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通高校健美操选修课中实施归因训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健美操选修课教学为切入点,以学生考试为成败情境的体验,编制<普通高校健美操选修课归因调查问卷>,对山东师范大学2007级健美操选修班施测,并以归因训练为干预手段,对健美操选修班的学生进行了归因训练教学干预实验.结论:(1)在普通高校健美操选修课中实施归因训练可以使学生的成败归因向积极的方向转化;(2)通过归因训练,可以使学生追求成功的动机显著增强;(3)归因训练有助于提高健美操学习成绩,使学生有意识、系统地在大脑中加快动作概念的建立,加速动作技能的形成与巩固,而且还可以提高完成动作的质量和水平,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体育考试成绩满意度归因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大学生认为影响体育考试成绩满意度的首要因素是平时努力程度,体育考试成绩满意者倾向于外部的、不可控的归因,体育考试成绩不满意者倾向于内部、稳定、不可控的归因。2)大学生体育考试成绩满意度归因在性别和城乡上差异不大。3)学习方法、运气因素和师生关系是预测大学生体育考试成绩满意度的良好指标。因此大学生体育考试成绩满意者与不满意者存在归因倾向上的差异,其中学习方法、运气因素和师生关系是预测大学生体育考试成绩满意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学生学业成就归因方式和自信心的特点及相互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MMCS)中的学业成就归因量表和个人评价问卷(PEI)对25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大学生的学业成就归因方式与自信心显著相关(p<.01)。(2)学业成就归因方式对大学生的自信心具有显著预测作用(p<.01),学业成就归因方式共解释了大学生自信心22.6%的变异。结论:学业成就归因方式与大学生自信心显著相关,学业成就归因方式是影响大学生自信心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4.
以高等中医院校篮球专项课教学为切入点,以学生篮球考试为成败情境的体验,编制<高等中医院校大学生篮球技术学习成败归因调查问卷>,对篮球专选课的学生进行施测,并以归因训练为干预手段,对其进行了归因训练教学干预,通过实验后得出结论:通过归因训练,能改变学生的归因方式;可以提高学生追求成功的动机,降低避免失败的动机;归因训练有助于提高篮球学习成绩;在归因训练中,应该注意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在体育领域的归因训练,应该加入其他的心理技能训练方法,相互结合,能增强归因训练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高明  尹俊玉  韩尚洁  段卉 《体育科技》2013,34(4):79-82,94
目的:探讨流行音乐舞蹈对女大学生身体自尊及其心境的影响。运用最近风靡世界的歌曲江南stlye中的骑马舞对实验组被试连续8周的实验干预。采用PSPP、POMS量表测试实验前后的实验组与对照组被试身体自尊和心境水平,并对结果统计分析。结果:在身体自尊方面,实验组被试实验后身体自尊各维度分支均有上升。被试身体价值感、身体吸引力、身体状况变化达到显著水平(P<0.05)。对照组被试实验前后身体自尊水平几乎没有发生变化(P>0.05)。在心境方面,骑马舞对被试TMD总分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对消极症状(紧张、愤怒、抑郁、慌乱)方面影响显著(P<0.05)。.对照组被试实验前后心境状态几乎没有变化。结论:实验后女大学生身体自尊水平均有上升趋势。骑马舞练习有利于女大学生心境状态消极症状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考察大学生人格特质、锻炼动机和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探究三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人格特质量表、锻炼动机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68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人格特质中外倾性(r=0.512,P<0.01)、宜人性(r=0.320,P<0.01)、尽责性(r=0.461,P<0.01)和开放性(r=0.535,P<0.01)与大学生锻炼动机呈正相关,神经质与大学生锻炼动机呈负相关(r=-0.318,P<0.01);(2)领悟社会支持在人格特质和锻炼动机之间起中介作用。结论:人格特质不仅直接影响锻炼动机,还能通过领悟社会支持对锻炼动机起间接影响,教育机构管理实施者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领悟社会机制、促进家校社的合作和课程建设的改革等措施促进大学生锻炼动机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阳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锻炼态度及身体自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阳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锻炼态度及身体自尊的影响。采用《锻炼态度量表》及《身体自尊量表》(PSPP)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参与者80人、非参与者80人进行测试研究。结果:(1)8周阳光体育运动对参与者锻炼态度总分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行为态度、主观标准影响非常显著(P<0.01),在目标态度、行为认知、行为习惯、行为意向方面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情感体现、行为控制感方面有一定影响,但未达到显著水平;非参与者锻炼态度无明显变化。(2)8周阳光体育运动对参与者PSPP总分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中身体自我价值感、运动能力、身体素质影响显著(P<0.05),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影响非常显著(P<0.01);非参与者无明显变化。结论:阳光体育运动促进大学生身体自尊各方面均有上升趋势;有效改善大学生锻炼态度,增强其参与意识、影响其锻炼行为。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等方法,对浙江省部分普通高校的女大学生进行了“PK”教学活动实验,实验结果显示:不同归因的女大学生在失败后的行为反应、感情反应上具有显著性差异。即策略归因的女大学生在行为反应上比其它归因具有显著性差异;努力归因的女大学生在感情反应中比其它归因具有显著性差异,在整体挫败反应上,策略归因、努力归因的效果优于能力归因。  相似文献   

9.
