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真研究新闻载体,可以使通讯员的稿件与报刊的要求接近,提高上稿率。那么,如何研究,研究哪些内容呢?我认为,要因人而异。要根据通讯员的职业、环境、条件而定。一般地说,首先,必须读报刊、听广播、看电视,掌握宣传导向、报道重点,结合自己周围的最新情况,独立思考,选择报道线索。其次,要不断扩大自己的视野。凡是能看到的报刊,不妨也像鲁迅一样随便翻翻,看它重点报道的是哪  相似文献   

2.
我搞业余通讯报道工作才一年多的时间,向各级新闻单位投稿158篇,被采用102篇。有业余通讯员问我有什么诀窍?我的窍门儿有三: 一熟悉报刊,选准栏目。每家报刊根据宣传的需要,常常开辟一些固定或临时性的栏目。如《人民日报》的“今日谈”、“读者来信”;《新闻与写作》的“当好通讯员浅谈”;北京《支部生活》的“读者论坛”等。各种栏目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选稿标准。通讯员,如果善于研究不同报刊的不同栏目,针对栏目写稿件,要比“天女散花”投稿件命中率高得多。  相似文献   

3.
在采写新闻稿件的实践中,我认识到抓问题是通讯员采写新闻过程的重要一环。我们通讯员大部分都生活在基层,有取之不尽的新闻素材,只要把问题抓准了,就能写出有指导作用的稿件。否则,写作技巧再高明,抓不住问题的实质,报道也是没有价值的。怎能才能抓住问题呢?我的体会是: 一、对问题要有敏感性。在党的工作中,每个时期有每个时期的中心。一项中心工作在展开和落实过程中,总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中可能有思想问题、工作方法问题或者是客观存在的实际问题等等。对于这些问题,作为通讯员来讲,必须头脑清醒,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中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也就是说既要看得准,又要抓得住,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时机,在实践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能不  相似文献   

4.
“盘点”去年刊稿的数量,令自己也惊讶:在省、市以上新闻单位刊稿138篇,其中中央级新闻单位21篇。分别被《人民铁道》评为百佳通讯员,被《中国企业报》、《经济早报》聘为特约通讯员,被江苏《党的生活》杂志聘为特约评刊员。你要我对投稿“招数”实话实说,那就是要树立通讯员投稿的“负责观”。对事实负责。这是对通讯员最重  相似文献   

5.
歪劲扭正     
”新闻在哪里?在天上、在地下,茫茫两无知。日日新、月月新、稿子件件无回音。”这是一些通讯员屡次投稿不中发出的感叹。 新闻贵在新,这句话也不新了。新闻是新近发生的实事的报道。这个定义也不新了。关键是新闻这个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稿件如何变成报道。对此,有的通讯员套用“红包”战略来投稿。  相似文献   

6.
任何一个记者、通讯员,他的采访本都象一个大材料库,如何使自己的材料变成新闻——变成角度新、立意好的新闻;我感到对材料的处理和角度的选择要格外认真才行。首先,仰视素材。仰视素材的目的,是看自己占有的材料在那一级可以综合平衡得上,有一席之地。任何记者、通讯员都可能掌握有低处不显眼,高处实昂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我和诸多新闻爱好者一样,把《新闻知识》看做是自己的良师益友。我在业余通讯员生涯中不断取得进步的同时,也常常看到一些通讯员为自己投出去的稿子石沉大海而苦脑。此时,我便把《新闻知识》借给他们看,并向他们介绍我取得成绩的“秘密”,于是,我单位的陈延同志便也订阅了今年的《新闻知识》。不久,他投出去的稿子便有了佳音。如今年春天,他给延安市广播站投稿8篇,  相似文献   

8.
有的通讯员问我:怎样才能做到深入采访?采访需要把握哪些重点和要领?我根据自己的体验作以下回答:要把稿件写得充实、生动,关键得有丰富的材料,而丰富的材料哪里来呢?这就要通讯员到发生新闻的单位、地方去了解,有计划、有目标地去进行材料的收集,这就是采访。“先搜集材料,越多越好。”(作家老舍语)。日本一位著名的记者也说过:“要写一百行的报道,就要积  相似文献   

9.
凡给报社投稿者,无不希望自己的作品早日见诸报端或都能够发表,但这是很难做到的。那么,怎样才能写出更多更好的新闻作品,不断提高见报率呢?现在企业界有一句行话,叫做以销定产。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投稿,也就是说,通讯员在投稿之前,除了在稿件质量上狠下些功夫外,还要对各家报纸进行分析研究,看其设些什么栏目,喜欢哪方面内容的新闻稿件。  相似文献   

10.
李文同志 :  你好。来信收到。你在来信中说,看了我上次给你的信,增强了你当一名好通讯员的信心。但是,你看到许多通讯员采写的新闻稿件源源不断地在报、台发表,自己却为“没有什么可写”而烦恼。这是初涉新闻报道的通讯员大都会遇到的事,这封信打算从怎样获得新闻信息和如何以“土”制胜谈谈自己的体会,供你参考。   通讯员怎样才能获得更多的新闻信息呢 ?我是通过采访活动广交朋友来实现的。不少新闻同行都有这样的体会:在社会上多交一个朋友,就多一个耳目,也就多开辟了一条新闻信息的来源。通讯员交朋友,首先要放下架子,…  相似文献   

11.
集报与写稿     
我是个业余通讯员,初学新闻写作时,投给报社的稿件都是石沉大海。为了开阔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我对各类报纸的宗旨、发行范围进行了解,我从1980年开始,有意识地搜集一些报纸。一方面学习报上的文章,一方面重点了解各类报纸的近期报道中心,各版面,各栏目的特点,使自己投稿心中有数。一次,我搜集到一张《中国交通安全报》,仔细分析了该报的特点,然后将自己采写的一篇有关  相似文献   

