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例1:(MCE.97.22)密度为0.91g·cm~3的氨水,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即质量分数为0.25),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百分比浓度( )  相似文献   

2.
(1)准备和操作称量7克ZnCl_2溶入10毫升蒸馏水中,配制ZnCl_2浓溶液(密度1.45g/cm~3),在表演前滴加数滴碘化钾淀粉溶液。在大试管内,先注入约1/7体积四氯化碳(密度1.59),用移液管吸取预先加有碘化钾淀粉溶液的浓ZnCl_2溶液约1/7体积,沿试管壁慢慢地加在四氯化碳液面上。用同样的方法,依次加入同体积的二硫化碳(密度1.26),稀氨水(10%,密度0.96)。和苯(密度0.88)。大试管中就分成五层,五种液体均为无色,较远处看不到它们分层,似一管清水。  相似文献   

3.
同学们在解化学图像题时,常常感到困惑、茫然,如果掌握了解题的思维策略,就会茅塞顿开.1表格图像题例1在20℃时,氨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ω)不同,则氨水密度(ρ)有异.表1是有关的部分数据.则图1中反映此温度下氨水的ω随ρ变化关系最接近的图像是().表1ω/4ρ/(g·cm-3)1·000  相似文献   

4.
例 1将溶质质量分数为 3p%的某溶液与 p%的该溶液等体积混和后,其溶质质量分数小于 2p%,则这种物质可能是 A H2SO4 B氨水 C NaOH D C2H5OH 解析: 设 3p%的密度为ρ 1, p%的密度为ρ 2,体积均为 V,混和溶液的密度为ρ,则混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 100% =% =% =2p%+ p% 由上式可知,当浓度与溶液的密度成正变关系时,ρ 1-ρ 2>0,则混合后溶质质量分数大于其算术平均值;若浓度与溶液的密度正反变关系时,ρ 1-ρ 2 大家知道,已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a%,密度为ρ g/cm3,则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  相似文献   

5.
为了使解题过程更简捷明快,可以针对已知条件另行拟制解题条件,然后借助虚拟条件巧求结果。1.虚拟数据根据题中特定条件假设有助于解题的数据,使之与已知条件之间建立直接而简捷的换算关系。例1 已知,将某 KHCO_3的水溶液(密度为1.13g/cm~3)加热之后(设 KHCO_3全部分解),制得了13.8%的 K_2CO_3溶液,假设加热时,溶液水分没有蒸发,CO_2全部逸出,试求原 KHCO_3溶液的百分比浓度和物质的量浓度。  相似文献   

6.
例1 向100g质量分数分别为3.65%盐酸和12%Mg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质量分数为3.42%的Ba(OH)2溶液至过量.(为但于计算,设溶液的密度为1g/cm^3)  相似文献   

7.
由1997年一道高考化学选择题想到的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中学陆蓁董敬宇1997年高考化学22题是:密度为0.91g/mL的氨水,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即质量分数为0.25),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A.等于12.5%B...  相似文献   

8.
以溶液的相关运算为内容的选择题历来是高考的一大热点,熟悉此类题型的考查目的和人题角度是十分必要的. 一、借助密度大小定性讨论型题目1若将100 g 18.4 mol·L-1的浓硫酸稀释至9.2 mol·L-1,则应加水(A)等于100 g (B)小于100 g  相似文献   

