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文杰 《天津教育》2022,(16):27-28
<正>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历史中方能汲取坚定前行的智慧力量,广大青少年应该走进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在感悟“四史“内涵中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三爱”情怀。南开百年,话剧一直是其重要的传统之一。1909年南开编演话剧《用非所学》,1914年成立南开新剧团,1919年新文化运动先驱胡适在《新青年》杂志上发文,称南开“新剧团要算中国顶好的了”。当时的话剧界就有着“南有南国社,北有南开新剧团”以及“南洪(深)北张(彭春)”的说法,话剧与南开早已紧密相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相似文献   

2.
曹禺的成功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国话剧发展至30年代期待成熟的现代话剧艺术出现的时代要求使然;二是南开新剧团和张蓬春对曹禺的影响和培育;三是曹禺在借鉴学习外国戏剧技巧的同时坚持独立创作.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同志和南开新剧运动日志》是我们搜集整理《南开新剧运动史料》的过程中编写的。编写这个《日志》的目的,是力图说明,在我国南方话剧运动发展的同时,我国北方的话剧运动也发展起来了,南开新剧团的活动就是很好的例子。通过《日志》,真实地记录了周恩来同志对南开新剧运动的重要贡献;概括地反映了五四前夕南开新剧团的活动情况;生动地说明了南开新剧的倡  相似文献   

4.
南开学校的话剧活动始于1908年,一直坚持到全国解放前夕。南开新剧团是我国话剧史上历史最长久的一个业余话剧团体。四十年来,编演了大批剧目,造就了一批闻名中外的戏剧家和社会活动家。周恩来总理在世的时候,一直关心以南开为发祥地的北方早期话剧史的研究。1959年,在纪念中国话剧运动五十年的时候,周总理邀请当年在南开读书的同学开茶话会,一起回忆南开早期的戏剧活动。其后,嘱咐著名戏剧家曹禺同志,写中国话剧史,“要把天津和北方各地早期的话剧活动写上去”。并要求搜集这方面的史料。  相似文献   

5.
曹禺的成功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国话剧发展至30年代期待成就的现代话剧艺术出现的时代要求使然;二是南开新剧团和张蓬春对曹禺的影响和培育;三是曹禺在借鉴学习外国戏剧技巧的同时坚持独立创作。  相似文献   

6.
<正>综合艺术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戏剧(包括话剧、歌剧、戏曲、小品、木偶戏、皮影戏等)以及电影和电视剧,这些都属于综合艺术的范畴。国内外有许多学校,都很重视综合艺术教育: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夫雷什学校,成立了木偶戏剧团和话剧小组;美国第56号教室,雷夫老师带领孩子们每年排练一出莎士比亚的戏剧;北京的十一学校,话剧团是深受学生欢迎的社团之一;等等。  相似文献   

7.
<正>江苏省常州市兰陵小学位于常州古运河畔,始建于1980年,足一所新村配套小学。学校设施先进,布局合理,环境优美。二十多年来,学校一直坚持走乒乓特色发展之路,从一个运动项目,到一门校本课程、乒乓文化课程基地,再到品格提升工程,形成了良好的办学传统和鲜明的办学特色,不断满足现代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学校注重用项目驱动来促进教师的主动发展和学校的主动创造。作为常州市数字化实验学校,各学科组通过项目式研究推进  相似文献   

8.
著名戏剧、电影艺术家洪深,少年时代曾在天津生活了三年,从社会与艺术两个方面接受了启蒙教育;其后,他也以不凡的艺术成果,施惠于津门艺苑。他译著的话剧,为南开等剧团多次演出,从而促进了天津现代剧运的开展;他在津发表的演讲与文作,介绍剧影知识,表述艺术见解,阐释人生体验,也在津市艺术界产生良好的影响。在二三十年代,洪深就已是对天津新文化事业做出贡献并享有声誉的杰出人物了。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更新发展,话剧文体也在不断变化。从早期的"文明新戏"、"五四话剧"、"解放区话剧"一直到"新时期话剧",其话剧文体、叙事方式、写作模式均在探索中前行。结合《狗儿爷涅槃》等新时期话剧作品对现代话剧的文体及其意义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30年代曾禺的<雷雨>等话剧创作标志着我国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在话剧语言艺术上.他充分发掘了"话"的表现力.使语言个性化和动作化.  相似文献   

