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省身(1911.10.16—2004.12.3)是20世纪最伟大的几何学家之一,也是目前唯一获得世界最高终身奖(沃尔夫奖)的华人。1984年的沃尔夫数学奖,证书文字为:“此奖授予陈省身,因为他在整体微分几何上的卓越成就,其影响遍及整个数学。”  相似文献   

2.
颁奖     
《教育》2008,(2)
"陈省身奖"2010年首度颁发由国际数学家联盟证实,数学界的国际大奖"陈省身奖",将于2010年在印度举行的下一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首次颁发。"陈省身奖"是国际数学家联盟第一个以华人命名的数学大奖。  相似文献   

3.
初中二年级D RCS尺或13 夕别Q图 1.数学大师陈省身于2004年12月3日在天津逝世.陈省身教授在微分几何等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是获得沃尔夫奖的惟一华人.他曾经指出,平面几何中有两个重要定理,一个是匀股定理,另一个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后者表明平面三角形可以千变万化,但是三个内  相似文献   

4.
2010年1月31日,丘成桐收到沃尔夫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宜兰·皮罗的来信:“亲爱的丘成桐先生:我非常高兴地通知您,您已被选为2010年沃尔夫数学奖得主.”这意味着丘成桐荣获世界级终身数学成就大奖“沃尔夫(wolf)数学奖”,这使他成为继自己的导师、已故国际著名数学家陈省身之后,第二位获得沃尔夫数学奖的华人.  相似文献   

5.
说起国际级数学大师、中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陈省身教授,大家的心情难免有些沉闷,因为大师于2004年12月3日在天津病逝.大师的去世对中国数学界,乃至国际数学界都是一个无法估量的损失.陈省身教授是有史以来惟一获得世界数学最高荣誉之一“沃尔夫奖”的华人,被称为“当今最伟大的数学家”,被国际数学界尊为“微分几何之父”.他生前非常关心中国数学教育,  相似文献   

6.
2004年12月3日,蜚声世界的数学大师陈省身在天津与世长辞,享年93岁.南开大学校园内,烛光闪烁,纸鹤低垂,寄托着人们对大师的景仰和怀念.陈省身被国际数学界誉为“微分几何之父”,是陈省身使微分几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其影响遍及整个数学,他也因此成为惟一获得世界数学界最高荣誉“沃尔夫奖”的华人.陈省身谦虚地说:“我的微薄贡献是帮助建立了中国人的科学自信心.”陈省身一生中创办了3个数学研究所,在他的周围群贤毕至,人才辈出.著名数学家阿蒂亚说:“陈省身总是乐于帮助年轻人,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晚年,他的数学事业在中国,直到2000年回母校南开大学定居,为把我国建设成数学大国呕心沥血,鞠躬尽瘁.陈省身一直关心着青少年的成长,对数学普及不遗余力.2002年,本刊在北京与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组委会、中国数学会等共同举办“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中国少年数学论坛,陈省身应邀参加,并欣然题词“数学好玩”.陈省身的一生,辐射着人格的魅力和智慧的光芒.本刊近期专辟“纪念陈省身专栏”,表达我们对大师的敬仰和感谢,并在追思中走进大师给我们留下的宝库.  相似文献   

7.
2009年10月6日揭晓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华裔高锟榜上有名.这让华人再次扬眉吐气。至此,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的华人已有8位。诺奖获得者的教育经历.一直是分析家关注的重点。而分析这8位华人诺奖获得者的教育经历,或可对中国内地的教育改革产生某些触动。  相似文献   

8.
说起国际级数学大师、中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陈省身教授,大家的心情难免有些沉闷,因为大师于2004年12月3日在天津病逝.大师的去世对中国数学界,乃至国际数学界都是一个无法估量的损失.陈省身教授是有史以来惟一获得世界数学最高荣誉之一“沃尔夫奖”的华人,被称为“当今最伟大的数学家”,被国际数学界尊为“微分几何之父”.他生前非常关心中国数学教育,也被尊称为中国青年数学学子的总教练.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中国北京召开,也是与陈省身教授的影响和努力分不开的.当时大师还为我们青少年题写了“数学好玩”的题词,…  相似文献   

9.
国际     
《中国科技奖励》2010,(4):10-10
<正>九位华人科学家获2010年美国斯隆研究奖日前,美国斯隆基金会公布了2010年获得斯隆研究奖的青年学者名单,9位华人科学家榜上有名。斯隆研究奖由斯隆基金会自1955年起每年颁发,专门奖励科学领域最杰出的年轻教授,其获奖者来自美国  相似文献   