9.
化学解题思维决定着高中学生解题能力,思维是能力的核心,思维的灵活性是反映学生解题能力的明显标志.一、新旧勾连,促进学生思维的有效发散学生的解题能力,是在已有的经验体系中,自内而外的"生长"起来的,是从已知迁移到未知,从旧知识推出新知识的过程,是新方法再应用的过程.如:把10 g锌粒放入质量为36.5 g、密度为1.098 g·cm-3的盐酸溶液里进行化学反应,反应后还存在锌粒,于是进行过滤,溶液质量为42.8 g.酸溶液的浓度是多少呢?解这道题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让学生根据反应前后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类有关浓度计算的题目,同学们极易出错,现举例如下: 标准状况下,1体积的水吸收560体积氨,所得氨水的密度为0.89g/mL,求氨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求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 分析:氨气进入溶液存在下列可逆反应:但溶质仍按NH3算,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11.
一、发散思维即是以某个问题为中心,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层次去寻找答案。一题多变,一题多解,是发散思维的典型体现。例1.已知20℃时 CuSO_4的溶解度为20g,将100g 饱和 CuSO_4溶液恒温蒸发掉15g 水,可析出多少g 晶体?解析:①设析出 xgcusO_4·5H_2O 晶体。根据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仍为20℃的饱和溶液。则有:  相似文献   

12.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是化学练习中的常见题型,不少习题涉及到溶液的密度.对于同一溶质的溶液,稀释后溶液的密度会随试剂的加入引起变化.原溶液密度大于1g/cm3时,稀释过程中密度逐渐减小,如多数酸、碱、盐溶液;原溶液的密度小于1g/cm3时,稀释过程中密度逐渐增大,如氨水、乙醇等溶液.以上情况下,密度大小的变化最终均趋向于1g/cm3.对于等体积稀释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习题,找出溶液的密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的对应变化关系,可以使计算量大为简化.以下就几种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题目 配制500mL质量分数为20%的H2SO4溶液(密度为1.14g/mL)时需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mL)和水各多少毫升?  相似文献   

14.
1.运用公式直接求解例1用200g水配制而成的NaCl溶液300mL,经测定密度为1.3g/mL,求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析溶液质量可利用溶液体积乘以密度求得,溶质质量可利用  相似文献   

15.
选择题的题支是题设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挖掘和利用题支进行解题是十分重要的。相当多的选择题的题干设置了较复杂的物质量及其量的关系,诱使解题者按照某种“模式”进行按部就班的繁琐计算来获得结果。这是一种只重视题干信息的片面思维方法。题支分析法在吸收题干信息前提下,充分利用题支信息特点,由题意的某一点突破,直接通过题支得到答案。(例1)将质量分数为0052(5.2%)的NaOH溶液IL(密度是106召/cm’)用铂电极电解,当溶液中NaOH质量分数改变了001(1队I时湾小由任millk时溶液中应符合的关系是:NaOH质量分数阳极析…  相似文献   

16.
浓度与密度联系的题型曾是高考的题型之一。题目:(全国高考题)已知25%氨水的密度为0.91g·cm-3,5%的氨水的密度为0.98g·cm-3,若将上述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氨水溶液的质量分数是(A)等于15%(B)大于15%(C)小于15%(D)无法估算题目:(全国高考题)密度为0.91g·cm-3的氨水,质量分数为25%,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是(A)等于12.5%(B)大于12.5%(C)小于12.5%(D)无法确定  相似文献   

17.
氨水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典型弱电解质溶液,是历年高考命题的热点,现将氨水的有关知识要点总结如下. 1) 密度氨气溶于水可得氨水,氨水的密度比水小,其浓度越大密度越小. 2) 溶质与电解质氨水是弱电解质溶  相似文献   

18.
题如图,某含盐溶液的密度随深度h而变化。其变化规律 ,式中向溶液中投放两只用一根10cm长线系在一起的小球A和B,每个小球的体积为V=1cm3,其质量分别为mA=1.2g.mB=1.4g,如果每个球在溶液中都处于  相似文献   

19.
一、同一溶质不同质量分数的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质量分数与原两种溶液质量分数的平均值大小的比较例1已知质量分数为w1的氨水溶液A和质量分数为w2的氨水溶液B(w1>w2)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w为()A.w=w1+w22B.w>w1+w22C.w相似文献   

20.
贾珍贵 《化学教学》2004,(11):45-46
[例1]食盐晶体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组成的,且均为等距离的交错排列。已知食盐的密度是2.2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2×10~(23)mol~(-1)。在食盐晶体中两个距离最近的钠离子中心间的距离最接近于(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