作文教学研究”开展以来,笔者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着重培养了学生逆向思维能力,侧向思维能力和多向思维能力,旨在创新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写出立意“深、新、活”的好作文。  相似文献   

10.
作文立意本质上是一个思维问题,当前高中生作文立意主要存在立意不准、立意肤浅、立意不新等问题,反映在思维能力上主要表现为缺乏思维的准确性、深刻性和新颖性。文章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着眼,从准确分析概念、善用发散聚合思维、巧用逆向求异思维等角度来阐明提高学生作文立意的方法。同时,在强调思维技能培养的同时,更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体会生活,为思维发展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教学设想 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着立意肤浅的问题,主要是思维角度单一,思维广度与深度不够,有的甚至是形成了思维定势,这样势必影响到学生对相关作文素材的多角度辩证思考,同时也影响到对事物的认识不够全面,对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刻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所以积极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教会学生从角度地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成为迫切解决的问题。在初步掌握了思维类型的基础上教给学生相关的思维类型,并进行相关的思维训练,从作文的立意角度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在作文立意上能够更加深入。设计《感受·思考·想象--作文联想训练》一课,试图从一个侧面突破学生作文“无话可说”的瓶颈,让学生发散思维,打开想象与联想的窗口,给学生思维插上腾飞的翅膀,进而使学生的文章立意高远深刻。  相似文献   

12.
立意是作文创作的关键。在中考作文创作中,学生要充分体会命题者的意图,精准立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比较思维,采用选择性、递进性、求同式、求异式等多种立意方法,深入挖掘写作材料的中心思想,提升立意能力。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向我们提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时代要求,作文作为一种创新性的活动,更需要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文章是思维的果实,立意是文章的核心,立意的优劣往往是文章成败的关键。立意不新、不深、不高,是学生作文常见的毛病。“新”,就是要有新意,能打破一般思维定势的束缚,文胜一筹;“深”,就是立意要深刻,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和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薛颖 《甘肃教育》2004,(5):18-18
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从多角度立意.是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这是由于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它强调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扩散开去,其特征就是“思路不为习惯所囿”,所以容易另辟蹊径,达到“柳暗花明”。为此,我在作文教学中注意教给学生发散思维的方法,常常面对同一题目,  相似文献   

15.
新语文课标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其中创新思维是创新实践的前提和先导,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作文教学占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同样要培养学生创新作文能力,因此,必须对学生进行创新作文教学。在创新作文教学中,笔者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着重培养了学生逆向思维能力、侧向思维能力和多向思维能力,旨在通过创新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写出立意“深、新、活”的好作文。一、打破陈规,引发逆向思维“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为一李姓男寿星写贺诗,适逢滂沱大雨,寿典难以为续,众人…  相似文献   

16.
新语文课标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其中创新思维是创新实践的前提和先导,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作文教学占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同样要培养学生创新作文能力,因此,必须对学生进行创新作文教学。在创新作文教学中,笔者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着重培养了学生逆向思维能力、侧向思维能力和多向思维能力,旨在通过创新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写出立意“深、新、活”的好作文。  相似文献   

17.
王树江 《现代语文》2014,(4):159-160
高考作文的考核重点是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发展水平,而议论文最能测验出这两项考试要点,因此议论文就成为高考考生最常写的也是最难写的一种文体。近年来高考的作文考试逐渐趋向于材料作文,因为它不仅要考写作能力,还考理解能力和对重要信息的筛选能力。经过实践调查笔者发现,高中生议论文材料作文的写作最大的一个难点是学生审题立意能力不强,常出现审偏题、审跑题的现象。尽管现在有很多资料都谈到了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如“由果溯因法”“由物及人法”等,但是学生用起来还是不够顺手。主要问题是这些方法不能解决学生对材料的思考和分析问题,因此我们就有必要探索一套实用的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模式。经过研究,笔者认为学生要想快速审好题,立好意,遵循以下的途径,可以使审题立意准确。现在以一则材料为分析对象,具体谈谈如何快速审题立意。  相似文献   

18.
高考作文阅卷实践证明,学生作文立意水平的高低是决定其作文格调高低的一个关键因素,也是高考作文成绩区分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提高立意水平,使之能够超越习惯思维层次,达到“脱俗”,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达到深刻理解社会生活的“超凡”境界,是高三作文训练中亟待加强的一个重要环节。一、如何使立意“脱俗”1、分析立意“偏”“误”出现的原因,并能够根据话题主动设想可能出现的此类错误,在积极思维的层面预防立意失误。立意“偏”“误”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①忽视对关系型话题意义的整体把握,只注意其中的一端,如“心态与行动”话题,只注意…  相似文献   

19.
笔者多年来深深地体会到,学生作文的选材立意能力差是作文的“老大难”问题。因此,培养学生选材立意能力,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笔者的做法是:先“框”后“放”,限制与解放有机结合,严格选材,精心立意。  相似文献   

20.
罗靖 《文教资料》2005,(3):65-67
创新,简而言之,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作文水平,往往体现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重要。那怎么做到作文创新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途径:一、立意创新“千古文章意为高”,“意”是文章的灵魂,因此立意出新最为重要。具体可以从三方面入手:1.激活思维,展开想象文章立意万不可“人云亦云”,超越“人云亦云”最好的方法就是展开想象。想象能力是科学的翅膀,体现在作文教学中尤为重要。作文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各抒己见。如拿一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问学生能想到什么,经过点拨启发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