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陆游评传》通过对陆游作品的潜心梳理,对其生平的重新考订,对其思想的深入探讨,展现与评价了陆游的思想风貌,凸现了陆游的文学精神,堪称陆游研究的别开生面之作。该书又在21世纪最初的年代出版,对于21世纪的陆游研究,将起导夫先路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谢无量的《中国大文学史》是一部得失兼具的早期文学史论著。该书内容丰富、分期合理、材料翔实,充分体现了文学史编写内容由宽而泛向纯而专过渡的积极意义;但也明显存在着结构有失均衡,资料引证过繁,未能谨守“纯文学观”而出现的偏颇。  相似文献   

3.
4.
在已有多部萧红传记、评传行世的今天,从事萧红研究的学者郭玉斌出版了一部<萧红评传>(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6月),通过对萧红生平事迹澄清考订,通过对其作品的深入评析,全面地凸显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女作家萧红的生命道路和文学成就,是在萧红诞辰百年前夕所奉献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郭预衡先生一生专攻中国文学史研究,是当代著名的文学史家,兼具史家之心、智者之思和文人之志。他拥有"史家之心",在他的中国文学史著述中,呈现出由浅而深三层内涵:一是走进历史现场,二是寻绎历史脉络,三是重构历史空间。他具有"智者之思",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审视社会的演变,洞察人性的精微,揭橥作家的心态;其著述堪称"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大学问、大文章。他肩负"文人之志",称许古代作家的"文采"、"才情"、"情致",其中国文学史著述极富文采和情感,据事以类义,援古而证今,字里行间流淌着一股堂堂正正的"浩然之气"。郭预衡先生彰扬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以丰厚的中国文学史著述,肩负人文学者的历史责任,形成独具风标的学术品格。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给予分析和评价,因其鲜明的文学史观念和学术风格而被称为“重写文学史”的扛鼎之作。  相似文献   

7.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这样一部著作,涉及二十世纪中国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各个方面,如果单纯地以资料大量堆砌,四五十万字远远不够。反之,仅用革命史的方式大网眼捞小鱼,十万字也就够了。相关著作,国内有近千部之巨,大多浮皮潦草,不足为道。习见之文学史写法,受困于“客观”这种自我蒙蔽性的逻辑,搜罗资料,却不具有细读和分析能力,也缺乏坐冷板凳的学术研究精神,文学史的写作不是当做学术来考量,而是作为资料集而拼凑。  相似文献   

8.
毛水清所著《隋唐五代文学史》以诗歌作为研究重点,并扩大其了研究范围,注意揭示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论述了不少被忽略的诗人及其作品,还对前人观点提出了许多不同看法。其最精彩的部分是对作品的分析。其写作方法是溯源辨流,并进行比较研究,以显示作家作品之异同。书中用语准确、简练、流畅,渗透着优美的散文笔调。该书在中国文学史研究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文学研究的格局中,文学史的研究历来堪称大宗.文学史研究的重大进展,往往成为相关学科专业领域内的学术水平标志,对其他的具体研究总能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1994年《上海学》第1期上发表了陈思和《民间的浮沉——对抗战到革学史的一个尝试性解释》一。从此,陈思和的民间理论不断地生发延伸的含义和影响。褒贬尽管不一,但几年来它已成为当今学术领域生产能力和阐释能力较强的理论之一,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认为,陈思和的这篇论在学史研究和思想史研究中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考本科段的一门必修课,内容包括了自先秦、秦汉以来,一直到近代文学演变的历史过程。自考生面对漫长时期中如此繁富的文学史内容,要想把握理解,消化吃透,就必须掌握一种良好有效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上海书店出版社印行的《中国大学史》是一部比较特殊的学史作,它是由民国时期出版的八部中国学断代史旧合成,包括柳存仁的《上古秦汉学史》、陈中凡的《汉魏六朝学》、陈子展的《唐代学史》、杨荫深的《五代学》、柯敦伯的《宋学史》、吴梅的《辽金元学史》、宋云彬的《明学史》和张宗祥的《清代学》。这些书原来均是独立写作、分别出版的,完成的年代亦各不相同。如今合为一体,要说理论主张前后如一,  相似文献   

13.
曹聚仁是与鲁迅有过多年交往的著名学者,他写《鲁迅评传》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反对神化鲁迅,正视鲁迅思想上的矛盾是该书一大特点。他认为鲁迅的最大贡献在于解剖中国社会,是一位冷静暴露中国社会黑暗的思想家;局限性在于接触范围大体限于文艺圈,影响了鲁迅对中国社会的了解。但曹《评传》中说鲁迅是“同路人”,是虚无主义者,是自由主义者,个人主义者等简单化的提法,对鲁迅研究弊多利少。书中还有一些错误的史实,不妥的论断。本文并非对曹先生求全责备,只想集思广益把鲁迅研究向前推进哪怕一小步  相似文献   

14.
15.
当代文学应不应当写史,能不能写好史?这是文学理论界曾引起争论的问题。本文秉着求实的精神,贯穿争鸣的思想,通过对新近出版的《新中国文学史》一书的有特色的评论,得出了当代文学应当写史,而且当代文学史能够写好的中肯结论;分析了新中国文学史的分期、文艺思潮论争、代表作家、作品、文学流派与风格等问题。这是本书评的学术性之所在。  相似文献   

16.
当代文学应不应当写史,能不能写好史?这是文学理论界曾引起争论的问题。本文秉着求实的精神,贯穿争鸣的思想,通过对新近出版的《新中国文学史》一书的有特色的评论,得出了当代文学应当写史,而且当代文学史能够写好的中肯结论;分析了新中国文学史的分期、文艺思潮论争、代表作家、作品、文学流派与风格等问题。这是本书评的学术性之所在。  相似文献   

17.
18.
2010新年伊始,常熟理工学院曹培根学人受许霆书记委托,来电告我佳音:<常熟文学史>已撰写完毕,并将于4月出版.同时嘱我作序.我虽觉惶恐,但感荷厚意,盛情难却,未敢推辞,拟从我对百年来文学史著作写作实践的认识谈起,说点粗浅感言,以求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19.
从1922年胡适创作的《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算起,中国新文学史的编撰至今已有80余年的历史,其间出现的中国新文学史(或日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著作已远远超过了200部。但是,历史的悠久和数量的繁多并不意味着该项工程的完全成熟或业已竣工,相反,时至今日,中国新文学史的写作却前所未有地成为学科研究中最受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0.
在自学考试中,《中国古代文学史》是放在本科阶段才学习的,但它又不是孤立的。专科阶段《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的学习,其目的之一就是为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史》做准备。这种安排体现了学科学习的阶段性和循序渐进性。文学史虽然有类型多样、头绪纷繁的特点,但它也是有其内在规律性的。我们可以采取有效的方法来梳理各种知识点,使知识系统化、明晰化。在学习和备考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以下几种方法:(一)线索梳理法文学史和作品选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它强调从史的角度来描述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通过对作家作品和各种文学现象的研究来勾勒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