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韦月初 《广西教育》2014,(29):67-68
正防城港市上思县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互动合作"实践研究课题组召开了一次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探讨研究语文S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课文《萧山杨梅》的教学方案,执教者是防城港市上思县思阳镇中心小学李佩芳老师。李佩芳老师教学这一课时的设计理念是通过读、议、说、写等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读思结合、读述结合、读评结合、读说结合、读写结合,促进读中感悟、读中生情,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教学。一、图文结合,概括内容  相似文献   

2.
闫惠兰老师今年七十岁,15年前从桐城市实验小学退休。1960年,她从桐城初师一毕业就在县城当幼师,两年后回到老家范岗支农,1967年重返教坛后在肖地一所村小坚守25年,从民办教师,到公办教师,又到校长,并于1989年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3.
<正>李淑秀女,汉族,1958年生,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新甸镇人,中师学历,小学高级教师。1976年任新甸中学代课教师,1976—1981年任苏家屯小学民办教师,1981—1984年任教于新安大队新安小学,1984—1986年任教于宾安镇中心小学,1985年转为公办教师,1986—2005年任教于七台河市矿务局第一小学,2005年退休。1994年获黑龙江省小学语文学科优秀教师称号,发表论文多篇并获奖,著有《金牌阅读,作文导航》系列图书。  相似文献   

4.
在沁县郭村镇池堡小学,有一位拄着双拐授课的教师——曹建社,他已经56岁,执教38年。在他的教学生涯中,从青年到中年,从民办教师到公办教师,从双拐到助力车,学生换了一茬又一茬,而他一直坚守在这所山村小学,不离不弃,无怨无悔,默默无闻地教书育人。38年中,曹老师担任班主任就有30年,带过个毕业班,他也多次被县、市两级  相似文献   

5.
有一位教师在广州某享有盛誉的民办高校退休了,但当他从社保足额领取退休金时发现,与同资历的公办退休教师相比,竟然少了一半还多!为什么?一问才知:由于任教于"民办高校",自己这个人民教师竟一直没有摆脱"外来工"的身份.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已中师毕业的民办教师进行分配安排,按省市要求对大部分民师选招录取,对未能考取中师和选招录用的民师实行离岗退养,武宁县近400名民办教师得到妥善安置,存在了近半个世纪的民办教师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到本世纪初,武宁仍有329名民办教师在山村小学任教,已有42名民办教师因年事已高退休。在岗的民师中有74名是1999年通过全省统一中招考试录取到九江师范,2001年秋毕业后等待分配的。当时正面临中小学网点撤并,对这些教师,县里一时没有分配。去年底,全省民师选招工作开展后,武宁县对民办教师问题进行了统筹安排。首先明确在大中专毕业…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长清县万德区制订了一项《对不适宣教学工作的老民办教师实行退休退职制度》,其中规定:凡在1960年1月1日前参加教学工作,并一直在教学岗位上任教的男女教师,达到退休年龄的,本人可提出退休申请;年龄不到而确实有病,失去教学能力的民办教师,本人可提出退职.被批准退休的民办教师,  相似文献   

8.
《广西教育》2013,(36):F0004-F0004
防城港市上思县民族中学,义名上思县第三中学,前身是1985年成立的上思县民族职业中学,1992年经自治区教育厅批准改为现名,是全区保留壮文进校实验任务的23所民族中学之一。  相似文献   

9.
<正>王顺友男,1945年出生,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五星镇闽营村人,初中学历。1962—1965年于闽营耕读小学任教,1965—1984年在王各庄任民办教师,期间担任全科教师。1984年考上公办教师,担任毕业班数学老师。1994年被评为"小学高级教师",1991年之后陆续兼任乡小会计、教导主任和校长职务。2005年退休。43年奉献在乡村教育的第一线,把教师看作平凡而又受人尊敬的身份。  相似文献   

10.
《云南教育》2014,(17):7-7
1960年10月,熊照才出生在麻栗坡县董干镇的一个苗族聚居村——马崩村坪上村小组。1984年麻栗坡县开始普及初等教育,由于师资紧缺,高中毕业的熊照才被聘为马崩小学代课教师,这一代就是15年。15年间,熊照才先后在董干镇一师一校花地坪小学、麻栗堡村完小、一师一校坪上小学代课。1999年10月,按照国家有关政策,他由代课教师转为公办教师。2003年至今,一直在董干镇上弄小学任教。  相似文献   

11.
袁希贤同志是辽宁省西丰县明德满族乡居贤村小学退休教师。1981年,他因病从教育岗位上退休。人退休了,但没有退掉一个人民教师的教育职责,他主动承担起关心下一代的工作。他以一种  相似文献   

