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甘露 《地理教育》2014,(3):11-13
正一、课标解读本节内容选自湘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Ⅱ)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一节,与课标要求相关的是"举例说明产业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本节内容是继前两章学习人口与环境、城市与环境后,从"产业活动"层面展开论述,探讨人类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综述产业活动和地域联系,为具体学习本章的重点知识农业、工业和交通运输等主要产业活动做好铺垫,也为后面"人地如何协调发展"的学习埋下伏笔,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内容在全章的地位如图1。  相似文献   

2.
一、课标导读 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读图能说出上海优越的地理位置、地形和发达的交通条件;根据上海的发展状况能总结出其城市职能。  相似文献   

4.
董永盛 《地理教育》2010,(12):23-24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两大地理分区。对青藏地区的介绍,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侧重分析青藏高原高寒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发展的影响,第二部分主要讲述青藏地区交通运输的变化对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对西北地区的介绍也是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侧重分析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环境特征,第二部分介绍这种环境特征下的农牧业生产特点。  相似文献   

5.
李忠志 《地理教育》2011,(10):28-29
一、教材分析“自然资源概况”是湘教版地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的第一节,课标要求是“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举例说明自然资源的主要类型”。自然资源是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联系最为重要的桥梁和枢纽,自然资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也是比较广泛,初中学生能大致了解其含义,故在七年级的世界地理总论及分区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6.
一、课标分析 课程要求: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征;收集、交流反映我国主要少数民族风俗、服饰的图片、资料,了解这些少数民族的风土民情。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分析教材内容分析:教材内容分“欧洲的经济大国”和“文化与旅游”,分别介绍法国的经济特征和文化、旅游等方面的情况。“欧洲的经济大国”通过法国地形图和文字材料,简述了法国的基本概况、地势地形特点和气候特点,在此基础上,又对法国的农业基本情况和葡萄酒进行了介绍,最后介绍其工业特点。“文化和旅游”部分既是“经济大国”的补充,同时也是法国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一、设计思想 新课标要求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重建一种具有创新精神、探究意识的文化。新的学习方式强调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强调在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重视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与技能,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本节课主要通过读图、析图、小组合作和探究式教学,使学生学会用图、学会探究、学会合作,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教书育人”。  相似文献   

9.
一、课程标准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说出黄河的概况。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黄河的源流概况(发源地、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和主要地形区、注入的海洋、长度及形状等);知道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各河段的自然特征以  相似文献   

10.
汤光舜 《地理教育》2010,(12):21-22
一、教材分析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是湘教版必修I第四章的第~节,在内容上比较独立,前后联系不大,涉及到了部分初中知识。本节包括两大部分内容:一是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二是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两部分有一定的关联性,讲授时必须分析透彻。新教材的特点是条款式、结论性的语言很少,  相似文献   

11.
一、教材分析 高中地理课程总目标是要求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主要途径。而人类活动的直接表现之一就是人口的发展与变化,因此,人口问题是人与环境关系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是诸多社会问题的核心。  相似文献   

12.
一、设计思路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案例时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在快乐中体验生活。在学习方式上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中,更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本节课主要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读图、析图,并采用探究问题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识图、读图和综合分析地理事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一、课标分析 “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这条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一些具体的实例,分析当前世界的主题虽然是和平与发展,但国际间仍存在着矛盾与冲突,加强国际政治协商和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一、课标分析 课标要求: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相似文献   

15.
孙艳 《地理教育》2010,(6):24-25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所对应的课程标准是“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其中的人地关系思想是指人类对环境以及人类自身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历史演变则是这种认识的发展过程。本节教学内容是以时间的逐渐推进为主线,以工业革命为界,主要分两个阶段阐述,并分析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发生变化的原因。在不同时期,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和处理,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总结经验教训,表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孙小娟 《新高考》2006,(12):47-50
由于自然资源分布和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的不平衡,不同地域之间的物质和信息要通过运输、通信、商业和贸易等进行交流、实现互补,这样,社会才能形成一个运转自如的整体。每个地区和国家都依据自己的优势区位条件,发展本区或国家以至最终是全世界的大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社会化的产业类型。如荷兰能成为全球鲜花生产基地就是得益于日益方便、快捷的交通,而成为全球最大的鲜花专业化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7.
伍黎 《地理教育》2010,(7):47-47,96
一、教材分析本节是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节“认识地球”,包括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定位等几部分内容。认识地球,是学习地理的入门知识,是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以及海陆变迁等内容的基础,为后面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教材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一节由理论、案例及应用等内容组成,并以一个传统地图实践应用的案例引入正文,这样编写的初衷是为了点出地图独特的功能,引出被喻为电子地图的地理信息系统在类似实践应用中将有更为灵活强大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时聚落宅问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了解地区”第四节“欧洲西部”,是指除原苏联以外的欧洲西部。本区虽然面积不大,但人口稠密,国家众多。鉴于教材篇幅的限制,也为了避免教材内容前后重复,本节教材在内容编排上较多地舍去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方面的内容,重点选取“位置与范围”、“雄厚的经济实力”、“繁荣的旅游业”这三方面内容,突出欧洲西部的人文特色。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分析这三方面内容,必然要涉及一些自然环境方面的知识。如“乘船游览峡湾,观看午夜的太阳”时,就有必要补充:什么是峡湾、峡湾的成因、极昼与极夜的知识等。对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掌握知识的衔接与补充知识的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