12.
新闻图片是通讯员常用的发稿形式。随着照相机的日益普及。通讯员进行新闻图片的创作活动和发稿量也相应增加。如何提高图片在报刊的刊用率,是通讯员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这里我谈点自己的体会。不言而喻,搞新闻摄影创作的目的就是要在报刊上发表,就是要通过报刊这一传播媒介宣传自己所拍摄的新闻事实。要在高手如林的摄影队伍中,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争得报刊一席之地来展示自己的作品,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当然,只要掌握了要领,也并非四面楚歌。首先要注重图片的质量。一幅好的新闻照片是新闻价值、艺术性和视觉效果三者的有机结合,把握住这3个因素对于提高图片的刊稿率是很重要的。有的同志认为图片较文字上稿容易而忽略图片  相似文献   

13.
通讯员发给新闻单位的稿件一般都盖有公章,以证明稿件所报道的事实是真实的、可信的。但是,从目前实际情况看,稿件上的公章却起不到证明新闻真实的作用。拿我台通讯员来稿来说,绝大部分通讯员写完稿件后只盖自己单位的公章,而不盖被采访单位的公章。有的县广播站把  相似文献   

14.
求异出新闻     
有经验的记者、通讯员,研究广播、电视、报纸的宣传形势,从中寻找新的报道题目,有的同志则跟在别人报道的后面亦步亦趋,别人报道啥,他也报道啥,造成主题雷同,新闻不新。新闻最忌文题一样,使新闻失去新意。怎样避免这种做“无用功”的现象呢? 首要的是树立超前意识。因为新闻贵在新鲜,同样的主题,第一次报道是新闻,第二次报道就不是新闻了。这就要求记者、通讯员在选择、提炼主题上要在报道形势的前面,即在报道内容的求新上要力争第一,勇当尖兵,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易。这样,就  相似文献   

15.
初学写新闻时,我投稿的热情很高,一年中总要往报刊投寄几十篇,可被录用的却寥寥无几。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有幸结识了一位地方上的老通讯员,我向他倾诉了自己的苦衷。他一方面帮我分析投稿不中的原因,一方面要我加强新闻的理论学习。当他得知我每年都要订不少杂志时,便让我  相似文献   

16.
不少通讯员总怨“环境固定,人物太熟,身边事太寻常,新闻难觅。”他们希望象专业记者那样,四面八方自由奔走,接触的都是新人新事新环境,“那才叫搞新闻。” 我们不能否认记者有接触面宽,信息量大的优势。但是,我觉得通讯员更应扪心问一句自己:“为何不能近水楼台先得月”?我看其中主要原因:通讯员往往不能跳出自己的天地,站在全局的高度观察本单位的人和事,准确判断新闻价值的高低。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我年见稿均在百篇左右,有4篇稿件分别获得陕西省好新闻奖和省交通厅好新闻奖,自己多次被西安市新闻单位和省厅评为优秀通讯员。坚持业余报道的实践使我从中领悟到,新闻线索的发现,是新闻写作成败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通讯员,应当重视研究和探讨怎样发现新闻线索。我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要不断增强新闻敏感性。没有新闻敏感,遇到有报道价值的线索,也会充耳不闻,让它从身边溜走。有时自己正在进行的工作就是新闻,自已就要有意识地把它抓住。如1981年7月中旬,我在西安市封车节  相似文献   

18.
报纸的通讯员,是不在编的新闻工作者。通讯员为报纸写稿或拍照片,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见报。怎样才能使自己的稿件见报?这是通讯员们经常议论、研究和费神的问题。我给报纸当通讯员20余载,以前写文稿,近年文稿、图片一手抓,又侧重图片。近三年间,我拍摄的照片被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等32家全国性报刊采用89幅,新疆日报等省级报刊采用360多幅,从中摸到一点门道。要努力提高新闻敏感现实生活丰富多彩,有的通讯员在复杂纷纭的事件中能迅速发现新闻并拍到照片,而有的通讯员往往在新闻面前无动于衷,这是观察力不同,也就是新闻敏感的强弱不同。  相似文献   

19.
我是生活在最基层的一名农民通讯员。接触的都是一些平凡的人物和平凡的事情,怎样从中去发现有价值的新闻?实践经验告诉我,这一要有新闻敏感,二是吃透两头,三要善于挖掘。去年腊月大雪封山,闲暇的村民根据自己的爱好或玩棋和学书画,或弹琴歌舞。我在掌握现有材料的基础上,又去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深  相似文献   

20.
新闻写作是愚人的事业,要想在这个领域有所建树,必须以毕生的精力、不懈的追求,去辛勤耕耘,潜心钻研,才能如愿。当然,仅靠勤奋是不够的,还需一定的悟性。倘若能客观地看待自己新闻采写能力的程度,正确地把握自己,自觉地超越自己,那无疑是一个优秀通讯员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 我认识一位搞了30多年新闻报道工作的老同志,他似乎只会写“来信”一种体裁,悠悠半生来写过一篇象样的作品。和他谈及此事,他告诉我这都是由于不思创新造成的。我们通讯员要学会写各种体裁的文章,才能搞好新闻报道,才能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求,也不至于把许多好素材浪费掉。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事可以写消息,有些可以写通讯,如果我们不掌握多种表现手法,就难以适应报刊刊登的需要。同时,树立质量观念,是通讯员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所在。作为我们通讯员自己要有自我拼搏意识、顽强奋进意识,不要老觉得自己以前发表?多少作品,而产生自满情绪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