12.
吴茂太 《师道》2016,(4):4-5
走上三尺讲坛,一半是父亲的要求,一半是自己的选择。父亲一生从教,十五岁从师塾做起,解放初创办花山小学(现在的电白区望夫镇花山小学),所有心血都倾注在教育事业中。由于种种原因,直到退休前两年才通过考试转为公办教师。但老人家无怨无悔,看到村旁的分教点无人任教,就毫不犹豫把我推了出去。我中考英语成绩太差,无缘师  相似文献   

13.
何为合格民办教师?《山西教育》编辑部:省教委主任曹福成同志在《1995年山西省教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用5年左右的时间全部解决合格民办教师的转正问题。”请问:“合格民办教师”指的是什么?高中毕业生在小学任教是否算合格民办教师?永济市张营乡永宁学...  相似文献   

14.
沉甸甸的爱—记宜黄县聋儿语言训练学校教师吴荣兰李维生1990年春,在乡村普通小学任教14年的民办教师吴荣兰毅然接受组织上的安排,从事特殊教育工作,在自己的家乡宜黄县梨溪乡后建排村办起了全县第一所聋儿语言训练学校。到这里学习的九名聋儿来自全县各地,年龄...  相似文献   

15.
今年教师节前夕,在宁阳县评出的十佳师德标兵中,有一位共和国的同龄人,他就是宁阳十中数学教师梁守仲。无怨无悔的选择1966年7月,梁守仲高中毕业回到村里,看到村小学的孩子没人管没人问,他毅然放弃了当时挺“吃香”的当村会计或者当工人的机会,选择了民办教师这一行。这一选择使他一生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最初任教的村小学条件相当艰苦,全校只有他一个人教课且不说,最让人作难的是学生的贫穷。那时全校三个年级共72名学生,能交起几块钱书费的寥寥无几。一到交书费,就有许多学生退学。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便挨家挨户…  相似文献   

16.
<正>郑书廷女,1945年10月生,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宋夏庄人,初中学历。1963—1972年于宋夏庄小学任教,1972—2000年于小章村任教。1986年以前为小学民办教师,1986年转为国办教师。1993年被评为"小学高级教师",2000年退休。历史的拥有不应仅局限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者一个伟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故事。追忆往事,那些不经意间走过的漫漫长路或许会成为后人永远珍藏的精神食粮。用一篇文章来讲述我作为一名乡村女教师近四十年的历史故事,恐怕不能完全概括。但是基于对教师生活整体上的认识,我会将最值得分享的教师故事展示给大家。回顾这一生,我认为可以  相似文献   

17.
我县1984年开始,建立了民办教师福利基金会,实行民办教师退休养老制度。全县退休的民办教师,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在教师中和社会上引起了积极反响。 当时面临的情况是,公办教师严重不是,且集中分布在县办学校和乡级中学,乡村小学的教师中民办教师占了90%多。由于民办教师工资待遇低、收入无保障,尤其是普遍存在后顾之忧,因此思想不安定,情绪波动较大,大部分只把学校当作临时立足之地,缺乏长期打算,再加上管理跟  相似文献   

18.
民办教师工资统筹后,富裕村的民办教师工资收入与同村村民收入差别大,怎样解决?招远市栾家河乡九曲村的做法是:民办教师工资在乡统筹发放的基础上,再与村干部平均工资挂钩,实行差额补发的办法,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自1988年以来的6年中,村委为本村户籍的民师补发工资18.8万元。 这个村,地处胶东半岛的玲珑山东麓,俗有“黄金村”美称,全村共12名民办教师(其中代课教师4名)。1988年,市民办教师工资实行了统筹统管后,该村的民办教师年工资收入远远低于该村村民年平均收入。为解决这一问题,鼓励民办教师安心执教,这个村采取了三条对策:一是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提高民办教师的工资待遇。二是不论在本村任教或是在外村、外地任教的本村户籍的民办教师,均按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考核成  相似文献   

19.
今年35岁的李会计,是渭北高原白水县雷村乡故现小学一名普普通通的残疾教师。 他自1978年任教至今,17年来,带领全校师生从拣小麦、挖药材、栽植苹果园到建起校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我省坚持不断地从氏办教师中择优选招公办教师,在全省引起很大反响。一致反映这项工作做得好,做得扎实,很得人心。我省1986年以前有氏办教师83000多人,其中小学氏办教师81000余人,约占全省小学教师总数的一半。他们大都在各县边远贫困区乡的小学任教。严重的情况是:越边远贫困的区乡,民办教师的比例越大。一般贫困区乡,氏办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5%左右;少数边远贫困区乡,竟占85%以上。这种状况,使本来就很贫困的群众,难以承受民办教师报酬的负担,造成民办教师待遇不落实,从而使民办教师队伍流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