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地球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指出地球是人类发展的母体,人类是地球的一分子,地球对人类活动有反作用力,人类必须赋予地球受保护、被尊重、环境被改善和可持续发展等权利,且这些权利必须受全人类法律和道德维系.  相似文献   

2.
学生道德品质的极端化、工具化、盲目化是我国德育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是由于市场经济本身内在的矛盾性导致学生的道德困惑,更是因为我国德育忽视了在市场经济中学生道德层次的发展规律。我国德育要重视分析学生的道德层次,引导学生由低层次向高层次水平发展,同时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道德品质的精神内涵,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道德信念。  相似文献   

3.
本文多角度地阐述了化学教学中融合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并具体说明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一些有效措施。通过这些举措,能够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树立其良好的科学精神,提高其环境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4.
论道德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道德环境的改善,已成为我国道德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就道德环境的基本构成、道德环境形成的主客观条件及其作用的机制作了初步分析探讨,并对当前如何改善道德环境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儒家荣辱观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价值观,体现了古代修身养性,治国管理的经验和智慧,今天我们重温儒家荣辱观,对我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行卓有成效的道德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道德价值、道德价值冲突理论对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出现的功利与道义冲突、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冲突、利己与利他三大主要冲突进行描述和原因分析,进而尝试对当代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道德价值冲突提供调适路径,进一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志愿服务道德价值观念,提升高校道德教育建设。  相似文献   

7.
环境权是一项综合性的权利,是公民对舒适生活的生存权、环境信息知情权、参与权等多项权利的整合。国外学者已经对环境权、环境权的救济制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初步形成了一些相关的制度、体系,而国内尚没有对环境权、环境权的救济制度达成共识,实践中也往往将环境权的救济和环境保护相混淆。我国在构建环境权救济的过程中应坚持环境优益原则、代际平衡原则、地球权利原则,注意环境权入宪、行政救济前置程序、原告主体资格扩大、环境权救济的道德体系规范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健全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法伦理学如何可能——《法律的道德批判》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的道德批判》是法伦理学的开拓性著作之一,它从法律存在的前提、法律中的正义、具有道德岐义的现实问题等三个方面对法进行了批判性的反思,沟通了伦理学与法学,为理论科学的实际运用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9.
人格道德是人类生活的永恒范畴,是"为人之事"无法缺失的永存主题。本文从领悟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入手,简析了人格道德基础教育的历史与现实内涵,探讨了人格道德基础教育与时俱进、继承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10.
论中华武术道德的当代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首先论述了武术道德的原始内涵后,指出了中华武术道德的当代意义.认为新时期武术道德具有“树立正确理想,努力为国争光;爱国爱民,见义勇为;尊师爱生,团结互助;修身养性,遵纪守法;文明礼貌,举止端庄.“等现代教育、教化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