采取问卷法考察了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元认知学习策略与网球运动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①掌握定向、成绩接近定向与元认知学习策略呈显著正相关.②元认知学习策略与网球运动成绩呈显著正相关,成就目标定向与网球运动成绩没有直接的显著相关.③与大二学生相比,大一学生更多的采用掌握定向.更积极的使用元认知学习策略,更少的采用成绩回避定向.④相对大学男生而言,大学女生更多采用成绩接近定向、元认知学习策略和更少采用成绩回避定向.而大学生在网球运动成绩上没有显著的年级、性别差异.这可能与影响网球运动成绩的身体素质、努力程度、能力知觉、动机气氛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
归因训练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体育实践,然而对于体育后进生体育成绩的影响还没有深入研究,因此,通过实验探讨归因训练是否对体育后进生体育成绩有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归因训练有助于提高体育后进生体育成绩的提高,而且对不同程度的体育后进生其提高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考查大学生体育课对休闲时间身体活动行为的贡献,构建适合大学生的跨情境预测模型,为干预大学生的身体活动行为提供理论依据。假设大学生体育课上的三重相关效能(推论自我效能、他人效能、自我效能)可以影响大学生对体育课的自主性动机和积极的情绪体验,并进而影响其休闲时间身体活动的自主性动机和行为。研究采用心理测量法,选取482名大学生参与研究,研究材料为《三重相关效能量表》、《因果关系感知量表》、《锻炼诱导情绪量表》、《锻炼动机量表》和《体育活动等级量表-3》,通过结构公式模型检验各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假设模型的拟合优度良好,对身体活动行为的解释力为18%;体育课的自主动机和情绪体验可显著预测休闲时间的身体活动自主动机,两者共解释其34%的总变异;自我效能可显著正向预测休闲时间的身体活动行为。结论:假设模型是适合大学生身体活动行为的预测干预模型;自我效能和他人效能通过动机和情绪的跨情境迁移作用,积极影响大学生对身体活动行为的参与。研究为干预大学生身体活动行为的增加提供了理论依据,建议干预时重点提高体育课上大学生的自我效能,并促使其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后续研究应加入纵向干预研究验证假设。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趋近-回避四因素目标取向和动机行为调节进行关系分析,揭示在不同趋近-回避目标取向中动机内化调节过程的差异,以及自主性、控制性的程度。方法:采用调节体育行为动机量表(BRPEQ)和成就目标定向量表(AGQ-S)对大学生体育成就目标与动机内化调节方式进行测量,并基于调查数据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1)高掌握趋近取向与高自主性动机调节有关,而高掌握回避、高成绩回避和低自主性动机调节有关,成绩趋近与自主性动机调节不具有显著的相关;(2)高成绩趋近、掌握回避和成绩回避与高的控制性动机调节有关,而掌握趋近与控制行动机调节不具有显著的相关性;(3)掌握趋近目标动机调节行为的自主性最强;掌握回避和成绩回避目标对整合调节和认同调节调节呈负的影响效应,且成绩回避的影响较大;(4)成绩趋近目标取向的动机调节控制性最强,掌握回避次之,成绩回避最弱。结论:体育教师应创设掌握指向的动机氛围,引导大学生产生掌握趋近的目标定向,使动机内化趋向于自主性动机。  相似文献   

13.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研究高等医学院学生参与体育课的内在动机,在体育课程参与方面的不同特点。结果表明:1)从动机水平上大体可以分为3个层次,认知动机和自我实现动机水平最高;崇高理想动机和义务动机居于中间水平;依附动机和受迫动机水平最弱。2)在性别差异方面,认知动机、自我实现动机和依附动机水平P>0.05,性别差异不显著。崇高理想动机、受迫动机和义务动机水平P<0.05,性别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陕西师范大学瑜伽协会的新学员共52人进行调查与分析。期间对瑜伽练习者进行17周,每周3次,每次1小时的隔天练习。实验结果:瑜伽锻炼者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在习练瑜伽前后及与不练习者的各项指标呈显著差异(P<0.05)或者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瑜伽锻炼对女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自我效能感理论和学习投入理论探讨自我效能感、主动反刍和自主性动机对大学生体育学习投入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基于自我效能感量表、学习投入量表、主动反刍分量表和自主性动机分量表,以2 754名本科在校大学生为被试,运用Mplus 8.3进行数据回归分析。