10.
12月2日,在陈省身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近百位各界人士、陈省身先生生前亲朋好友聚集一堂,参加中国数学会和香港亿利达工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陈省身数学奖设立二十周年庆祝大会暨陈省身先生逝世一周年纪念大会",纪念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为数学科学做出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1.
2002年有一位老人坐着轮椅出席在全国政协礼堂举办的“中国少年数学论坛”开幕式,他为青少年写下了“数学好玩”四个大字,并在讲话中殷殷寄语:“中国是数学大国,大不一定强,想成为数学强国,要靠你们。”他就是有史以来唯一获得世界数学界最高荣誉“沃尔夫奖”的华人,被称为“微分几何之父”的陈省身。1911年,陈省身在浙江嘉兴出生,他的少年和青年时代是在天津度过的。那时候,他完全不了解数学可以成就一个事业,但在各门功课中,数学最好。他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欲望,他觉得要学好数学,进入数学的花园,就要准备刻苦。进入数学花…  相似文献   

12.
2004年12月3日,蜚声世界的数学大师陈省身在天津与世长辞.享年93岁.南开大学校园内.烛光闪烁,纸鹤低垂,寄托着人们对大师的景仰和怀念.陈省身被国际数学界誉为“微分几何之父”,是陈省身使微分几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其影响遍及整个数学,他也因此成为惟一获得世界数学界最高荣誉“沃尔夫奖”的华人.陈省身谦虚地说:“我的微薄贡献是帮助建立了中国人的科学自信心.”陈省身一生中创办了3个数学研究所,在他的周围群贤毕至,人才辈出.著名数学家阿蒂亚说:“陈省身总是乐于帮助年轻人,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晚年,他的数学事业在中国,直到2000年回母校南开大学定居,为把我国建设成数学大国呕心沥血,鞠躬尽瘁.陈省身一直关心着青少年的成长,对数学普及不遗余力.2002年,本刊在北京与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组委会、中国数学会等共同举办“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中国少年数学论坛,陈省身应邀参加,并欣然题词“数学好玩”.陈省身的一生,辐射着人格的魅力和智慧的光芒.本刊近期专辟“纪念陈省身专栏”,表达我们对大师的敬仰和感谢,并在追思中走进大师给我们留下的宝库.  相似文献   

13.
一、选择题(每小题7分,共56分)以下每题的4个结论中,仅有1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填在题后的圆括号内.1.数学大师陈省身于2004年12月3日在天津逝世.陈省身教授在微分几何等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是获得沃尔夫奖的惟一华人.他曾经指出,平面几何中有两个重要定理,一个是勾股定理,另一个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后者表明平面三角形可以千变万化,但是三个内角的和是不变量.下列几个关于不变量的叙述:(1)边长确定的平行四边形ABCD,当∠A变化时,其任意一组对角之和不变;(2)当多边形的边数不断增加时,它的外角和不变;(3)当△ABC绕顶点A旋…  相似文献   

14.
国际     
<正>张伟等3位华人科学家获晨兴数学奖第七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近日在北京开幕,来自中、美、欧、日等国家和地区的约1500位华人数学家代表和部分非华人学者,共同探讨最前沿的数学发展。开幕式上颁发了展兴数学奖。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教授张伟、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及数学科学系教授李思获得本届晨兴数学奖金奖;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数学系教授印卧涛获得晨兴应用数学金奖。  相似文献   

15.
12月2日,在陈省身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近百位各界人 士、陈省身先生生前亲朋好友聚集一堂,参加中国数学会和香 港亿利达工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陈省身数学奖设 立二十周年庆祝大会暨陈省身先生逝世一周年纪念大会”,纪 念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为数学科学做出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6.
速览     
《教育》2010,(7)
华人诺奖获得者的教育背景耐人寻味《教师博览》2010年第1期刊载熊丙奇文章指出,目前,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的华人已有8位,只有一位即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曾接受过十分短暂的两年时间的新中国基础教育。新中国教育发展60周年,必须承认  相似文献   

17.
国际著名数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数学研究所第一任所长、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国际最高数学奖——WOLF奖——获得者、现任我国南开数学研究所所长陈省身教授应浙江省嘉兴市数学会的邀请,于八五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下午在市府礼堂作了题为"近代数学与中等教育"的学术报告.陈省身教授是在廿三日晚到达杭州的.  相似文献   

18.
今天上午,中国数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在厦门大学建南大会堂开幕。开幕式上,中国数学会第九届“华罗庚数学奖”、第十二届“陈省身数学奖”和第九届“钟家庆数学奖”分别举行了颁奖典礼。张恭庆、李邦河等8位数学大师分别问鼎数学界“三大奖”。  相似文献   

19.
我国第一位获得世界数学界最高荣誉沃尔夫奖的国际著名数学家陈省身老人在《中国少年数学论坛》开幕式上赠送给少年数学爱好者们只有数学好玩四个字。数学家的话确实言简意赅,耐人寻味。英国哲学家罗素也曾说过数学是一种冷而严肃的美,数学家与哲学家  相似文献   

20.
天下速览     
《教育》2010,(3):8-8
华人诺奖获得者的教育背景耐人寻味 《教师博览》2010年第1期刊载熊丙奇文章指出,目前,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的华人已有8位,只有一位即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曾接受过十分短暂的两年时间的新中国基础教育。新中国教育发展60周年,必须承认在杰出人才的培养上存在严重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