11.
贺正皖 《文教资料》2008,(30):26-27
曹禺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话剧大师,在中国话剧史上具有继往开来的意义.他继承了先驱们的民主精神,同时广泛地借鉴和吸收了中国古典戏曲和欧洲近代戏剧的表现方法,把中国话剧艺术提高到了新的高度.本文拟从他创作的<雷雨>结构艺术角度谈谈它给中国话剧带来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华夏文明看山西"谈起,以话剧<立秋>为主线,纵观古今晋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谈古论今,从话剧<立秋>看晋商文化,从晋商文化谈文化强省战略.在传播的视角下,将不同文化内涵进行比较,取其深意.  相似文献   

13.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版的话剧<雷雨>和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版的话剧<雷雨>两者在美的形式上存在着较大差异.本文将着重从美学中的形式美的角度来比较两个版本的话剧在形式上的差异和优劣.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在本世纪20年代时,不仅对南开话剧运动,而且对我国早期话剧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是我国话剧的提倡者之一。本文拟对周恩来在这方面的贡献作较系统的论述,供学术界的同仁作进一步研究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职业化是话剧走向现代化的中介,是建立话剧现代演剧体系的现实策略。新中国剧社是20世纪40年代职 业化运作较为良好的职业剧团,其职业化创作极具特色。本文拟以新中国剧社为个案研究,探讨话剧的职业化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命题既是建立在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之治"成功的法治实践经验的概括与总结基础之上,又是未来"中国之治"发展的必然趋势。一、坚持和完善法治体系的历史必然性——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选择。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治体系日趋成熟和定型,法治国家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新时代,我们面临着新形势和新挑战,肩负着新使命与新任务,必然需要有新作为和新成效。  相似文献   

17.
2010年4月23-26日,由<哲学研究>、<哲学动态>编辑部和南开大学哲学系共同举办的"第七届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论坛"在天津举行.与会学者六十余人围绕"唯物史观与政治哲学"这一中心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现将会议中呈现的各种新观点、新见解评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把"语言"作为"剩余物"的状况,提出把"语言一文学汉语"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关键词的主张,甚至认为应该从语言的角度来写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本文从三个部分来分析这个问题:首先分析语言与文学、汉语与中国文学的同一性问题;其次分析黄人的、<中国文学史>、胡适的<白话文学史>和司马长风的<中国新文学史>三部著作在处理语言与文学史关系的"得"与"失".最后借助周作人的个案分析"语言一文学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学基础、文学汉语的发展与现代文学发展的同步性、以及文学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内在同一性.  相似文献   

19.
商品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对信息的巨大需求,近代上海早期中文商业报纸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作为中文商业报纸的第一页,<上海新报>自诞生之日起,业务上发展很快,对近现代的新闻传媒起到了开拓性的示范作用.文章旨在通过对<上海新报>诞生背景及条件、办报理念与特点的分析,探讨近代上海早期中文商业报纸"中文化"的变迁过程.  相似文献   

20.
<雷雨>是曹禺创作的第一个作品,也是曹禺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同时<雷雨>更成为了我国现代话剧的一个典范性标志.<雷雨>中人物形象个性鲜明,爱恨情仇矛盾交织,深刻揭示了旧社会阶级矛盾,以荒谬并有悖伦理的情感冲突为焦点,描写了各种思想压迫下被扭曲的人性,用家庭悲剧体现出了黑暗社会的阴暗.剧中的人物形象和艺术特征对现代文学以及话剧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