结果:(1)自我效能感正向预测了大学生体育学习投入(β=0.405,t=13.639,P<0.01);主动反刍正向预测了大学生体育学习投入(β=0.519,t=21.395,P<0.01)。(2)主动反刍在自我效能感与大学生体育学习投入路径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β=0.210, 95■CI[0.178,0.244],P<0.01)。(3)自主性动机正向调节了自我效能感对主动反刍的作用效应(β=0.297,SE=0.049,t=5.994,P<0.01),同时正向调节了主动反刍对体育学习投入的作用效应(β=0.241,SE=0.712,t=3.386,P<0.01)。结论:自我效能感、主动反刍和自主性动机是大学体育学习投入的重要预测因素;自我效能感不仅能够直接正向预测大学生体育学习...  相似文献   

16.
采用心理测量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大学生篮球运动员运用积极自我暗示语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之间在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和状态自信心维度上差异显著,实验班与对照班除身体状况维度外在身体自我价值感主量表、运动能力、身体素质、身体吸引力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班与对照班的运动成绩优于对照班且差异显著。大学生篮球运动员运用积极自我暗示语能降低竞赛状态焦虑、提升身体自尊,并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运动技术学习中影响学生的归因的因素以及归因对学生的情感、期望和意向的影响作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归因受学习结果、成绩等级和性别的影响,归因对学生的情感、期望和意向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归因方式是个体跨越不同情境与时间而表现出来的特定归因倾向。不同的归因方式将对个体的情感、自我评价以及社会行为等方面产生不同的影响。本研究旨在了解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归因方式特点,为促使他们形成积极、良好的归因方式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归因方式存在年级、性别、独生与否及城乡来源差异。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进取动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一、释义 “动机”是推动一个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动机归根结底是由需要产生的,由于需要的多样性,决定了动机种类的多样化。“进取动机”是受一个人不满足已达到的水平或已获得的成绩而不断向更高的水平和更大的成绩努力时所产生的,这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动机,能产生持久的、主动的行为动力。体育教学是对学生身心都有良好影响的多功能系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进取动机的有效途径,本文对此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通过使用CSAI-2问卷及SEEs量表,测定了44名大学生考1000米前的状态焦虑强度和方向,以及赛后的心理反应。结果发现:①认知状态焦虑与躯体状态焦虑强度对所测大学生1000M跑考试的成绩有一定影响;②自信心与所测大学生1000M跑考试的成绩存在相关;③1000M跑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积极的心理健康,不论成绩好、坏;④不同考试等级组被试的状态焦虑反应不仅在强度上、而且在方向上均有显著性差异,成绩差的组比成绩好的组有明显高的状态焦虑程度,并且更把状态焦虑评价为对成绩有消极的影响;⑤焦虑对运动成绩并不总是有消极的影响,有的大学生是把它认知为对成绩是有积极作用的。建议广大的体育教师应重视对大学生考长跑前状态焦虑水平的调整,并使他们对自己的状态焦虑反应有积极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